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 章

  顾翰清在巷子外头等着顾明妧。
  他看着马车从里面缓缓驶出来, 拉开了车帘子上去, 看见小姑娘趴在座位上, 正哭得伤心。
  顾明妧抬起头来, 看见顾翰清从车外进来, 顾不得去擦脸颊上的泪痕, 扑到他的怀中。
  “爹爹……”她只是使劲的拉着顾翰清的衣袖, 可她心里明明觉得这应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她实在笑不出来。
  她在为失去柳氏哭泣,也在为前世自己的无知伤心。
  顾明妧在顾翰清的面前从来没有哭得这样伤心过, 便是上次他要去边关和谈,她也只是躲在房里偷偷的啜泣,她的眼泪已经淹湿了他的袖子, 让他觉得手背上凉凉的。
  顾翰清觉得有些手足无措, 只能将她抱在怀中,一遍遍的轻拍她的后背。
  过了好一会儿, 顾明妧才止住了哭声, 抬起红红的眸子, 自顾自的擦了擦眼泪道:“我心里明明是高兴的。”
  “我知道。”顾翰清笑了起来, 嘴硬这个毛病, 顾明妧倒是像足了自己的。
  她又使劲在他怀里蹭了蹭,把他一件新做的佛头青大氅都蹭花了, 这才在马上坐稳了。她的小手帕早已经没有一块干的地方了,顾翰清把他自己身上放着的方帕递给她, 让她去擦鼻子里冒出来的小泡泡。
  顾明妧擦了之后, 还轻轻的擤了一下,藏到自己的袖子里,对顾翰清道:“等我洗干净了再还给爹爹。”
  顾翰清笑着揉了揉她的发顶。
  ……
  老太太并不知道顾明妧出门的事情,下午周氏送顾明妧回延寿堂的时候,她已经瞧不出十分伤心难过的模样了。
  周氏亲自送了她回房去,她的房间是在延寿堂后院的西厢,午后的阳光从窗格里照进来,将顾明妧的头发染成浅金色。周氏在正房已经让丫鬟服侍着她洗过脸了,但眼眶还是有一些红肿。
  “老太太这会子还在歇中觉,你也睡一会儿吧。”周氏看着她那低眉敛目的模样,眸瞳里还像含着水一样,仿佛稍稍一眨眼就要滴下眼泪来。
  “春雨,让厨房做几样点心过来,就做三姑娘最喜欢吃的红豆糕吧。”午饭只吃了几口,肯定是没吃饱的。
  顾明妧抬起头看着周氏,她这一世只来了顾家几个月而已,然而周氏已经连她的口味都知道了。她撇了撇嘴,心里又有些酸溜溜的,前世根本就没有人知道她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
  “怎么又要掉金豆豆了?”周氏生养了两个闺女,对教养女孩子还是很有一套的,拉着顾明妧坐下。顾翰清回来说那人已经走了,那从今以后,她便是顾明妧唯一的母亲了。周氏忽然觉得自己肩头的责任似乎又重了一点,替她擦了擦眼泪道:“三丫头不要哭了,你还有我呢,还有你爹爹。”
  顾明妧点了点头,抬起头看着周氏,她也是一个很好看的女人,比起柳氏来,更多了一份中年女子的持重端庄。
  ……
  秦氏回娘家住了几天,回府的时候倒是带了一箩筐的八卦消息回来。
  听说精忠侯不等淑妃娘娘为他赐婚,从老家房山聘了一个远房表妹回来,前两天在府上摆了个小酒席,就把人给娶进门了。
  还说永昌侯世子夫人知道后,派下人砸了精忠侯府的大门,气呼呼的要回永昌侯家,结果永昌侯老夫人说她既然已经回了锦衣府,自然就不再是她们永安侯府的人了,让她也不回永昌侯府去了,连孩子都不让见了。
  老太太听了直乐呵,笑着道:“现在的人,是连一点廉耻心也没有了,真真是叫人笑掉了大牙。”
  周氏惯不是爱听这些八卦的,听了也不过就是笑笑,不过想着这精忠侯一封侯拜相就去迎娶他在老家的表妹,看来倒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
  “这精忠侯却是个重情义的,想他如今年纪也不小了,他的表妹大约也不是小姑娘一般的年纪了,两人还能各自等到对方,倒也是缘分了。”
  “可不是……”秦氏只笑着道:“那永昌侯世子夫人还说要会一会这新来的精忠侯夫人,好让她知道这京城的规矩呢!”
