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甲喇章京
金州卫城中的建奴只有三百,汉军旗有两千多,兵力只有团山军的一半。
就算鞑子再狂妄,“大日本帝国皇军不可战胜”,呃, 不,“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那真鞑子也只有三百人呀!
张力忽然觉得有些好笑,也来了脾气。这尼玛鞑子还当团山军是普通的明军溃兵,可以吊打的对象?
也罢,他们越看不起团山军,对团山军越有利!
正当张力以为是鞑子狂妄自大的时候,夜生又说话了:“大人,复州卫、盖州卫的鞑子援军已到,共计四千人,真奴有七百!”
呃,原来如此!金州卫的北边是复州卫和盖州卫,那里在很早以前就陷落了。
“也就是说,真鞑子有一千人,汉军旗有五千?”张力神情严峻,淡淡地问道。
夜生点点头:“回禀大人,正是如此。”
张力立刻转头对高元良道:“元良,立即召集所有千总前来议事!”
“是,大人!”
……
从金州卫城出来的索伦多很不爽,因为李达明那厮居然也越级上报,坑了自己一把。
大金国在辽南最高的长官是甲喇章京敖尔汗,他接到李达明的报告,听说兔儿屯有“唐僧肉”,呃,不,有明国总兵官黄龙的尸首,立刻就点齐七百女真兵,三千多汉军旗,跑来“救援”金州卫了。
甲喇章京是金国的武官名,大致等同于明朝的参将,也算是地区性质的高级武将了,远比牛录额真这种“把总”级别的武官官位高很多。
张力一直以为是有汉奸泄露了团山军的情报,所以建奴要等待援军到达以后才来--结果真相再一次无情地让他失望了,鞑子根本不是害怕团山军人多,而是甲喇章京敖尔汗严令牛录额真索伦多必须等自己大军前来一起“会剿”。
李达明的理由挺充分,有“良民”前来禀报,兔儿屯有数千明军溃兵,听说是盔明甲亮。军容齐整。
然则不管是索伦多还是敖尔汗,那是压根一个字儿也不信--升斗小民就是升斗小民,千把个溃军也能说成数千人,穷得跟叫花子一般的明军也能说成精锐。还不是想多要几个赏钱?
那透风报信的汉奸正等着赏银呢,哪知索伦多将不能吃“独食”的火撒到他身上,一刀就将他的狗头剁了下来,这位哥们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不过,经过这么一折腾。惊动了复州卫和盖州卫的甲喇章京敖尔汗,索伦多自然是连个屁也不敢放!
敖尔汗是谁?那是“金国第一巴图鲁”鳌拜的弟弟,“巴图鲁”是满语“勇士”的意思,这位敖尔汗虽说不敢跟大哥鳌拜比,不过却也是等闲人等不放在眼里的。
一千女真鞑子,五千“二鞑子”浩浩荡荡地往兔儿屯杀奔而来,尼玛既然有唐僧肉,那岂有不吃的道理?!
行军至兔儿屯以西三里地的时候,天色已晚,敖尔汗不得不下令暂时扎营。派出了一队斥候前往兔儿屯打探。
不多时,斥候回报,确实有一股明军占据着兔儿屯。不过天色已晚,也看不太真切具体情况。
敖尔汗并不是鲁莽之人,他与索伦多计议一番之后,决定就地安营扎寨,只派出大量斥候,整夜监视兔儿屯的明军,务必不让明军夜袭或者逃跑……
与此同时,兔儿屯那矮破的屯墙前。张力也在视察防务--也许都是知兵之人,敖尔汗怕明军夜袭,张力也怕鞑子夜袭。
夜生的一百名斥候与建奴斥候来回拉锯,双方保持安全距离互相监视。始终没有打起来。正如敖尔汗交待给女真斥候们的任务,团山军想夜袭或是逃跑,乃是绝对不可能的。
黑夜已深,兔儿屯内却是篝火照得通亮--敌我双方的斥候都很放心,显然大家都在防备敌人的夜袭。
然则双方都没有夜袭的打算,此刻张力正静静地从屯墙看着三里地外鞑子的军营。一双眼睛因为疲倦而布满了血丝。
说不紧张,那是假的……
毕竟这是团山军第一次与建奴作战,虽然敌人以二鞑子居多,但是一千人的女真兵卒,战斗力也是非常强悍的。
若是可能,张力甚至愿意面对一万人的二鞑子,而不愿意面对一千真奴和五千二鞑子。
狮子带着一群绵羊,那么绵羊也就不是绵羊了--在辽东的战场上,很多投降建奴的二鞑子,掉过头来打明军的时候,战斗力比先前强悍了数倍不止。
张力的呼吸有些粗重,他身后的高元良开口了:“大人,到天亮还有两个时辰,还能眯一会儿--明日恐怕是一场恶战呢!”
先前高元良曾经建议张力夜袭建奴,不过被张力否决了……
张力微微一笑,平复了一下呼吸,淡淡地道:“元良,朝鲁的一千骑兵已经潜伏到了十里之外的密林之中。你先前建议咱们和朝鲁两面夹击,夜袭鞑子的军营,知道为什么我不同意吗?”
高元良眉头皱了起来,先前张力没有说原因,他也不好追问:“大人,末将驽钝,还请大人解释一二。”
张力点点头,沉声道:“一则鞑子已经有所准备,他们对夜袭防备森严,咱们没有多少机会;二则……”
顿了一顿,张力哑然失笑:“二则么,其实还是第一条限制住了。”
高元良微微颔首,也有些明白了。但凡奇袭或是夜袭,前提是敌人疏于防备才行,可是现在的情况明显不是,鞑子的斥候死死盯着团山军的一举一动呢……
很快,张力的神情严肃起来,一字一句地道:“其实,第二点,我私下以为咱们团山军打一场堂堂之战也不是坏事,咱们便用野战来摧毁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神话!”
这话一落地,高元良顿时感觉脑门上一阵热血上涌,激动地道:“末将愿为大人效死!明日就是战死沙场,也不枉当了一回男儿!”
高元良的眼睛湿润起来,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显然作为以前辽东边军的一员,他早就看惯了建奴的嚣张气焰以及明军的懦弱无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