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初见成效

  自由?
  草原上弱肉强食,弱小的部落必须依附于强者,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存活下来。
  此时,汉人击败蹋顿的消息已经传来,能够击杀乌桓中的最强者,这说明汉人实力惊人,依附这样的实力,兀杨部落没有任何抵触心理。
  太史慈恩威并施,进一步打消了兀杨部的戒心,“使君已经订下了规矩,只要兀杨部肯为大汉出战,你们所得的战利品,青州只取一半,剩下来全部归你们自己所有,而且,劫掠过来的人丁你们可以自由分配,为奴为婢,悉听尊便,若是可以,你们甚至可以驱使奴隶为你们征战,战功不菲者,可在幽州、冀州获田百亩。”
  一半的战利品!百亩良田!相对于刻薄的蹋顿,汉人显得很是慷慨。
  即便心中觉得不妥,可是,对于财富、人丁的贪婪还是战胜了那份谨慎,当然了,眼下的余里耶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愿意为大将军效劳”
  效力十年,听上去并不长久,可是,对于草原部落而言,这几乎是一代人的黄巾岁月。
  十年之后,部落中的男丁还不知道能够剩下几个人,余里耶心中黯然,不过想到太史慈许诺的诱饵,他又有些蠢蠢欲动。
  人丁、财富,这都是族丁部众们梦寐以求的东西,之前,只是缺少武器盔甲,所以才收敛很多,若是有汉人的军械相助,只要不是与鲜卑的大部落敌对,余里耶有信心取胜。
  成功收编了第一支乌桓部落,太史慈显得很是开心。
  这才叫以夷制夷!
  眼下,李贤虽然贵为州牧,麾下更掌控三州,然而手中可供驱使的兵马却有限。
  各地的郡兵虽说也有近万人,可势力混杂,李贤懒得去纠缠。
  与其争夺那些郡兵的指挥权,倒不如另起炉灶,建立自己的嫡系人马。
  八旗制度,用在游牧民族身上可谓再合适不过了。
  李贤明白,只要确保己身势力不断壮大,纵使外族生出异心也干扰不了大局。
  有了兀杨部落,可谓成功踏出了第一步。
  接下来,只要让余里耶领着人马在外厮杀,太史慈就可以坐享其成。
  不过,倘若遇上硬仗,青州军也需要攻坚克难,显示一下超凡的战斗力,否则的话,不足以服众。
  半个月之后,当夫蒙部的货物回转涿郡的时候,余里耶已经带着武装到牙齿的族人劫掠了两个部落。
  由于妻女都在青州军控制的城池之中,所以余里耶麾下的部众显得无所顾忌,他们不再担忧对方的报复,因而,下起手来显得很是凶狠。
  没有妻儿老小的牵绊,乌桓勇士骨子里的悍勇被完全开掘出来,他们喜欢这种纵马如飞,百步之外飞箭取人性命的生活。
  如同汉人喜欢男耕女织的生活一般,乌桓人生来就是在马背上的,若是把他们圈养起来,那才真正是活之无味。
  十年,只要坚持十年,到时候,乌桓部落便可以携带巨大的财富回归草原,那时候,幸福才刚刚开始。
  半个月的时间,兀杨部掳获丁口八百人,其中,成年壮丁四百人,女人两百人,牛羊九百头,马匹三百八十三匹,可谓是所获颇丰。
  按照之前太史慈许诺的分配方式,兀杨部落一下子增加了不少财货。
  原本在塞外平原上还不觉得汉人的城池有什么好的,可只在城内住了半个月,兀杨部落的女丁们就喜欢上了这种安宁祥和的生活。
  只要有钱粮,美味的酒肉、漂亮的衣物应有尽有。
  况且,家中的活儿都有那些奴隶们去做,辛苦惯了的女主人们一下子空闲下来。
  由俭入奢易,男丁们回到家中,感受到妻儿发自内心的喜悦之后,也不禁感慨,之前的那番辛苦也是值得的。
  在太史慈的大力支持下,兀杨部落的装备都是上上之选。
  正所谓千金买马骨,只要兀杨部落过的越来越好,那么,一定会有更多部落成为李贤手中的刀!
