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2章 与众不同

  苏轼毕竟与众不同,他是文坛的领袖,他的文章此刻已经名满天下。尽管已经成为阶下囚,但是却还是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待遇。他住的是单间,而且里面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既没有戴手铐脚镣,也没有带木枷。
  因为在天牢中,卓然以前来过。他没见到哪位朝中大臣被关在这儿享受这种待遇的,这也是进一步证印证了卓然的推测。
  见到卓然,苏轼连日以来一直遭受的巨大的精神折磨终于到了崩溃的边缘。他想起了卓然临别前所说的那个最后一根稻草压倒骆驼的寓言,那个时候自己说的豪言壮语。
  即便自己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倒,成为那个可怜的老骆驼,自己也不会放弃原则。也不能够忍心眼睁睁看着皇帝在泥潭中越走越远,并滑入错误的深渊而不去提醒。这不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等等。
  此刻想起,真是有些好笑。他没有身处牢笼,没有亲眼看的朋友亲人因为自己的这桩案子遭受的折磨和苦难。但是他能感觉得到,因为他在牢中是可以通信的。他的弟弟把家里的情况告诉他,让他知道家人为他操碎了心,担惊受怕。他弟弟也受到了牵连,也同样被审查。
  还好弟弟一直远离政治中心,不像自己这么倒霉。现在眼看卓然提着一个食盒进来,想起往事。伤心之下一屁股坐在了凳子上。
  卓然从食盒中取出碗盏,一碟碟的放在桌上。对苏轼说道:“这一桌酒宴是欢迎你回朝的。”
  苏轼闻言,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说道:“也只有你这个时候才能说出这种话来。我是不是还有幸活下去,你告诉我实话。虽然从你刚才那轻松的这句话,我能够感受的到你已经知道了我的前途命运,你才会说的如此轻松。而不会像其他人那样,假惺惺的宽慰几句。”
  “如果你是来宽慰我的,要么你不知道结果。要么你知道了结果不能让我伤心,故意做作。但是现在我知道了,我的结果虽然不好,但不至于太糟。是这样的吗?”
  卓然听他一上来就直接问结果,便知道如何判决对他心里造成的压力有多大。于是把酒杯斟满,说道:“你喝了这杯酒,咱们再聊。”
  苏轼自从被抓到现在,滴酒未沾,哪里还喝得下,虽说酒入愁肠,可是他此刻不仅是发愁,还是害怕,怕他生命的终结就在这些诗篇上。他还年轻,总不能就此断送生命吧。
  因此哪里还有心情去喝酒?即便是在天牢,花钱也是可以弄到酒肉来享受的。但是苏轼没有这样做,他的满腹心思都用来害怕去了。
  而现在卓然让他先喝酒,于是他这才拿过酒杯,一杯酒一仰脖灌了下去。喝得有些急,忍不住咳嗽了两声,抬手擦了擦嘴角的酒渍,说道:“你先给我交底,不然我没有心情喝酒。”
  卓然点点头,说道:“没错,我知道你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但是我不能告诉你。”
  说到这,扭头看了看冷冷清清的囚牢外侧。苏轼被单独关押的,没有其他囚犯偷听。而看押他的狱卒此刻也不敢靠近,因为太子太保提兼提刑官在探监,哪个不长眼的狱卒敢到旁边监视着?那他还想不想活下去了?所以周边没有什么耳目让他们担心的。
  确认四周没有人旁听之后,卓然这才压低声音说道:“我可以告诉你一点,那就是你既不会丢命,也不会丢官。当然,你会受到处罚,而且很让人难受的处罚。至于是什么,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苏轼眼睛盯着卓然,一直一言不发。渐渐的他一双眼睛已经噙满了泪水,终于夺眶而出。他又觉得有些失态,赶紧侧过身去,用衣袖擦试。点点头说:“谢谢!”