  顾明妧听了这话倒是稍稍有些不安,这都能被人给嫉恨上了,那永昌侯世子夫人可真是不知廉耻至极了。
  “老爷议和都回来了,精忠侯只怕也不会在京城久留,兴许过不了几日就要回边关去的。”
  周氏这厢正聊着,外头却是有丫鬟进来传话,说针线房里送了她们正月十五进宫要穿的衣裳过来。
  顾明妧自从进了顾家,新衣裳就做个不断,原本过年的衣服已经够了,可因为要进宫去,周氏便又让针线房选了新鲜花样的绸缎料子,替她做了一套出来。
  虽说她并不为了争肃王妃而去,可别人家都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顾家的姑娘自然是不能逊色的。
  “这个料子是真的好看。”
  新衣服是银红色的料子,上头还照着一层薄纱一样,下面的裙子做得也是堆纱花样的,一层层的,将顾明妧的腰身显得特别的纤细。秦氏看着顾明妧穿着新衣服从房里出来,也忍不住啧啧称赞了起来。
  “你明儿早去早回,别在宫里耽搁时间太长,家里也预备了团圆饭的。”老太太看着顾明妧的样子连连点头,又道:“三丫头你可跟好了你母亲,千万别乱跑,宫里地方大,可比不得家里头。”
  顾明妧虽然乖乖的点头,但心里却老神在在的想:宫里地方再大,却也没有她不熟的地方了,哪个地方是她前世不曾去过的,走多了,其实也就那么丁点大而已。
  ……
  舒太妃捧着几卷佛经从无量殿回来。
  前一阵子搬过来的那位居士的禅院已经没人了。她在这里住了十几年,看着那些人来来去去,青灯古佛听似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但一个人真正的想要从这尘世中超脱出去,却又如此艰难。
  不过无论如何,她倒是为那人高兴的,虽然不认识她,却总觉得有些面善,好像是以前曾见过的。可她到底想不起来,她这些年住在这里,见过的人屈指可数,但若是十几年前见过的人,她一时又记不清楚。
  脚步还没到门口,倒是看见那个人又站在那里做门神了。
  李昇抬头看见舒太妃回来,冷峻的神色中便透出了几分笑意。前几日他忙着应酬,并没有天天过来,今日一早便骑马赶了过来。
  “你那军中同僚的喜事已经办妥了吗?”
  “都妥了。”李昇笑了笑,想起萧浩成终于得偿所愿,倒是很替他高兴。他们一伙熟识的兄弟都在边关,因此宴席也摆得不大,不过就办了几桌的酒席,请了兵部和五城兵马司的一些旧识,简简单单的喝了一杯喜酒而已。
  “人家办喜事,你高兴成这样。”舒太妃其实还是很喜欢看见李昇笑的,他以前就是性子太冷,不苟言笑,最近倒是变得温和了一些,大约也是年纪上来的缘故,并不像以前一样执拗。
  “我只是替他高兴,听说是他尚未从军时候就喜欢的姑娘,整整挂念了十几年,一直不曾娶亲,终于等到了那个人。”这样的姻缘实在让人羡慕,连李昇自己都感叹缘分妙不可言。
  舒太妃也想问问他的事情,可看他那样子,根本一点儿也没放在心上,她问了也是白问,还要问出一肚子气来,不如不问。
  “你什么时候回封地去?”她索性想让他走算了,眼不见为净。
  “喜酒吃过了,这就要走了,明日皇兄让我进宫过节,我再同他说一说让母亲跟我一起回封地的事情。”
  “你不要说,我不会跟你走的。”舒太妃在凳子上坐了下来,抬起头看着李昇道:“回到你的封地,守住你父皇留给你的兵马,看好大魏的边关重镇,这就是你的本分。”
  “母亲……我可以不要一兵一卒,只要你跟我回封地。”李昇正色道。
  “他就等着你这一句话!”
  舒太妃静静的看着李昇,叹息道:“这些兵马是你父皇留给你的,你自己不提出来,谁也拿不走,可倘若你自己提出来,那么你的那些镇守在各地的兄长叔父们,他们又要如何自处?他们也要把他们手上的兵马拱手相让吗?”
  李昇的封地就在凉州,地处边境,那五万雄兵,进可败鞑靼,退可守大魏河山,实在是不容小觑的一方兵力。但各地藩王,手上或多或少也有一些兵马,太祖留下的规矩,大敌当前,每一个大魏的皇族子孙,都要有靖难的能力,这些兵马便是他们的本钱。
  其实李昇如何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只是实在放心不下舒太妃。为人子女,若是连自己的母亲都护不住,那他有什么资格屹立在这人世之间!
  笼在袖中的拳头紧了又紧,骨节分明的手背上暴起青筋,李昇正要开口,舒太妃蓦然从椅子上站起来,转身背对着李昇,冷冷道:“你若是想用那五万兵马换我回封地,我即刻就死!”她的眼神中带着几分绝决,眉宇微蹙,一脸凛然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