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大唐的商贸是比较发达的,甚至各级衙门都会亲自出来放贷。
比如上面给刺史府的拨款,刺史府会把钱放贷出去,靠着利息来补贴衙门的公用。
甚至连朝廷拨给政事堂的钱,也会被政事堂放贷出去,用利息来补贴宰相们的工作餐。
这种风气在开元天宝年间极为盛行,各衙门争相发放贷款,甚至一些衙门还会强迫商户贷款,用这种方法来盘剥商户。
除了官府会发印子钱之外,寺庙也会发高利贷。
香客们进献给寺庙的供奉,寺庙也会拿去放贷,大唐如今的大寺院,几乎都是放高利贷的大户。
除了官府和寺院,勋贵、朝廷大臣都会去放贷,而唐代商人也热衷于借贷,商业是相当繁荣的。
有这个需求,自然也有这个市场,显然江伦这个计划是可行的。
只不过李炎是比较讨厌这种金融投机行为,所以陇右各级官府都禁止发放印子钱,而陇右的寺院也被李炎搞了一波,也不敢发放高利贷。
但是李炎蹙起眉头说道:“发放印子钱可不容易啊,有借债就要有催收的,若是本地没有点势力,被拖欠甚至赖账都是正常的。”
“当年父皇还在东宫的时候,也拿过王府的钱去放债,最后还要父皇亲自讨债才将本钱讨了回来,我们在中原没有根基,开钱庄能赚钱吗?”
江伦说道:“所以我的目标不是给商人发放贷款,而是放青苗钱。”
青苗钱?
李炎继续看计划书,果然看到了这一段。
青苗,就是种子。
百姓困苦,到了春耕的时候,百姓每年购买种子,就要向大户或者商人借贷买种子。
不少大户就是靠向农户借贷青苗,用这种方法盘剥自耕农。
“专门发青苗钱的钱庄?”李炎皱起眉头说道:
“百姓困苦,我们陇右也要去盘剥百姓吗?”
江伦说道正色说道:“殿下,我们的钱庄可不是为了盘剥百姓,而是用低息贷款给百姓,免去他们青苗贷之苦。”
这不就是宋代王安石的青苗法吗?
看到李炎的表情,江伦说道:
“青苗钱关乎百姓生计,一年也没有几个钱。百姓淳朴,也少有坏账。”
“下官这个钱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救助没钱购买青苗的穷苦百姓。”
江伦又说道:“殿下不要视金融为洪水猛兽,这天下的事情,都是用好则利,用坏则弊的。”
“青苗钱可以救助百姓,也可以盘剥百姓。”
“这银行也是如此,用好了可以集中钱财建设,惠民利民,用坏了则掠夺百姓,造成经济泡沫。”
“我们在中原推进钱庄,也不仅仅是为了赚钱。”
说到这里,李炎明白了江伦的意思。
如今商人玩家都嚷嚷要进军中原,钱庄也可以作为玩家的经济据点。
而通过放贷青苗,也可以作为深入中原的触角。
江伦说的没错,金融和财政的发展,同样贯穿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
只要用之则利,加强监管,这些也能够成为陇右的助力。
而更重要的是,在击败了回鹘和吐蕃之后,李炎就不能再这样打打杀杀扩展地盘了。
李炎点点头,但是驳回了江伦一下子设立五座钱庄的激进建议,而是说道:
“那就先在灵武和湟中地区开办钱庄,试验一下再推广中原。”
第三百三十章 太原王氏
武威城,之所以称之为陇右的入塞的关口,就是因为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
武威城南方是鄯州,鄯州就是汉代所称的河湟地区,也是整个青海地区最丰饶的地区。
鄯州的治所是鄯城,一条湟水沿着鄯州而过。
在湟水的上游和中游,又有湟源和湟中两座城市,一州三城,可见鄯州的富饶之处。
其实鄯州西接吐谷浑,距离天堑城的直线距离要比武威城还近,但是之所以吐蕃不从鄯州进攻,是因为在天堑城和鄯州有青海湖和蒙春岭这样的大山阻隔。
鄯州囤驻有白水军,原本有军额一万人,但是为了关中平叛,也被抽调了六千人入关中。
鄯州再向东就是兰州,也与武威城接壤,在河西四郡衰落之后,兰州治所金城,长期以来都是历代王朝在西北的军事重镇和政治中心。
当然,自始至终没有占领过西北的大宋不算。
兰州再向东就是会州了,黄河沿着会州和灵州绕了一个圈,走出了一个“几”字的形状,将会州和灵州包裹在几字之中。
这就是著名的河套地区了。
河套经由黄河冲刷,土壤相对于黄河下游相对肥沃,此时的黄河还不是后世容易泛滥的天河,河套地区相当丰饶,还不是后世的黄土高坡。
这也是如今的皇帝能够依靠河套之兵和伪燕争斗这么久的原因,这里以前是相当富庶的地区。
河套有黄河之险,又有阴山阻隔,是对方北方游牧民的前线地区。
占领河套的王朝,就能北上阴山出动出塞,打击草原王朝。
没有河套的王朝,比如大宋,就无法阻挡游牧民族侵扰关中,而不得不在关中地区设立防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但是还要经常被抢。
河套又是连接河东和陇右地区的走廊,当年郭子仪提出要从河套直接进攻伪燕老巢河东,也是因为这里距离相近,地势平坦易于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