  见识到兀杨部落的转变之后,夫蒙青冉陷入了沉思当中。
  显然,汉人是将兀杨部落当作刀枪来驱使的,他们眼下的风光,都是拿自己的身家性命拼搏出来的。
  夫蒙部难道也得这么做?
  这一切值得吗?
  不过,夫蒙部还有选择吗?
  蹋顿虽然死了,可是,乌桓各部还有着不弱的实力,再者,鲜卑步杜根等人绝不会坐视夫蒙部恢复壮大,他们一定会出手!
  夫蒙青冉明白,有了兀杨部落的榜样在先,很快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甘为汉人驱使的部落,那时候,倘若夫蒙部依旧固步自封,不肯就范,岂不是将自己陷入了极其危险的境地?
  这一次,夫蒙青冉在将货物交割完毕之后便匆匆地离开了。
  毕竟是干系到部落生存的大事,夫蒙青冉必须与族人商议一番再做决定。
  这一次交易,太史慈用粮粟、盔甲、盐粒换来了八百匹良马。
  夫蒙部本身没有这么多马匹,他们也是拿着盐粒以物易物,才换取了足数的良马出来。
  不谈夫蒙部自身交易的收获,单是这种转手倒腾的生意就为他们赚取了大量的利益。
  原本夫蒙部的权贵们还在盘算着,类似的交易若是多做上几笔,部落很快就可以强盛起来。
  谁知道,匆匆而返的夫蒙青冉带来了一个令人惊恐的消息:“这是汉人与我们的最后一次交易了。”
  夫蒙部的族长,夫蒙青冉的哥哥夫蒙怀远大惊失色:“这是怎么回事?八百匹良马,我们已经是倾其所有了呀,当时汉人不是只要求七百匹就可以的吗?我们多交付了一百匹,难道他们还不曾满意?可恶的汉人,实在是太过贪婪!”
  夫蒙青冉摇头低语:“不是货物的原因,兄长,不知道你是否听说了兀杨部落的事情?”
  夫蒙怀远皱起眉头:“就是妻儿为汉人胁迫,完全丧失了尊严的乌桓人?怎么了?”
  夫蒙青冉叹了口气,自家的兄长明明从汉人手中牟取了天大的好处,可心底却依旧不曾认可汉人,由此可见,举族投奔汉人的决定是无论如何不可能成行的。
  不过,为了阖族上下近万丁口,夫蒙青冉还是说出了心中所想:“兄长没有去过涿郡,不知道这汉人的都尉是个厉害人物,他麾下的兵马实在以一当十的精兵强将,一个小小的都尉况且如此,他身后的州牧李贤又是怎样的豪杰?”
  夫蒙怀远嗤之以鼻:“汉人若是厉害,何必要乌桓人自相残杀?他们自己解决便是!”
  夫蒙青冉一阵无言,这种驱使他人厮杀的手段阴狠毒辣,比简单粗暴的拼杀高明了无数倍。
  有心继续劝阻,可是,夫蒙青冉明白,自家兄长依旧沉寂在恢复草原王者的梦境之中,让他向汉人屈膝纳降,实在是太过艰难了。
  夏末秋初,草原上正是羊肥马壮的季节,每年的这个时候,乌桓、鲜卑、契丹等游牧部落都会南下劫掠。
  然而,今年却有些不同了。
  乌桓人的王者蹋顿在冀州败的灰头土脸,连性命都丢了。
  一个蹋顿并不足以震慑部落的贪婪之心,可是,谁曾想,汉人竟然拉拢收买了一群乌桓人,这伙乌桓人劫掠,杀人,可谓穷凶极恶。
  两个月的时间,草原上便掀起了腥风血雨。
  原本磨刀霍霍向汉人的游牧民族反过来竟然成了他人劫掠的对象,这让人情何以堪。
  鲜卑、乌桓这些游牧民族不同与汉人,他们部落与部落间的联系很是薄弱。
  这种分散的局面给兀杨部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没了妇孺老幼的牵绊,兀杨部落的五百骑军来去如风,他们不惧怕报复,草原之大,却没有一个部落是他们的敌手。
  甫一开始,乌桓的几个部落还没有将兀杨的骑军放到眼里,他们认为,不过是几百骑军,算不得什么。
  草原上,部众在五千开外的部落还有几十个呢,其中,鲜卑、乌桓能挽强弓的部众更是早过了一百之数。
  距离涿郡稍远一些的部落更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念头。
