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43节

  王安话音落地,暖阁内更是寂静的可怕。
  猝然间,朱由校轻抚佩剑的手一顿,划破了一道口子,内侍们都十分害怕,没有一个敢进去。
  起初那名宫娥深吸口气,银牙紧咬,奉枣茶来到朱由校面前,轻轻为他清洗着伤口。
  朱由校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甚至连眼睛都没眨一下。
  “唉——”良久,一声浓重的叹息传出了乾清宫的西暖阁。
  接下来,朱由校的声音仿佛换了个人,充满了疲倦。
  “你、好让朕失望。”
  “王安,你辜负了朕对你的情分啊——”
  王安心中在滴血,但在他心中认为的大是大非面前,他不会心软,更不会回头。
  宁负皇恩,也不违忠正之名,这是他人生的信条。
  王安嘴唇微颤,避过朱由校诛心般的目光,说道:
  “先帝在时,奴婢碌碌无为,皇爷在时,奴婢又屡屡获罪。今恳请皇爷开恩降旨,罢了奴婢吧…”
  “呵…”朱由校冷冷一笑,望着浑身颤抖,仔细为自己处理手指伤口的宫娥。
  下一刻,他的手轻抚到这宫娥漂亮的脸蛋上,引得她浑身更是一颤。
  只听朱由校沉声道:
  “你既又如此说,若不准你所请,倒是朕这个皇帝刻薄寡恩了?”
  闻言,王安垂头望地,眼中闪过某种情绪,张了张嘴唇,仍倔强的选择一声不吭。
  这时,魏忠贤心中早已笑开了花。
  本以为对付这王安会是千难万难,却没想到这家伙执意找死,故意和皇上作对,能有好下场吗。
  且见他笑眯眯的抬起头,劝道:“皇爷,王公公服侍先帝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还请皇爷从情处置。”
  朱由校转过头去,望了他一会儿,直看得魏忠贤心虚不已,胆虚低下头去。
  “魏忠贤?”朱由校唤了一声。
  “啊…皇爷?”魏忠贤心中毛骨悚然。
  “你这话,有理。”朱由校闭上眼睛,好像是做出了什么决定,长吁出口气。
  下一刻,朱由校的声音,冰冷的就像块石头。
  “朕今日便也做个君子,成人之美名。王安,这些时日,劳你费心教谕,不然,朕只怕还是个文盲皇帝。”
  听这话,王安顿觉大祸临头,惊恐万伏地抬起头。
  “皇爷!?”
  “下去吧。”朱由校靠躺在卧榻上,轻飘飘地说出了三个字。
  王安局促不安的站在原地,方才皇帝那句话,实在让他觉得后脊背发凉。
  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感觉?
  因为“文盲皇帝”这四个字,是东林党人私底下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啊!
  皇帝怎么会知道?
  想到这里,王安望向低眉顺眼的魏忠贤。
  魏忠贤仿佛察觉到他的目光,抬起头邪邪地复以一笑,然后做了个杀头的收拾,忙又低下头去。
  “先生,还不走么…”朱由校仍未抬起头,但声音中已透着彻骨的杀意,“还需要朕亲自送你出宫?”
  世人皆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王安这样的人,怕的不是皇帝震怒,他最害怕的,就是皇帝这样一副失望透顶的样子。
  无论怎样,王安还是跪拜而去。
  王安走了,魏忠贤心里如释重负,却又好像被拷上了千斤重的枷锁。
  他留在原地,久久未动,好像还没反应过来。
  多年的老对头,就这样被自己干掉了?
  紫禁城外,黄昏时的落日余晖顺着窗檐照射进来,沉闷了许久的朱由校才是静静说道:
  “自今日起,你掌了司礼监吧。”
  魏忠贤谢恩跪去,刚刚包好伤口的宫娥正欲随他退去,却听背后的皇帝毫无感情地说道:
  “今日你就留在西暖阁吧。”
  听见这话,约莫只有十五六岁的小宫娥顿下脚步,眼睛里不争气地淌下滚烫泪水。
  当晚,大太监王安去职,朱由校以“教朕识字,社稷大功”恩旨其回乡养老。
  同一天,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掌司礼监印,将王安多年在宫内中的党羽、眼线,全部一扫而空。
  百官闻之惊恐万分,皆言:
  魏阉权势倾颓一时,大明危在旦夕。
  ......
