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强科举日常 第74节

  周元义走遍大殿,也没见过这样的贡士,平时接触的人中也没有人这样笑过,他就微微回了个笑。
  再看方瑜写完的文章,首先就卷面和书法一项上,行云流水,银画铁钩,十分出彩。
  及至日暮交卷时,众位贡士依次退下出宫,继续等待考试结果。
  等到阅卷的吉时,十余名德高望重的饱学之士依次读卷,选出最优的十本,呈上御览。
  周元义在太子宝座上窝了二十多年,好不容易能痛快亲政、独掌乾坤了,他浑身的力气使都使不完,直接让人把所有贡士的试卷都按次序排上来,他要一一查看。
  当然了,他还是要先看前十的考卷。
  周元义满意地翻看着试卷,果然是盛世英才,都是上佳之选。
  他不出所料地在前几本试卷中看到了方瑜的大名,因为对这人还有不错的印象,就会再多认真看几眼此人写的文章。
  方瑜和冯晋出了宫门,再走了一段路,才坐上马车。
  到了马车上,他们长时间紧绷的精神才松快下来,浑身上下所有的累都一股脑地涌出来。
  方瑜想死鱼一下瘫在马车里,年过三十的冯晋更是如此。
  两人都是被小厮抬下来的。
  方瑜被伺候着沐浴洗漱,还享受了喂饭的待遇,他现在是一指头都动不了了。
  昏头昏脑睡上一夜加一上午,方瑜在吃过午饭后勉强爬起来在院子里散步。
  方瑜的心里很平静,是穿越过来后这么多年来最平静的一段时间。
  也可能是累的,累到没有什么情绪反馈了。
  考完了,终于考完了,他现在只想去郊外踏青,多晒晒太阳。
  冯晋在家躺了三天,然后又恢复了之前天天呼朋唤友的状态。
  殿试结束后,其实还有个朝考,是二甲和三甲的进士和同进士授官之前要进行的考试。
  考得好的留在京里当小官,剩下的就分配去地方。
  冯晋觉得他去地方的面儿大,就想活动一下,分个好点的地方,最好离家里近点。
  方瑜带着三个小厮,来到京郊外有名的天恩山,在半山坡阳光好的平地上赤脚走上几步,然后再吃点带来的餐点,心情大好。
  正在方瑜仰头吸收阳光,却在这时遇见了一位熟人。
  会员张之青一身青衫,朗声笑道:“还是方贤弟风雅闲适。”
  “张兄客气,是在下唐突了。”
  方瑜现在并不想遇到熟人,他现在不想进行任何社交活动。
  没错,考完殿试后,方瑜许久未见的社恐突然发作,他现在就不想多说话,就想懒洋洋地晒太阳。
  张之青却是个健谈的,拉着方瑜聊了一阵子,最后才话别。
  “呼。”方瑜赶紧坐回马车,在冯晋家的客院里闭门谢客、自娱自乐。
  与此同时,远在乐平县的方家人和冯家人日日上香祈福。
  冯婉出了月子,带着大女儿方安成一起去了山上的寺庙烧香拜佛捐钱。
  方老太太带着家里人也开始吃斋念佛,十分虔诚。
  入夜里,冯婉睡不下。她抚摸着夫君专门写给她的情诗,心中甜蜜又孤独。
  她去到夫君的书房,用夫君的笔墨抄写下诗句,捂在胸口,望着明月,只盼与夫君早日团圆,情如当初。
  京城风景好,夫君是个年轻俊秀的风流才子,又是功名在望,这样的条件怎会不招旁人觊觎。
  冯婉虽然相信夫君是正人君子,可她也免不了牵肠挂肚。
  唉,夫君若不成器,妻子一定会跟着受苦。可若是夫君出众,做妻子的又会有另一层隐忧。
  以方瑜现在的身家本事,往后宅多收几个内宠都是顺理成章的。
  冯婉也是被三从四德教养着长大的古代闺秀,她原本是能接受这些的,可这几年的恩爱日子过下来,她的心也窄了。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冯婉默默在心里念出这首诗,才体会到其中二三滋味。
  京城里的方瑜完全没有这种心思,他现在就是读书练字、作诗作画、锻炼身体。
  方瑜在等殿试结果的这二十来天,给他自己来了一场纯粹的精神净化之旅。
  等阳光灿烂的一天,传胪大典正式举行。
  天子临轩,新科进士听唱名。
  “第一甲第一名,张青之。”
  典礼官高声唱名,张青之出列,跪于御道左侧。
  “第二名,柳恩。”
  柳恩跪到状元的右侧后方。
  “第三名,方瑜。”
  方瑜稍微一愣,赶忙出列,按照典仪官所教,跪在榜眼稍后的位置上。
  他是探花!