  以往的岁月,为了争夺肥美的草场,部落与部落间的厮杀多不胜数,要是天天紧张过度,那部落的头人早已经憔悴致死了。
  在所有人看来,兀杨部落顶多会猖狂一阵子,等他们折损完毕,也就消停了。
  然而,谁也没想到,武艺部落竟然像疯了一样,除却运送战利品的时间,他们几乎马不停息地寻衅、杀戮。
  兀杨部落自身虽有折损,可是,在太史慈的许可下,他们开始征召奴兵上阵。
  于是,兀杨部落的实力不减反增。
  要知道,所谓的奴兵便是败于兀杨部落之手蛮人,为了活命,他们不惜出卖自己!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涿郡以北三百里的草原上竟然再也没有一个部落存在。
  那些反应迟钝,自持有步杜根部作后台的家伙根本没把兀杨部落放在眼里。
  结果,无非是为兀杨部落增加不少战利品罢了。
  乌桓人、鲜卑人,只要不肯归顺,兀杨人都会予以惩戒。
  谁都担心自己成为兀杨部落的下一个目标,一时之间,人人自危,他们急忙串连起来,希望团结互助,联合围剿背叛了祖宗的兀杨部落。
  在各部落头人的蹿啜下,一支规模超过五千人的部落联合军出现了。
  如果兀杨骑军不明情况,说不定会一头撞入陷阱当中,那时候,即便太史慈想抽手救援也只能是鞭长莫及了。
  这时候,好在夫蒙部及时将情报透漏出来。
  正是借着夫蒙部与暗卫的情报,兀杨人才避过了围剿。
  反正乌桓人没有胆子杀往涿郡,这样的话,兀杨人在暗,联军在明。
  自古以来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联军不可能长久地在一起,他们总会有分开的时候。
  一旦分开,兀杨部落就有各个击破的机会。
  借着部落联合的机会,鲜卑人在草原上的风头大涨,甚至有彻底盖过乌桓人的迹象。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部落联合军真的大获全胜了,那鲜卑人在草原上的地位将更加巩固。
  夫蒙部虽是鲜卑人,却一直被步杜根等实力部落排挤在外。
  此番部落联合,夫蒙部依旧属于打酱油的角色。
  只有搅乱部落联合军的好事,这样的话,夫蒙部才能牟取最大的好处。
  部落与部落间勾心斗角的事情多不胜数,时间短的话,在汉人以及兀杨部落的压力下,众人还能勉强压制住,可若是时间一长,那些早有世仇的部落早晚会闹出事来。
  厮杀了两个月,兀杨部众终于空闲下来。
  长时间的辛苦,回报也是可观的。
  除却上缴到太史慈手中的那份,每一名兀杨部众都有了八到二十名奴隶,家中的牛羊更是增加了十倍。
  事先,谁能够想到兀杨部落会有今日?
  作为部落头领,余里耶一直顶着骂名,直到今日,他才显得志得意满。试想,昔日若不是余里耶作出了明智的选择,只怕兀杨部早已经灭绝了!
  放眼天下,除了兀杨部,谁能这般起死回生?
  不过,要不是青州都尉体贴入微,用银钱、布帛、盐粮换取了多余了牛羊,要不然,不能到草原上放牧的兀杨人还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处置这些战利品。
  涿郡,太史慈正在与一名目光深邃的中年人交谈。
  中年人头缠着发髻,指关节粗大,一看上去就知道是善射的勇士。
  这是被太史慈俘虏的乌桓人。
  之前的几番大战,统共有四千多名乌桓人成了俘虏。
  在太史慈驱使兀杨人征伐作战的时候,五百名乌桓人也经过了长时间的考验,有资格拿着武器,跨上良马,他们不再是奴隶,而是享有俸禄的兵马!
  与之相应的,酒肉、银钱之类的待遇更是大幅提升了。
  这五百人虽说不可能完全相信,但太史慈认为,只要假以时日,让这些乌桓人尝到甜头之后,只怕他们会乐不思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