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袁术来使

  寿光城外的战事渐渐接近尾声,北海军士气正旺,而刘备麾下的兵马逐渐败下阵来,即便刘关张竭力厮杀也无济于事。【】
  兵对兵,将对将,太史慈、赵云、胡庸在武将的对决中不落下风,
  虽说跟随刘备一同断后的三百名亲卫都是军中精锐,可却也耐不住北海军潮水般的冲击。
  亲卫尚且如此,夏侯博带来的兵卒就更加不堪了。
  刘备麾下兵马断后而战,凭借的就是胸中的一股悍勇之气。
  一开始,热血上涌的军卒们还能与北海军拼个旗鼓相当,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军械盔甲、军卒训练上的差距便渐渐显露出来。
  数量上,北海军占据优势,单兵实力上,北海军依旧遥遥领先,长此以往,刘备兵马溃败是早晚的事情。
  好在这时候刘备麾下新卒都已经顺利入城,留在城外与北海军厮杀的老卒不过一千余人,大队大队的北海军卒围拢而来,这一千人马随时有可能瞬间败退,危急关头,夏侯博怒吼一声:“主公速退,这里有我!”
  刘备还要多言,关羽、张飞便齐齐喝道:“大兄快快入城!迟则晚矣!”
  胡庸一直死死缠住刘备,不让他有脱身的机会。
  毫无疑问,只要捉了刘备,此役必胜。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看上去攻少守多的刘备竟然一直在胡庸的攻势中坚持了下来。
  胡庸心急如焚,他明白,今日若不能取了刘备的性命,下一次再想有这样的机会可就难上加难了。
  此时,听闻刘备欲行退却,胡庸哪里肯答应?
  “刘使君,我家主公在都昌等你很久了,你还是随我去见见他吧!”
  胡庸难得没有口出狂言,他婉转地威胁起来。
  刘备懒得理会,事到如今,断后的目的已经达到,大队兵马顺利入城,他也不想把自己葬送在这里。
  骨子里,刘备是一个利己主义者,他不可能作出损己利人的事情,今日,之所以故作凛然,留在城外为大军断后,一方面是为了收买人心,另一方面却也是为了保存实力。
  当然了,刘备压根没想到关羽跟张飞竟然被太史慈、赵云缠住了,根本无暇护他的周全。
  不过,振奋士气的场面话还是要说的,不然这等于浪费了之前的一番努力。
  “休要多言,今日我刘玄德誓与诸位同进退!”
  “主公!”
  “大兄!”
  夏侯博、关羽、张飞很是急躁,他们都使出搏命的招数逼退了对手,然后在电光火石间冲到刘备身边。
  “大兄,走!”
  夏侯博招架住胡庸,关羽抵住赵云、太史慈,而张飞扯起刘备的缰绳便往城门而去。
  “三弟,你欲陷我于不义呀!”刘备心中松了一口气,不过嘴里还是喋喋不休。
  “兄长迂腐,你留在这里才是陷我们于不义!”张飞毫不客气地反驳起来。
  “哒哒哒”,马蹄踏在泥土上,溅起大片灰尘。
  没多久,刘备便顺利进入城中,稍稍等了片刻,关羽也成功回返。
  “云长,侯博呢?”
  关羽叹了口气,满脸的抑郁,“关上城门吧,夏侯博折了!”
  “啊!”刘备痛呼出声。
  张飞目眦欲裂,大有冲出去与北海军拼个你死我活的迹象,好在关羽很是冷静,他吩咐道:“还愣着干什么?快快关城门!”
  “可城外还有很多人没有回来”
  关羽勃然大怒:“再嗦下去,北海军就进城了!”