  自遣走王安,朱由校的脸上就没出现过笑容。
  不是真对王安有什么感情,是因为比起魏忠贤的变通,他的这份迂腐,实在是太让人失望。
  这天,朱由校趴在案上,奏疏堆了一封又一封,却一件也没有看过,闷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不多时,魏忠贤奉着另一堆奏疏自暖阁外而来,道:“皇爷,内阁在登莱巡抚的问题上有结果了。”
  “是谁?”
  “这回管保让您满意!”魏忠贤脸上堆着笑,拿出一份交了上来,“皇爷快看看吧。”
  “袁可立!?”朱由校望了一眼,却倏地站了起来,指着他道:“魏忠贤,你,你有功!”
  “奴婢谢过皇上。”看着朱由校高兴的样子,魏忠贤也是打心底里为他高兴。
  可如果皇爷这份对自己的依赖不是演出来的,那该多好。
  飞得有多高,摔的就会有多惨,这个道理魏忠贤自然明白。
  朱由校想让袁可立担任登莱巡抚的想法不是一天两天了,可朝廷上议来议去,从没个准确的章程。
  魏忠贤掌印司礼监后,东林党们失去了宫廷最得力的盟友,在对付魏忠贤上就如瞎了眼的老虎,明显没了劲头。
  王在晋和顾秉谦入阁后,一直都顶着阉党的名头,根本不敢发力。
  这次他们也联合起来,力主袁可立巡抚登莱,两名阁臣的意见,还是值得其余阁臣重视一下。
  无论愿不愿意,袁可立的名字都必须出现在名单上。
  实际上,袁可立巡抚登莱,最大的问题不在于让不让他去,在于设不设登莱巡抚一职。
  真要问起来,袁可立去做这个登莱巡抚没什么问题。
  可东林党就是不想让他去做,为什么?因为他们不是一路人!
  袁可立和后来的孙承宗比较相似,两人都是清流,但并不属于东林与齐楚浙任何一党。
  只是相比于孙承宗的亲东林而言,袁可立上为皇帝下只为百姓的做风,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同。
  这次朝廷议设登莱巡抚以前,袁可立就在家宅了很多年,朝里也没啥朋友。
  在此之前,袁可立在“亲民官”的位置上干了一阵子,亲自下过基层,懂得百姓最需要的是什么。
  这样的人上来担任封疆大吏,东林显然不会好受。
  显然魏忠贤并没有让朱由校失望,刚刚上位,就弄出这么一份大礼来。
  第五十八章:一颗人参
  魏忠贤掌印司礼监,权势大涨,文臣们都在私下窃语。
  因为比起三朝老臣的王安,魏忠贤这个名字对他们来说,实在是陌生又尖刻。
  自魏氏掌权后,内廷无数宦官、女官被逐,理由都很牵强,只因魏忠贤党同伐异而已。
  魏忠贤安插自己党羽入宫,朱由校置若罔闻,整日不是去南海子,就是在去南海子的路上。
  原本,朱由校身边的近侍都由王安通给外朝,其品行如何,文臣们知根知底。
  现在新上来的一批全是魏忠贤选拔出来的“谄媚”小人,在他们看来,皇帝正处于更深的蒙蔽之中。
  外朝文臣们不知皇帝近侍底细,心中也都蒙上一层不安的阴影。
  尽管如此,言官科道们隔三岔五,还是会奏上几分弹劾魏忠贤及其党羽的奏疏。
  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的朱由校即便不用刻意去躲,也能避开这些毫无作用的朝野党争。
  这天,朱由校正在内校场观看戚金演示勇卫营内操。
  左身,一名魏忠贤选来的小太监正为朱由校读奏疏,右身,戚金挥手示意,叫一名标兵挥舞军旗。
  且见军旗舞下,场中猛烈地迸发出一阵白烟。
  “皇上万岁,大明万岁!”
  在众兵士震天的喊声中,朱由校的思绪飘到了偏远的皮岛。
  ......
  海岸边,毛承禄摸着空空如也的肚皮,嘟囔说道:
  “弟兄们提着脑袋出去打猎,好不容易捕回一只獾、两只兔子,却要留着等他来。”
  “这王体乾是什么人?”
  “我不也不是两天没吃,你小子叽歪个什么劲儿?”毛文龙冷笑几声。
  这时,见仍没有船只的影子,一旁亲兵忍不住道:“将军,我两天没吃东西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