  说着,一仰脖将一杯酒灌到了肚子里。随后将杯子轻轻的放在了桌上,深吸了一口气,脸上终于露出了微笑。说道:“我相信你不会哄我,有这样的结果我已经可以欣慰了。”
  卓然笑了笑,也喝了一杯,却没有说。他知道苏轼此刻需要一个听众,这么长时间,这个案子几乎要将他精神都折磨崩溃了。他想找人倾诉,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委屈,恐慌和害怕。而自己永远都是他最好的听众。
  苏轼扬起头,又眨了眨眼。是想让那让他有些感到难堪的眼泪能够重新回到眼睛眼眶深处去隐藏起来。
  慢慢的他才低下头,说道:“我曾经两次自杀。第一次路过太湖,我不想连累家人和朋友,我死了他们就不会再查下去。他们的目的是害我,不会害我的家人。但如果我受了罪,我的家人必然不能幸免,会跟着我一起倒霉。我死了,他们或许会放过我的家人,我想跳湖,是被看守的人拦住了。”
  “我到大牢之后,就在前几天,我知道督察院已经搜了我很多所谓的罪证,我都认了。他们曾经说我活不了几天的,我当然不会相信他们的威胁。但是他们的话让我几乎要发疯了。”
  “所以我写了一封信给我的弟弟,让他在外面给我探听消息。如果说我活不成了,会被判死罪,就给我送一条鱼来,我看到之后就知道我的前途命运。而就在前几天,我弟弟托人送来了饭菜,其中真的有一条鱼。从那天起,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用腰带把自己吊死?”
  “我不想死在法场上,不想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人杀死。我想死得有尊严,文人的脾气让我想保持最后一点尊严。你来之前,我还在遭受这样的折磨。但是现在你告诉我我不会死,甚至不会丢官,我相信你不会骗我。我也相信你对案件的判断。所以从现在开始,我可以放下心来,为以后的生活做打算了。”
  卓然知道,苏轼的命运并不是从他的破案的才能得出来的,而是他本来就知道历史。如果这个时候的苏轼死了,那后面的许多的美妙诗篇就无法流传于世了。
  卓然说道:“不要去想那么多,车到山前必有路。今天我们像那天一样好好喝顿酒。等你出狱的时候,我会给你接风洗尘。”
  苏轼点头答应,说道:“我应不应该把这个消息告诉我弟弟?免得家人担心。”
  他说这话时,一直盯着卓然。他发现卓然没有任何表态,于是缓缓点头,说道:“你不说话,我就已经知道我的选择是错的。你上一次的劝解我当耳旁风,才招来了现在的祸事。而你现在的劝解我必须要重视,人不能够在同一个地方连着跌倒两次,那也太丢人了。”
  苏轼从卓然的嘴中知道了自己将来的前途命运之后,彻底放下心来开怀畅饮。他也许是好长时间没喝酒,又或许是心情太高兴。那一坛子酒的一大半都是他喝的,到了后来已经醺醺然了。
  酒喝完了之后,卓然便告辞离开了。苏轼借着酒劲跟他说,等自己苦难完结的那天,要与卓然喝个痛快,多谢他在自己最担心害怕的时候带来了好消息。否则他不知道还能不能撑下去?也许某一天自己就给吊死了。
  卓然刚离开天牢,在院子里就见到了一个胖胖的太监,正在跟天牢的牢头唠嗑,不知道说着什么,眉飞色舞,很高兴的样子,。
  但是见到卓然,马上就不说了。而是快步走了过来,说道:“卓大人,杂家在这儿恭候多时了。”
  卓然忙拱手还礼,说道:“老人家不知有何见教?”
  “不敢当,咋家今天来,是传官家口谕,宣你进宫的。来了之后,得知你正在跟苏轼两个人喝得欢快,也不好上前打扰。便在这儿跟牢头两个人聊大天,说些闲话。”
  卓然说道:“不知官家此刻找我去,所为何故?”
  “这个咋家就不知道了。待会儿见到皇上,大人不就知道了吗?赶紧随我进宫吧!”
  卓然其实已经猜到了,宋神宗要准备借坡下驴了。他准备把这个坡给自己,让自己再来给苏轼卖个好马。不管怎么样,卓然感觉到今天就应该会有结果。
  跟着传旨太监一路来到了皇宫。不用通禀,径直来到宋神宗的御书房,他喜欢在这里会见一些大臣,聊一些除了朝政之外的话题。
  见到卓然进来,宋神宗撒手吩咐赐座。
  御书房的太监也已经习惯了在这里有座位的卓然,在这里有座位的人不多,卓然恐怕是其中最年轻的。赶紧把准备好的一张绣花凳抬了过来,放在了御书房龙案的一侧。
  卓然拱手谢过,撩衣袍坐了下来。
  宋神宗并没有着急开口,而是饶有趣味的瞧着卓然。看得卓然竟然感觉有些发毛,讪讪的笑了笑。
  饶是卓然来自于宋朝之后一千年的现代文明社会。但是被这位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国君这么瞧着,还是感觉到了不自在。
  这跟掌握的知识没有关系,有一些人天生就是领袖。而领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王者气概,也就是传说的霸王之气,本身具有强大的威压。可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其震慑,即便他不说话。卓然现在就是这种感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