  军卒见关羽状似疯狂,不敢嗦,急忙依言关门。
  “吱嘎嘎”,沉重的城门刚刚合上,北海军便到了城下。
  “射箭,快射箭!”城头的军将急忙指挥弓手抛射箭矢。
  稀疏的箭矢对于盔甲坚利的北海军卒来说宛若挠痒痒一般,不过,太史慈却并不打算强攻寿光城,他明白此行的目地,以最小的代价赶走刘备,这就是胜利,当然了,如果能够手刃刘备以绝后患的话,自然就更好了。
  “都尉,为什么不攻城?”胡庸对溜走的刘备耿耿于怀。
  “今日,军卒已经过于疲惫了,不可再战”
  “可我听说袁绍麾下大将淳于琼正在赶来的路上,如果我们不能在袁军抵达之前攻破寿光城,日后再想破城的话,可就难上加难了”
  太史慈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他好整以暇地分析道:“不妨事,我听说淳于琼狂妄自大,如果他抵达寿光城,肯定会跟刘备生出间歇,那时便是我等可趁之机!”
  “喔?都尉何出此言?”
  “袁军抵达之前,刘备在城中一言九鼎,可若是来了淳于琼,谁为主,谁为次?”
  胡庸不是傻子,太史慈这么一提点他便反应过来了。
  淳于琼虽然只是袁绍麾下一名部将,可身后有袁绍做靠山,他不会把刘备放在眼里,而对于刘备来说,淳于琼的援军是一把双刃剑。
  几个月之前,就是袁绍与曹操合力将刘备赶出了平原郡,那时候,东莱军还是友军,可几个月之后,敌友逆转,曾经的敌人变成了朋友,而曾经的朋友变成了敌人。
  友军变敌人倒是可以接受,可敌人变友人,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道坎儿。
  谁都有亲朋好友,刘备丧失平原郡之役,折损了数千精兵,其中,有不少人的亲人故交还活的好好的,他们不去向袁绍寻仇也就罢了,这时候再让他们与袁军和睦一家亲显然有些强人所难,可如果拒绝淳于琼的善意,天下人只会认为刘备过于小气,不识抬举。
  大军回返之后,寿光城戒备森严。
  北海军的勇猛之处,众人深有体会,如果可以选择,他们谁也不想再与其厮杀。
  城下,北海军踌躇一番之后,并没有趁势攻城,这让守军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胡庸征得太史慈的意见之后,朗声呼喝:“城头的守军听好了,我家主公有言在先,只要刘使君能够去一次都昌城,主公必定会还他一个清白!”
  不明真相的军卒听罢之后都在窃窃私语,李贤可是北海之主,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应该不至于作出食言而肥的事情。
  强悍的北海军给刘家军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潜意识里他们开始抗拒与其为敌。
  只有刘备明白,这一切都是李贤的幌子。
  孔融压根就不是刘备杀的,他为什么要前往都昌城自投罗网?
  再者,李贤才是孔融死去之后最大的受益者,按理说,他才是最大的嫌疑对象,可为什么天下人压根就不怀疑李贤,反而对刘备杀人的观点深信不疑?
  有时候,刘备也觉得自己很憋屈,为什么倒霉的总是他,辗转流离了十多年,好不容易在平原郡有了立足之地,谁曾想,麾下兵马不过万的他竟然被曹操、袁绍视作眼中钉,两位枭雄联手将其赶出了平原郡,后来,若不是李贤击退曹军,救下了刘备,说不定刘备便要丧命在夏侯渊手中。
  也幸亏李贤鞭长莫及,无法在乐安国久留,于是刘备便得了个便宜,在乐安国休养生息。
  本以为一切不好的都已经过去,谁曾想,去了一趟都昌,刘备竟然惹了一身骚,传言认为他与孔融之死干系甚大。
  如果眼泪可以洗刷冤屈,刘备早已经水淹七军。
  多少年来,无论刘备如何落魄,他都有一种不变的信仰,他认为自己名声绝佳,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可以从头再来。
  然而,眼下刘备引以为傲的美名竟然被李贤毁掉了,这让刘备如何不恨?
  军马没了,只要花费力气,总归可以招揽到,军将没了,只要声名不损,依旧会有人前来投靠,可如果成了杀死孔融的凶手,往后谁还会投奔刘备?
