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4章 澳大利亚

  不仅仅是他们这个地方,根据日本人所做的统计,南洋华侨在很多地方都有了自己的举动,他们都开始出售自己手上的资产,而且是不约而同的一种行为,日本人这个时候虽然感觉到不对劲,但是他们也不敢上去阻拦,因为他们非常清楚,这肯定是第七集团军做出了什么指示,如果要是他们敢于上去阻拦的话,那么这个性质就改变了,到时候会影响他们的,所以他们也只能是看着这些华人华侨把财产卖掉了,有的卖给了一些日本商人,有的卖给了一些日本军官,还有的一些直接赠送给了当地人,甚至是还有一些德国人,反正只要能够拿出钱来的,都能够卖给你们。
  在这场专卖的活动当中,华人华侨的确是吃了不少亏,比如说那个大少爷的家里,原本所有的家产能够卖到80万大洋,现在仅仅卖了70万大洋,但是对他们全家来说,10万大洋的损失是可以接受的,马上就要回到自己的祖国去生活了,难道这点代价都不愿意吗?况且他们还在当地留下了一个办事处,这个办事处是军统方面让他们留下来,还要在这里继续打探日本方面的情报,所以这一部分就是军统方面给他们补偿的,虽然金钱并不是很多,但也算是弥补了一定的损失,所以这些人也非常的高兴,新加坡和雅加达的商人走的是最快的。
  这两个地方是华人商人最集中的地方,他们也非常清楚现在是个什么情况,这里的商人比其他的地方最有免疫力,商人是赚钱的,但金钱和政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之前他们可以利用第七集团军的影响力,在东南亚地区作威作福的,但现在他们必须得明白一点,有的时候或许不是那么简单的,必须得把有些事情看清楚才行,比如说现在的日本人,虽然还没有把它们的獠牙给露出来,但这些日本人绝对不是闹着玩的,一旦要是他们不对华夏有那么多的依赖,咱们这些人就得被他们一口吞下去,所以在处理资产的时候,有些人吃了个大亏,但现在的大亏以后未必不是福气。
  其实不仅仅是老百姓感觉到了,上层的情报组织也感觉到了,虽然华夏方面对日本的石油控制得非常的紧,但是根据华夏方面得到的情报,日本还是慢慢的有了一些石油储备,现在东南亚地区趋于稳定,他们的海军也不需要全世界转悠,所以很多石油就节省下来了,每当日本人的手里有了筹码的时候,他们总会去做一些比较危险的事情,所以这个时候李二虎才发出这样的倡议,也是希望大家能够更好的对待现在的局势,毕竟整个世界都处于大乱当中,尽量还是让自己处于一个安全的地方,华夏本土现在就是最为安全的地方。
  占领了东南亚之后,日本人的野心没有受到遏制,他们又把自己的目光看向了南部,在原来的战争当中,日本人并没有去进攻澳大利亚,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兵力,当年有100多万人被控制在华夏,他们能够拿出来的兵力十分有限,现在有100多万人在东南亚群岛上,可以说是非常的饱和了,如果要是有一个新的目标的话,他们完全可以再次发起战争,澳大利亚就进入了他们的眼线,在日本人的眼中,如果没有办法占领华夏的话,那么澳大利亚就是她们最佳选择了,虽然澳大利亚也算是一个岛屿,但是比他们的岛屿要大得多,占领这里的话,会让日本获得更多的资源,会让日本获得更多的机会。
  在英国的华夏代表自然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前在跟英国人谈判的时候,就是希望能够在澳大利亚上有点话语权,至少也得割取一部分,但是英国当时直接就拒绝了,虽然现在澳大利亚是英联邦成员,表面上看跟英国是平等的,但所有的人都知道,在英联邦的内部,只有英格兰是最为强盛的,其他国家还是他的下属,现在日本的炮弹已经落在了澳大利亚的领土上,澳大利亚本身的军事力量可以说跟没有没什么两样,他们平时打打兔子还行,如果要是抵抗日本人的进攻的话,基本上是没有可能的,这个时候咱们也不着急了,就等着英国人自己上门吧。
  华夏人跟日本人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一点所有的人都看出来了,华夏人只是希望在澳大利亚拿到一块土地,这样就能够满足了,当然只是暂时的满足,以后是个什么情况还得慢慢的来看,日本人这边就不一样了,他们占领了东南亚的每一寸土地,不管这里是哪个国家的殖民地,只要是他们看上的地方,他们必须就得占领这里才行,现在他们又看上了澳大利亚,而且他们能够拿出50万军队来,相比较于日本的50万军队,澳大利亚只能够拿出不到12万的军队,而且这12万军队缺少各种重武器,根本没有办法跟日本军队竞争,日本军队已经没有多少重武器了,但还是比澳大利亚军队要厉害。
  长期以来,大英帝国接受教训,不允许殖民地拥有重型武器,哪怕是自己在殖民地的军队,那也仅仅拥有一些轻型武器,所以现在终于尝到了苦头了,他们这么做是不希望殖民地有独立活动,永远成为他们的殖民地,可现在殖民地受到了外敌入侵,当日本人的炮弹打过来的时候,他们甚至没有任何武器能够对日本军舰进行反击,如果说空军的话,那也实在是太可怜了,连最后落后的国家都不使用那种飞机了,整个机翼还是木头制造的,如果要飞得快一点的话,很有可能直接在天空当中散了架,谁愿意使用这样的飞机了,除非脑子当中进水了,驾驶这样的飞机出去,纯粹就是给人家送命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