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汤(下)
李煜指着汤道:“圣人,母亲,这汤也是孩儿最近才琢磨出来的,我南人身子较北人为弱,是以打起仗来对上北朝就多有吃亏,但北朝对上契丹蛮人则更吃亏。孩儿思来想去,又翻了典籍,觉得根子便在膳食上,契丹人吃饭粗劣不堪,尤其是有敲骨吸髓的习惯,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皆是如此,骨髓者,骨之精华也。所以他们身强体壮,能穿重甲挽硬弓。”
“但此物腥臊,我南人饮食清淡,确实是难以入口,故此孩儿便想了办法,请看这汤,是将大骨敲碎慢火炖煮,为了解腻去腥,特地加了上好的米醋调味,之后再滤去碎骨便可。”
其实,民间都说骨头汤能补钙,但骨头汤中的钙含量微乎其微,原因是钙不溶于水。
所以非得加上醋后,形成醋酸钙,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只是这套说辞对古人毫无效果……李煜只能找其他借口。
“可是煜儿,这骨髓乃油腻物,可我观这汤水作乳白,面上倒是无甚浮油,你这又是如何做到的?”
“这倒也简单,藤原弥平说他们岛国素来有食用海带的习惯,而且此物处理好了之后,味道不恶,此物还有个妙用,吸取汤水中的油脂后,味道会变得更加腴美可人”
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在嘀咕,“废话,这乳白色的汤就是油脂乳化后的结果,但这种科学知识说了你们也不信,还是走传统套路吧”
“清香中带有荤香,实在是妙不可言。而且怎么那么鲜?大骨可从来不以鲜美而著称?”李璟听他说的头头是道,再加上热汤散发出的阵阵香气,便忍不拿喝了一口。
“海带本身就能提鲜,但为了让这汤水更适口,孩儿还在里面加了虾皮,如此这汤便算是成了。母亲,你也尝尝?”
钟皇后信道,日常饮食以清淡为主,见这骨头汤已经有些皱眉头,但看到儿子殷勤劝进,还是舀了半调羹,舌头略略一沾,本打算就算喝过了,也不至于扫了儿子的兴头。
结果却将半勺汤都喝了,又舀起一勺来细细品味。
“这汤倒还真是怪好喝的……”
“嘿嘿嘿,母亲夸的孩儿都不哈意思了”说完李煜擦擦额头汗,心说“这他娘的补个钙也是麻烦,还得编这么一大套话来。”
几个弟弟也有样学样的喝汤,一口下肚后,都连连称赞味道奇妙好喝。
既然天子一家都说这汤味道上佳,王太监的御膳房日后便经常烹制此汤以供宫中众人食用。
这汤不但好喝,关键是烧起来方便,除了敲骨头的时候麻烦些,其它方面和乱炖差不多,只要炉膛里火燃着,这汤炖一个时辰和炖两个时辰都差不多。
没多久便流传到民间,老百姓终日不沾荤腥,实在馋了也就买点肉骨头熬汤喝,所以群众基础十分浓厚。
但小门小户的也不甚讲究,炖上一个时辰放点盐也就下肚了,主要是为了其间的油水,口味上也只能将就。
安定王的新法传来,大伙倒都愿意试试,虾米海带本就是便宜之物,几文钱就能买一大把,回家后扔到汤里,在放点醋,这味道果然升华,安定王的妙法堪称点睛之笔。
一时间江宁城内人人都在议论此汤。
但光知道这汤的做法是安定王发明的,却没个名字。
也不知道谁先想出来的,“六郎汤”从此成为江宁代表美食。
“……六郎汤?听起来像是以我为原材料熬的汤啊,怎么感觉和刘邦的老子一个待遇了?”
……
再说潘诚厚每天一碗牛奶后不但身体强健,就是脑子似乎也好使了不少。
虽然事情多,但这天在单独被李璟召见时,还特地献上了一种新的记账之法。
“自从离开内侍省,小的觉得肩上的担子轻了不少,也就有了闲心胡思乱想”潘诚厚半边屁股坐在一个绣墩上,恭恭谨谨的向李璟说话。
说起来,这份待遇眼下也是内廷第一人了,好几个比他资历老,品级高的大太监,在面圣时都得跪着,如果李璟让他们站着回话,已经是天大的恩情,至于赐座?
从来没有过……
那是外庭侍郎以上的大官才有的待遇。
潘诚厚坐着,心里却在念李煜的好,要不是自己被派到澄心堂,名义上做副手,实际上监视,李璟还真未必会来笼络自己。
何况,上回算盘的事情,李煜是把天大的功劳送给潘家,这份恩情必须要报。
潘铁筹向来算的清,恩怨分明。
“将几十年来的想法和前人经验相结合后,便想出此种记账新法,名曰龙门账,乃是一种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那之前的就是单式?是不是你这个记账法要更麻烦些?但却更清楚”李璟不愧为除了当皇帝不行,其它各项全能的天才,瞬间便反应过来。
“圣人天纵英明,说的正是。”
随即潘诚厚便大略将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和做法向李璟做了解释。
(具体原理比较枯燥,写出来也没太多意思,内行的不用看就知道,外行的看了也搞不清楚,真有兴趣的百度翻翻就好。)
当然套东西自然也是李煜教给老潘的,之前李煜让潘诚厚跟着他学所谓的审计之术。
审计审计就是审理记账。
李煜把这个时代的账本都拿来翻了一遍后,头痛的发现,面对单式记账法,他掌握后世先进的审计方法完全不管用。
其实也是这厮自己脑子不好,他在唇华铺子上设计的那一系列隐藏利润的方法,其实就是钻了单式记账法的空子。
弄得别人就算充满怀疑,却也没法找到证据。
不得已,只好在书房中坐了好几天,咬着笔杆子回忆上辈子通行以复式记账体系。
这套体系起源于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城邦,随着早期资本主义产生而产生,之后被推广到全球。
然后又结合在明朝产生的中式复式记账法,用中国式符号,“进、缴、存、该”来分别代替“收入、支出、存货、权益”等西方名词。
又将中式记账法中某些特有的做法融入其间,比如到年底要通过“天地合龙门”作为结账动作,由于会计记账体系的科学设置,理论上总账和分账间的数字肯定是能核对起来。
一旦无法契合,就说明其间存有错误,而复式记账法由于是一笔业务及登来账又登去账,导致可以非常容易的对每笔业务进行追朔。
当然了,发展到后期,也可以在业务上设置重重陷阱,诱使审查者进入歧途,从而掩盖真实情况,但这在前世都是高级做法,南唐自然是不会有人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