  李贤此举,对于刘备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
  城外,胡庸威逼利诱了一阵子,刘备军马依旧不为所动,他便听从太史慈的吩咐,回营休整了。
  刘备有援军,北海军也有援军,据说,周仓统领背嵬军正急速而至。
  区区一个淳于琼何足道哉!
  北海国,都昌城,孔融死后,李贤有惊无险地掌握了郡国大权。
  刚开始,总有些心思迥异的官员,他们多多少少抱着试探性的心思,想试出李贤的底线,摸出李贤的深浅。
  为了稳固局势,李贤没有与不开眼的家伙过不去。
  四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李贤牢牢地掌控了军权,他通过一系列手段,轻易便掳获了郡国内的民心,人心。
  有些聪明人见罢之后,知难而退,他们改变立场,开始向李贤靠拢,而另外一些人却依旧不肯放弃,他们固执地认为,只要除了李贤,取而代之的可能性极大。
  然而,李贤麾下军力无双,东莱军、北海军实力惊人,只要这三万人马不动分毫,就没有人敢跟李贤过不去。
  不过,此番李贤麾下精锐尽出,郡国内只剩下徐和这么一支兵马,人数不过七千多人,这让不少心怀叵测之辈蠢蠢欲动。
  李贤掌控大权以来,都昌城中的招贤馆设立了有四个多月的时间,期间,除了北海国内的士子匠才之外,外地鲜有大才投靠。
  想来也是,李贤虽然有着常胜将军的名头,可在北海国根基深浅,谁也不知道北海国在群敌环伺之下能够坚持多久。
  如果贸然投靠,万一李贤败下阵来,那岂不是自污声名?
  招贤馆的投入与支出不成比例,虽说它也为李贤招揽了一些匠工人才,可却远远没能达到李贤的心理预期。
  好在李贤明白,放长线才能钓大鱼,所以他没有急躁,而是进一步加大了优惠措施:只要通过招贤馆的遴选,郡府可以为其承担沿途间的一切花费,而没能通过的那些,李贤也为他们指出一条明路,身强体壮者,可以尝试一下军卒的滋味,若是能够被录用,依旧给予补偿。
  真正一无所长的家伙,李贤懒得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
  这一日,李贤正在考虑招募兵卒的事情,忽而听到外头军卒来报,说袁术派来了信使。
  据说袁术早已经在扬州恢复了实力,李贤不敢小觑,急忙应允见客。
  来者是一名身材瘦削,面白无须的中年书生,甫一见面,他便口出大言:李使君可知自己已大祸临头?
  李贤嗤之以鼻,“喔?何出此言?”
  “使君广竖敌人,只有陶氏徐州一名友军,如此远非长久之道!”
  李贤笑道:“此言差矣,兖州吕奉先、辽东公孙瓒都与我有过相交莫逆,这是先秦远交近攻的计策!”
  上来就吃了一瘪,杨宏并不沮丧,他打起精神,继续分析道:“我家主公听说李使君麾下精锐尽出,他想跟李使君共取徐州,不知道使君意下如何?”
  袁术就是袁术,他晃晃如丧家之犬的时候,是扬州太守收留了他,可谁想到,一旦他站稳脚跟,第一个驱逐的人就是扬州太守。
  如今,半年的时间过去了,袁术彻底在扬州站稳脚跟,他竟然又把主意打到了徐州郡的身上。
  想来也是,只要占据徐州,袁术一下子便有了与各地军阀一较长短的资本了。
  对于袁术的野望,李贤可以理解,但却万万不能接受,“劳烦杨长史转告公路将军,就说我与陶氏父子相交莫逆,不忍违背誓言,请他三思!”
  杨宏摇了摇头,依旧不放弃:“使君为什么不再考虑考虑?陶谦老矣,陶商、陶应皆非大才,徐州落在他们手中,早晚为他人做嫁衣”。
  “我意已决,长史不必多言”
  “那粮秣换军械一事,不知使君可否应允,与扬州交换一些?”