  他居然升到了第三名!
  典礼还在继续,皇帝下达旨意,封一甲三人进士及第,状元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正七品翰林院修编。
  接下来二甲三甲依次唱名,可方瑜的耳朵却听不到那些了。他现在被巨大的喜悦包裹着,心中充满无限阳光,他真想高歌一整天。
  还有就是,他不用再经历一次朝考啦!
  他直接就能留在京城当官啦!
  哈哈哈!
  作者有话说:
  啦啦啦啦(▽)
  你们猜对啦,我们小鱼是新科探花郎啦!
  我对小鱼真好,嘻嘻嘻。
  第114章 龙门金榜
  大殿上, 二百多名进士依次唱名,持续了很长时间,长到第三个跪下的方瑜都从狂喜中找回了镇静。
  我们的新科探花郎神采奕奕, 哪怕是跪了许久, 膝盖都没疼, 腿也不麻。他的身体很明显还处于兴奋状态,各种增益buff加身。
  方瑜感受到全身的血液中仿佛混入了美酒,刚巧到达微醺的状态,头脑还十分清醒。
  他就调用这六分清明,又在心里默默过了几遍之后繁琐的礼仪流程。
  方瑜清楚地知道, 现在他可是受众人瞩目的探花了,一举一动都有人在暗中观察和估量, 他必须要做到无懈可击。
  待到唱名结束后, 状元张之青出列代表所有进士叩谢皇恩,众进士在其后跟着一起拜谢。
  进士们依次退出大殿,再进行下项活动, 俗称“跨马游街”。
  其实就是进士们按照规矩去长安左门外观看张贴金榜和回住所的路程。
  进士们每人都要骑一匹高头大马,前三名披红挂彩, 状元头戴金质银簪花, 其余进士头戴彩花。
  一甲三人由鼓乐仪仗簇拥从正阳门,二甲三甲分别从东华门和西华门出。
  等到了长安左门, 也就是所谓的“龙门”外,进士们按照规划的依次站好, 围观金榜。
  看过金榜后, 再由状元打头, 在京城最繁华的街上缓缓骑马。
  每到这时候, 京城里位置好的茶馆酒楼雅间都会被抢购一空。
  今年也是如此, 街道两旁人山人海,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文人士子,大家都很热衷于围观新科进士。
  大姑娘小媳妇更是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哪怕是幼稚蒙童也会被家人抱着举着,让自家孩子可以沾沾喜气和文气。
  方瑜此刻心潮澎湃,正所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他在这一刻才真正体会到科举出来的进士在古代会得到如何的礼遇和崇敬。
  众星捧月,不外如是。
  “看啊,那是状元郎,比三年前的那位年轻多了!”
  “哎,那是探花郎,好生年轻俊俏!脸好白,皮肤好好,看起来也就十七八吧!”
  人群的欢呼声填满了方瑜的耳朵,偶尔才能分辨出几句清晰的话语。
  他听到别人夸他脸白皮肤好,心中就很得意。
  嘻嘻,这全赖于他今生的努力。
  天天坚持锻炼护肤,还早睡早起,平时很少吃甜食,想吃辣的也没处去吃。
  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啊。
  方瑜面上端着儒雅的笑,实际上却又在走神,想些七七八八、古古怪怪的东西。
  等终于走完全程,回到冯家,方瑜和冯晋一点都不累,还神采奕奕,心情激荡。
  方瑜平生头一次有了不醉不归的念头,他和冯晋聚在书房里喝酒,也不用人服侍,就这么笑着吃菜喝酒,十分家常又快活。
  冯晋的排名下降了两位,但他不在乎,反正都是同进士,就算是考到一百五名也一样。
  两位新科进士很有节制,慢慢品酒,从黄昏喝到月上中天,待到两人都半醉时,才各回各屋睡觉。
  明天还要参加荣恩宴呢。
  荣恩宴是天子赐席,用来奖赏犒劳新科进士。前朝时也称琼林宴,不过本朝宴会并不在琼林苑举行,并不再叫此名。
  方瑜倒在床上,还在半梦半醒间想着明天荣恩宴上的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