第68节

  干工厂那是日后的事情,现在嘛,挣钱。
  阮文和陶永安在这件事上想法出奇的一致。
  提到要翻译的书,陶永安来了精神,“有两本是杰克·伦敦的小说,不过篇幅太短了不太合算。还有一本是《傲慢与偏见》,这本书我看过好几个翻译的版本,不过建国后翻译的少,这不出版社就想着重新翻译一下。阮文你看过没?咱们图书馆里好像有英文原版。”
  看过。
  达西先生是多少女孩子的梦中情人啊,中学时代的阮文也想过一两次,什么时候能遇到自己的达西先生。
  小说是典型的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剧情,小言的姑奶奶。
  时代背景和立意,甩出了后世的网络小言几条街。
  阮文理所当然的回答,“没有。”
  “那你可以看看,要不咱先试试这个?其实这本书蛮好看的。”
  对阮文来说,翻译从来不是难事。
  只不过太快了也不行,会惹人嫌疑。
  毕竟她们的课业也十分的紧张。
  在短暂的适应期后,77级的新生们迎来了繁复的课程。
  单是专业课,已经让一群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们吃尽了苦头。
  而更让人头疼的,还是英语和数学。
  很多学生,压根不会说。
  这一代的学生们,尤其是老三届高中生学的多是俄语,早就过了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现在要从头开始学英语。
  从最基础的发音开始,省大校园的清晨,都是那朗朗背诵声。
  另一个老大难是数学。
  高考时就有学生交了白卷,也有不少数学只考了十几二十分的学生,这些被录取的学生数学有好有坏。
  抛弃了《工基》和《农基》,开始学导数求极限,每堂数学课对于授课的老师们都是艰难的战争,过去几年他们的教学一直断断续续,数理化更是被一再批判,想要系统的教学生们,太难了。
  同样从零开始的还有学生们。
  课上听不懂,只能下课去问其他同学。
  阮文是整个化学系最受欢迎的学生。
  高考成绩高,入学的专业课摸底考试又是考了满分。
  就连老师们都说多和阮文同学讨论问题,有了这金牌令箭,同学们纷纷拿着习题册来问。
  阮文只能放下手里的《傲慢与偏见》,和同学们苦战在书山题海之中。
  好在她帮忙后同学们也格外的仗义,到了体育课和劳动课时,都把最轻快的活留给阮文,生怕累着了这个化学系的智多星。
  前世的时候阮文的大学生活很忙,学习、兼职,和同学们的关系处的并不算是很好。
  曾经错失了的同学情,这会儿倒是感受到了。
  “阮文,要不要喝点水?你站远点,别扬了你一身土。”
  班长把水壶塞到了阮文怀里,继续去松土了。
  这年头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课必不可少。
  第一次劳动课,是挖电线杆的坑。
  一路过去十多里,一路挖坑。
  化学系新生们扛着铁锹忙碌起来,去的路上三个班的班长就安排好了,分工落实到每个同学头上,到了阮文……
  “你就负责给同学们送水吧。”
  所谓的送水,就是站在那边,抱着水壶,谁渴了,把水壶送过去。
  至于这水壶,来的时候男同学背着,阮文两手空空十分清闲。
  其他专业的女生一旁里打下手帮忙,事后隔壁宿舍的埋怨了好几句,觉得阮文不干活。
  薛亚男特意安慰阮文,“别往心里去,她们是吃不到葡萄不吐葡萄皮。”
  阮文被舍友逗乐了,自从向曹丹青请教问题碰壁后,薛亚男死了心,这段时日里一直上进的很。
  就是这人不太会跟人吵架,一着急就说错话。
  今天是开学后的第二次劳动课,下乡……乡村帮老乡们松土除草。
  阮文曾经对化学系77级的六十八名新生做了归纳分类。
  化工设备专业是老生班,所谓的老生班就是老三届高中生,26个学生中年龄超过三十岁的过半数,还有几个跑步奔三,其中有两名妈妈级选手。
  非金属材料专业二十五人,大龄学生有六人。
  至于阮文所在的高分子化工专业十八人,年龄最大的是班长张爱国,现年24岁,他是地道的农家子弟,知道高考的消息后迅速投入复习之中,最终如愿被省大录取。
  最年轻的……行吧,阮文是最年轻的,也是高分子化工专业唯一的女生。
  其他几个女同志看阮文在那里站着,忍不住嘴了一句,“高姐你刚出了月子悠着点,不行就学阮文嘛。”
  化学系77级一共就这十个女生,高明月最年长,两个孩子的妈。
  她之前在一家塑料厂工作,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时正身怀六甲,进考场的时候挺着个大肚子。
  成绩出来后没几天孩子也出生了。
  为此高明月给儿子起了个小名叫高考,十分有纪念意义。
  她其实早就出月子了,只是这会儿涨奶难受,每天都要喝苦兮兮的中药抑制奶水,在一群学生中又显得格外的辛苦。
  今天劳动课,高明月反倒是觉得没那么辛苦,大概累了就不觉得涨奶难受了。
  “不碍事的。”抹了抹额上的汗,高明月继续锄地。
  她三十大多的人,还能瞧不出小姑娘家的心思?拿自己当枪使呢,她没那么傻。
  三个班的活都是分配好的,高分子专业就阮文一个女同学、独苗苗,人家男同志怜香惜玉不舍得阮文干活,酸人家这个有意思吗?