  “不可,我曾明言,如果公路将军与陶恭祖化干戈为玉帛,说不定我还能往扬州卖些军械,眼下,公路将军意图染指徐州,我自然不能违背原则”
  “如此以来却是可惜了,使君真的不用再考虑考虑了吗?”
  李贤微微颌首,道:“不必,我已经考虑清楚了”。
  “如此,杨某告辞”
  “不送!”
  杨宏临行间冷晒了几句,对北海国极尽冷嘲热讽之可能,李贤哪里会忍让?一番唇枪舌战是免不了的。
  恶客走后,李贤来到舆图之前,他知道,一旦袁术进攻徐州,陶谦一定会派人求援,可郡国内只剩下徐和这么一支人马了,到时候,让谁去救徐州?
  寿光城,淳于琼率领万余兵马终于抵达城下。
  “城上守将何人?冀州牧袁使君帐下淳于琼在此!”
  听闻淳于琼来了,刘备不敢怠慢,他急忙踱上城头,嘴里道:“淳于将军,玄德这厢有礼了”。
  淳于琼不屑一顾,他冷冷地说道:“怎么,莫非刘使君不欢迎我们?若不然,怎么连城门都不打开?”
  刘备干笑道:“淳于将军莫恼,北海军狡诈万分,为防宵小赚城,我才出此下策,并不是有意怠慢的,还请淳于将军多多包涵”。
  淳于琼“哼”了一声,道:“我部兵马远道而来,可曾备下酒肉?”
  刘备脸色难看起来,他虽然被北海军逼上了绝境,可却并不是死路一条,倘若他放弃乐安国,想来太史慈应该不至于紧追不舍。
  这淳于琼的袁军是奉了袁绍的军令而来,与刘备干系不大,按理说,刘备压根不需要欠他们人情,更何况,他们来与不来,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刘备面临的难题。
  如果不是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刘备甚至懒得理会淳于琼!
  倘若淳于琼好言相说也就罢了,刘备已经寻思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既可以联手御敌,又不至于因为统兵权发生矛盾,可现在,尚未入城,淳于琼就表现的咄咄逼人,这让刘备不禁怀疑自己的计策是否还有用。
  如此飞扬跋扈的家伙,值得相信吗?
  久久未曾得到答复,淳于琼已经恼了,他干咳一声,道:“刘使君这是何意?”
  刘备无奈,他生怕淳于琼恼羞成怒之下作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情,当即命人打开城门。
  城门开启之后,袁军大摇大摆地踱入寿光城。
  好在北海军并没有趁隙攻城,这让刘备松了一口气。
  淳于琼认为这都是他的功劳,神色间颇为倨傲,“城外的兵马由何人统领?”
  “李贤麾下大将太史慈、赵云、胡庸,都是难得的猛将”
  “喔,击溃他们之后,使君有何打算?”
  刘备险些咬掉了舌头,淳于琼连城外兵马的实力都没有摸清楚就敢口出狂言,真不知道谁给他这么大的信心。
  “李贤南征北战,未曾一败,他麾下北海军、东莱军都是有数的强军,如果能够击败他们,这乐安国便交与袁使君掌管,不知淳于将军意下如何?”
  一番话,刘备说的很是违心,他已经在乐安国经营了一年,实在是难以割舍的下,但凡有一点可能,他都不愿意轻易放过,眼下,之所以这么说,也有试探淳于琼的意思。
  哪知道,淳于琼听罢之后竟然微微颌首,道:“刘使君是个明白人,既然如此,我便跟你说交个底吧吧,临来之前,我家使君说的清楚,只要击退北海军,乐安国要么交出万石粮秣,要么便划归冀州!”
  刘备忍了再忍,才没有将满腔的怒意表现出来。
  袁绍狮子大开口,竟然打上了乐安国的主意,这等恶客,实在令人扫尽胃口。
  也幸亏张飞不在厅内,若不然,以他的暴躁脾气,说不定当场就会跟淳于琼打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