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春魁 第27节

  惠婉仪听到红花和曼陀罗花粉,冷汗登时便打湿后襟…那两味药,正是她亲手喂三皇子服下,引发心疾的…却不曾想因为一张小小药方被牵扯了出来。
  便是再蠢,也回过味来,今日种种,无论始作俑者为何人,这箭锋,的的确确是对着她来的。
  下意识回头看向仪贵妃,刚要张嘴…却想起她早间所言…弟弟冯励正在郑穷军中!
  “红花和曼陀罗花粉…” 皇后意会,三皇子真正的死因,皇上早便告知于她,只是为了皇家颜面,一直秘而不宣…也未曾大肆清查。刚要开口发落便被打断…
  “臣妾并不曾写过药方!” 惠婉仪避重就轻,打断皇后的话绝口不提三皇子的死因。
  “好了!” 太后一锤定音,显然是不欲再将事情推下去。
  “惠婉仪留下,旁人,都散了吧…”
  事情到这,已得出了想要的结论,及时开口了事。甭管有多少冤情、多少漏洞,宫里的事儿,从来皆是目的大过真相。
  德妃抬眸,与明丹姝遥遥相望,心领神会一笑置之。
  她二人与皇上和太后,联手演了一出好戏...
  皇上要渐渐收回兵权,可此时边境正乱着,不能轻举妄动直接对着郑穷的西北军出手。江南门阀林立,佟伯庸带着二十万大军坐镇,一时半刻也动不得。
  凉城背靠青州,若想神不知鬼不觉塞人进西北军,凉城刺史的位置正合适。
  但郑穷狡诈,贸然换人定会生疑…
  只有将仪贵妃也牵扯进来,让郑穷以为惠婉仪和冯氏一族出事,是替她女儿顶罪,才不会疑心皇上欲动西北。
  由此,下一任凉刺史,才能在皇上的授意下,瞒过郑穷,顺顺当当打入西北军内部。
  在皇后眼里,今日之事是由她亲手推动挖出惠婉仪,太后是为了维护皇家颜面才草草收场。不会联想到仪贵妃和西北军,更不会惊动徐鸿和他身后的江南门阀。
  至于事情牵扯到顺昭容…不过是顺手给总想两头不得罪的宋家提个醒儿,朝上,该站队了。
  作者有话说:
  这章涉及到的前面伏笔略多,小可爱们慢慢盘:
  惠婉仪画轴:11章
  三皇子夭折:13章
  药方:14章、16章
  三皇子夭折真相:15章、23章
  御史宋家:23章、24章
  惠婉仪与明丹姝交易:24章
  第27章 康乐
  寿康宫里, 康乐只穿了一件再简单利落不过的云霞色宫装,长发随意簪了支同色素钗。袖子上缠着襻膊,正手忙脚乱替太后梳头。
  按下葫芦起了瓢, 发髻总是不能梳得平整光滑。
  “好啦, ” 太后任她摆弄一刻钟有余,回手拍了拍她,满目慈爱笑道:“你有这份孝心就行了,让琼芝来吧。”
  “依奴婢看,公主在皇寺清修这几年,照以往出落得愈发乖巧了。” 琼芝姑姑接过手, 替太后将经过方才一番折腾打成结了的秀发梳开,透过镜子端详着身后的姑娘。
  “以后不知是谁家的郎君有这般福气,能得了公主的青眼。”
  先皇膝下子嗣不多, 康乐公主又是唯一的女儿, 自小被父母兄长捧在手心里护着, 任骇浪惊涛半点未沾身,才有了如今这样天真烂漫的性情。
  康乐闻言面上竟红了红, 不知想起了什么,笑盈盈道:“那自然是天底下最好的男儿!”
  “你啊!不知羞!” 太后只当她还是个孩子,素性口无遮拦惯了的,正欲一笑而过。
  余光瞥见她的神态, 怔了怔,挥手令旁的宫人都退下。正色问女儿道:“是有了心上人?”
  她一张俏脸白里透红,艳若三春之桃,并未否认。而是反问:“徐家求亲, 皇兄可允了?”
  “自然不能应允。” 抛开前朝的局势不谈, 皇上待这个从小在他身边长大的妹妹是极周到的, 金口玉言康乐的婚事由她自个儿寻个喜欢的人。
  太后拉过女儿的手,放轻语气像是怕惊了她似的,问道:“是何人家的公子?”
  “一定要是重臣显贵吗?” 康乐小心着,试探问道。
  “非也,人品端方正直,有才学者即可。”
  “启禀太后,皇后娘娘来了。” 还未等问个仔细,宫人便入内禀报。
  康乐心里的顾虑落了定,面上忧虑阴霾一扫而空。正怕她再多问,曲膝行了个礼便要告退:“多谢母后!”
  “琼芝,你去替哀家查查。” 这几年将康乐安置在皇寺,另辟后山一间小院给她住,身边侍候的人也常回宫来禀报近况。
  日常无非是跟着师傅抄经、跑马习武,自然不可能有寻常男子近身。不声不响地,怎么突然如其来有了心上人…
  “让皇后进来吧。”
  “喏。”
  “儿臣给母后请安。” 皇后进来,侧身搭着矮凳的一角坐下。
  “惠婉仪的事都了了?”
  “人已葬在了妃园寝…儿臣约束宫妃不利,让母后操心了。”
  太后雷霆手腕,皇后说起尤觉心惊。昨日惠婉仪就跪在她如今坐着的地方,一杯鸩酒了事,冯家受连累,罢官流放。
  片刻无言,打量着太后神色,若无其事言笑:“儿臣方才进来时,正巧撞见康乐妹妹,徐…”
  “皇后,” 太后打断她的话,手里盘着佛珠,缓缓道:“你不仅是徐家的姑娘,也是我大齐的皇后,亦是皇帝的臣子。你可明白?”