  阮文笑了笑,背着水壶,跟在后面捡锄掉的草,有些杂草生命力顽强,你不把它丢出去,它都能直接秽土重生。
  “阮文你周末有什么安排没,我们打算去博物馆参观,要不要一起去?”
  这个提议非常的美好,不过阮文拒绝了,“我周末得去摆摊。”
  “摆摊?什么摊?”现在,能摆摊吗?
  “修收音机。”这是阮文给自己,或者说给她和陶永安新找的工作。
  修理收音机。
  为此阮文还特意购置了一套工具。
  陶永安觉得阮文特别实在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从小玩意儿搞起,一点点来嘛。
  高分子专业的男同志们被阮文这一句惊着了,前些天阮文一举扬名物理系,这事他们倒是有所耳闻,谁让隔壁宿舍就是物理系那群老光棍,还特意来他们宿舍打听阮文的喜好,意图染指他们高分子的仙姝。
  赶跑了隔壁的老光棍们,高分子专业的男生们计划着寻一个收音机,练练拆装维修,总不好被阮文比下去。
  成绩已经不如人了,连最得意的动手能力都没了,那还怎么混?
  他们还没搞到收音机呢,阮文这就要去练摊了。
  确定不给他们一条活路?
  “可学校里没多少人有收音机吧?”
  这念头学生们富裕的不算多,一台收音机得三个月的生活费,就算是想买也得再三衡量。
  “不在学校。”
  阮文去街上摆摊。
  这会儿天气已经暖和了不少,周末天气又好,阮文在百货大楼外面支起了摊子。
  硬纸板上用粉笔写着“免费修收音机”六个大字。
  很快,就引来了热心的围观群众。
  “小同志,真的不要钱?”
  阮文甜甜一笑,“不要。”
  人群里有人抬杠,“那你们万一修坏了呢可咋办?”
  阮文脸上依旧维持着微笑,“好端端的收音机您也不见得会送过来啊。”
  就像是医院里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好端端的一个人进了你们医院没了”。
  进医院的百分之九十九是病人,咋还就好端端一个人了呢?
  抬杠那人讪讪一笑,“小同志牙尖嘴利,你会修吗?”
  “反正死马当活马医呗。”
  陶永安觉得阮文态度是真好,别人说什么都不在意,乐呵呵的过活自己的。
  说她没心没肺吧,其实阮文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就是不跟人计较罢了。
  围观的人挺多,但没人送过来录音机。
  阮文有些无聊,索性研究起了那块手表,她没能找到合适的齿轮替换,到现在都还没修好。
  玻璃表盘倒是弄到了一个,阮文找了块玻璃,用细磨砂纸一点点的打磨。
  她用柴油浸润了边边角角,这块略带着点弧度的新表盘可以说是完美契合了手表。
  唯一的问题,在于齿轮。
  总不能自己找一个齿轮,再一点点的打磨小吧?
  这念头忽的在脑海中放大,阮文觉得好像也可行,不然真不好弄。
  她上次在废品站找到的这个女款旧手表很古老了,几十年前的旧物,阮文好不容易通过那后面的字迹看出是湖州制表厂的产品。
  查了下发现湖州制表厂早就在抗战时期被日本人一把火烧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