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根子在哪儿呢?祺祥变同治!
“欸~”
议政王奕在自己的府上,那真的是长吁短叹,他没想到,那两个老娘们这么狠!
“王爷,其实,您也别担心,我觉得现在不过是两宫震怒。就那俩个女人,还能翻了天?老娘们,怒一怒也就算了。她还能怎么地呀?就她还能真把王爷您给撸了?我真就不信了!王爷,我敢说,明天定然有一帮人上书,至少七爷他不会就这么的看着!……”
这说话的是宝鋆,索绰络.宝鋆,他现在的职位是军机大臣,而且他跟议政王奕的关系极好,可以说是到了两个人好像一个人的地步了,所以,有什么他就说什么。
那么,他说的对不对呢?
你还真别说,宝鋆这人不是个傻瓜,他说的还真有道理,那就是两宫太后虽然现在谕旨下来了,但她们俩真的没办法撸了议政王,这个事儿她们两个女人是绝对做不到的,还有那个七爷,便是奕的弟弟爱新觉罗.奕譞,他现在是醇亲王,那是议政王的亲弟弟,一定帮忙,而且他可还掌着军呢。
但不过嘛,这又有人说话了。
“王爷,两宫太后的势力,我们心里都有数。”这个人说话就比较稳当了,而且他先同意了一下那个宝鋆,“可是,现在跟两宫搞的这么僵,我看这不是什么好事。至少非我大清之福,这件事谁对谁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大家都得找个台阶下。”
“有道理。”那议政王一听便点了点头,显然,这个人说的话让议政王很上心。那这个人是谁呢?
他也是军机大臣,瓜尔佳.文祥!
文祥这个人很厉害,可以说在目前满清的朝堂里,文祥算是一个能为这个国家着想的大臣,而且也真有能力,真的能办事。甚至就是外国列强,对文祥的评价都是极高的。比如美国的史沃德都称赞文祥是现今中国最聪明的人。
都是军机大臣,然后还都跟议政王关系好。这其实很正常,因为议政王奕,他很早就是军机领班大臣了,也就是说军机处就是他的一亩三分地儿。
宝鋆跟文祥就是议政王的两个铁哥们。而宝鋆基本上就是顺着议政王说话的主,而文祥则是真的能看出问题来的。
“那这个台阶怎么整呢?”宝鋆听了文祥的话,真的是不明所以。
“……”议政王奕没有说话,他其实在苦笑。
“我相信啊,王爷自有决断。”文祥也是苦笑,但看来,他还真的是好了解这个议政王。
此时的满清朝局,那可以说是风云涌动,一个搞不好可就会粉身碎骨。不过,议政王现在除了长吁短叹之外,那就是没事儿的嘀咕一句话。
“当初怎么就把我给落下了呢?怎么就落下了我呢?”
这说的是什么呢?
别人不知道。文祥能听的明白,只不过他也不能说,因为这种事情只有烂在议政王奕的肚子里,那就是最好的。
其实,议政王奕就是在回忆4年前,也就是1861年的事情。
那一年啊。历史上事情好多,最著名的就是第二次ya片战争。而连带着的还有一个政变,叫辛酉政变!
很多人都不知道,辛酉政变本来的名字叫祺祥政变,这个祺祥实际上是咸丰给他儿子拟的年号,但不过后来,奕联合了两宫太后,把顾命八大臣给扳倒,诛杀了肃顺等人,这就是整个情况。
议政王奕自己都听过很多的流言蜚语,说什么他跟那个圣母皇太后慈禧有那么一腿,其实,这完全就是纯胡扯!
真正的这个政变是怎么回事呢?
奕自己心里明白,其实这个事儿他有错,但他也没有错。错的是自己毕竟违了先帝的意思,可是这个意思不能不违抗啊!
原因其实就一个,那就是当初先帝在搞顾命八大臣的时候,没有奕,也就是把他这个当弟弟的亲王给落下了!
在普通人看来,那落下就落下呗,人家皇帝都这么整了,你怎么办?
可是,从政局上看,那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因为当时的恭亲王是不能被落下的呀!
当时还是恭亲王的奕,他在满清的朝局里举足轻重,虽然他那个时候也很年轻气盛,可是他已经是军机领班大臣了,而且他还负责跟洋人谈判,也就是总理的事物,这都是大权,实权,整个满清朝局没谁了。
可这样的一个人,咸丰就是装作没看见,就是把这样的一个人排除在了最高权利中心之外,这是为了什么,谁都知道,就是怕奕这个小叔子把持了朝政,或者篡了位,可问题是。
你说看不见,那就不存在了吗?