  “儿臣明白。” 听话听音,言外之意…便是她不同意康乐与徐家的婚事。
  入宫之前,父亲再三告诫,待太后要敬而远之。
  若非士族欲加强与皇室的姻亲以求稳固,她也不想触太后的眉头琢磨康乐的婚事。
  “自开年,宫里大事小情不断,两日后的亲蚕礼不能再出岔子。”
  亲蚕礼在皇寺举行,由皇后率领众嫔妃祭拜蚕神嫘祖、并采桑喂蚕,和由皇帝所主持的先农礼相对,以求来年农耕兴旺、风调雨顺。
  “儿臣谨记。” 亲蚕礼再出岔子,便是当着百姓们的面,坐实了皇后于国运不利的流言。
  为此,她还特地遣大哥提前到皇寺监督祭典布置,定要重立国母威严。
  ……
  康乐日思夜想的事儿得了太后的首肯,春风得意马蹄疾。腰间配着宫禁令牌,策马扬鞭疾驰出京,一路上畅通,无人敢拦。
  两刻余便到了皇寺山脚下,眼前人来人往,不仅有身着礼部服制的差役,还有京畿司的兵卒…似乎还有哪一府的家丁?
  除了初一十五开坛时慈云大师讲经,平日里皇寺并不对外开放,从来都是京中最清净安宁的地方。
  可眼前,来来往往的仆役兵卒伐木搭设祭坛,尘土飞扬,人声鼎沸…倒是坏了亲蚕礼原本该有的庄重肃然。
  依照阴阳五行的原则,皇后代表地,属阴,主北方,故先蚕坛设于皇寺北面山脚下,其形制按天圆地方被设计成方形。祭典在二月初一午时,提前两日,蚕坛上已经支立起黄色幕帐,帐内供有先蚕神嫘祖的神位及牛、羊、猪、酒等各种祭品。
  “小题大做…” 康乐嘀咕一声,不以为然。
  她在皇寺待了五年,父皇在时,前些年皆由母后代先恭怀皇后来此拜蚕神,不过在寺中昭光佛殿前搭起一方祭台敬香,何时这般大动干戈过?
  就连她都知道,北境正在打仗,阖宫上下节俭为用,皇后如此大兴土木…
  “微臣见过殿下。”
  熟悉的声音,回头见来人果然是徐知儒,皱眉:“你怎么像个瘟神似的?哪都有你…”
  环顾四周,了然:“那些仆役都是徐家的人?”
  “是。” 徐知儒只当作没听见她的前半句,温柔和煦,不遮不掩朗声道:“臣奉皇后之命,带着京畿司的侍卫,来监工搭设后日亲蚕礼用祭坛。”
  康乐闻言瞥了他一眼,还是一身清朗的月白长袍,发束银管…长得人模狗样,可这徐家的人都脑子不好吗?
  人来人往的…这话点明了徐家公器私用,真的不是在给皇后上眼药吗?
  她心里记挂着更要紧的事,懒得理会徐知儒,打马便要自东侧小道上山,从后门入寺。
  “殿下,东侧小路已被宫里运送祭品的马车占住了。” 不知何时,徐知儒手拉住了她马儿的缰绳。
  “放开!” 康乐从他手中夺过缰绳,欲下马走石阶自正门入寺。
  “公主且慢。” 徐知儒吹了声口哨,不多时,一匹通身油亮的乌黑骏马应声而来。
  “走吧,臣知道另一条近路,带殿下上山。”
  “近路?” 她在皇寺住了五六年,日日都要上山下山,还有她不知道的小路?
  眼见人已打马窜了出去,也不得不跟上。撇嘴,心里却不得不赞,他骑术倒是利落的很,不像是只知钻营官场门道的迂腐呆子。
  徐知儒所说的小路,其实是一条藏在林中供挑夫行走的羊肠小道,直通皇寺掩映在松林之中的西侧门。
  说是门,只不过半人高矮,更像是被人砸出来的,稍大些的狗洞。
  近倒是的确近…只是…“你怎么知道这条路的?”
  “秘密!” 自上了山,徐知儒一改在人前的老成持重,整个人眼见着的轻松愉悦。
  “谢了。” 康乐漫不经心拱了拱手,她的确是看徐家人有种天生的不顺眼,但今日一见,这徐知儒倒还有几分对她脾气。
  “你怎么还跟着我?” 转眼,便觉得跟在后面的人碍事儿起来。
  “我与慈云大师约了斋饭,自然要入寺。” 徐知儒轻车熟路将马儿拴在松林里,绕过她先弓着背一步一步挪进了那小门里。
  慈云大师?康乐将信将疑,那老秃驴成日里神龙见首不见尾,她在寺中年久见到他的时候也屈指可数…
  也学着他的样子钻进小门,边走边说:“喂!你怎么找到他的?”
  “他是我师父啊!” 徐知儒也不瞒她,随口道。
  “我怎么不知道他还收了徒…” 康乐听着总觉得事情有猫腻,刚要再问,便见他抬着下巴若有所思地指点着她向东看。
  果然…眼前的姑娘脸色随着视线的游移,灿若云霞。她的心绪随着不远处那身着僧袍的青年起起伏伏,徐知儒也若有所思地看着她…
  见她红着一张脸回过神,徐知儒立刻换了一副狡黠的神色:“你替我保密,我也不多管闲事。”
  “一言为定?” 不知何时起,反客为主,康乐晕晕乎乎地倒被他牵着鼻子走。
  “一言为定!” 自打上了山,徐知儒便换下了公主臣下那套称呼。
  抬手爽快地与她击掌为盟,便自顾自向后面慈云大师的院落走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