这就好像一个屋子里有一头大象,然后你咸丰非要告诉别人,这屋子里什么都没有,我们该吃吃该玩玩,斗地主扎金花随意……
这可能吗?
应该说,咸丰是没有想到一个办法来解决他这个弟弟的问题,所以他没办法,就选择了这么一个招,我当你不存在。
可结果,那政治上的游戏还不就是这样,要是肃顺大权在握,还有恭亲王什么事儿呢?
也就是说,恭亲王当时没有选择,他就一定要把肃顺那些个人干掉,不干掉,他恭亲王就完了,要知道,肃顺那也是姓爱新觉罗的。
于是乎,祺祥这个年号,就连铜子儿都铸造好了,硬生生的变成了同治,这个同治的意思,那就是两宫太后跟恭亲王一起治理这个大清!
可当时,恭亲王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虽然老七也就是自己的弟弟掌兵,还有僧格林沁支持自己,文祥也是得力的手下,但没有一个大义所在,那是不行的,结果,两宫太后就起到了这个作用。
所以,这个辛酉政变是顺顺利利,虽然这中间惊险无比,可最后两宫跟恭亲王赢了,但是这就有了一个事儿,那就是垂帘听政!
奕非常的清楚,这是一桩买卖,一桩天经地义的买卖,你要得到人家的支持,你就要答应人家的条件,垂帘听政这就是两宫的条件。
但现在,奕有些后悔,因为他没想到就这么一个两宫垂帘,到今日发展成了这样的一个地步!
出于对政治的敏感,以奕这样的人,他如何能看不出来,现在的情况有多么的不好?
“堂堂大清恐怕日后就要被两个女人给把持了!”这就是奕长吁短叹的地方。
那两宫太后,从一开始只是掌印,当时她们当然什么都不知道,也就是盖个章,仅此而已。但后来,一个让步,她们就垂帘了,就走到了台前,至少她们能听到消息,看到情况了,而现在……
那个台阶是什么,奕太清楚了。
第二天,果然一大批的朝臣,重臣开始上书,奏请两宫太后不要撤职议政王。
这里面可真的是有好多的名人,重臣,好多好多,基本上只要是满清朝局里的一员,那谁都能看的出来,绝对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让议政王奕下台。
之后上书的可不光重臣,还有不少的清流,比如张之洞,李鸿藻这样的,当然了,李鸿藻跟李鸿章那是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而且啊,还不光是朝局里大家都这么认为,就是外国的使节,他们都表示,如果议政王被裁撤了,那简直是无法接受的!
很多人恐怕都不知道,就不说别人,美国的国务卿史沃德,只要跟满清搞外交,那就是找议政王,甚至他就一直在说,我跟恭亲王共同认为如何如何……
国内外的势力,基本上都是如此的态度,那两宫太后也受不了这个压力,那这可如何是好?
“呜呜呜……”
“嗯嗯嗯……”
“两位太后!啊啊啊……臣不对呀!臣做错了!臣太失体统了……”
西暖阁,小叔子跟两位嫂子,这是哭成了一团啊,大家就这么比着,看谁的眼泪多!
对,这就是最后的一个台阶,最后的一个解决方案!
本来军国大事何等重要,但是现在,就需要靠着这一顿哭,看谁哭的惨,哭的伤心,这才能给解决了,不然就不行!
这一件事,前前后后折腾了65天,最后以这样的一种结局收场,说实话,要是说出去,那真的是让人好笑,可是它就发生了,而且还被人知道了。
不用说了,那个人就是许庚身、许乃普叔侄,他们俩可有意思,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弄点儿这样的轶事,没事儿等自己老了,那就给自己的孩子讲讲,孙子啥的,对不对?
许庚身、许乃普叔侄恐怕不会知道,自己的后代里没有再进入军机的,但是他的后代里有一个会写小说的后来跟着某个光头去了台湾,这个后代给自己起了一个笔名叫高阳,把这段满清的轶事给写成了一部小说……不管咋说,总算是流传了下来了。
那最后的结果,实际上这个哭,只是人情,而真正的背后政治较力,是议政王,哦,这个时候不能叫议政王了,得叫恭亲王,因为恭亲王不被裁撤,代价就是这个议政王不能当了。
议政王,满清历史上没几个,而且日后也不会再有了……(未完待续)
ps:感谢大家的支持!真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