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见贾诩
受禅台前。
董卓在各方的配合下,终于伏诛。
他带来的士兵,也尽数的得到了控制,纷纷举兵投降。
一场声势浩大的诛贼行动,顺利落下帷幕。
谁也想不到,十八路诸侯没有办到的事情,却被一群汉朝旧臣办到了。
白子秋站在一旁,看着地上血流汩汩的董卓,眯了眯眼眸:“至此,天下局势将风云变幻,我的计划,也可以正式实施了。”
如今董卓已死,汉献帝至少可以成为明面上的天子,不再是一个傀儡。
各路诸侯,即使觊觎天子之位,却也不敢轻举刀兵。
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尽快平息董卓的叛党,获得足够自保的兵力。
不然——
各路诸侯必定会找准机会,以一种更隐秘的方式,来获得权力。
白子秋可不想看到,挟天子以令不臣的事情再度上演。
“不仅需要兵力,还得有粮草,这样才能得以重整天下。”白子秋细细思索。
一众大臣,看着地上已经伏诛的董卓,也是重重的松了口气。
很快。
董卓的头颅就被割下,挂在了城墙之上,以示天下。
百姓得知董卓已经伏诛,立马奔走相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许多人都用金器来购买酒喝,欢喜鼓舞。
董卓这一年来,做的事情,实在是罄竹难书,如今死了,可谓是大快人心。
此刻。
皇宫内。
王允等人处理好了董卓的遗体后,便纷纷在大殿之内面圣,商量接下来的行动。
汉献帝刘协坐在天子之位上,心中还有些恍惚。
他没想到,昔日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竟然真的成真。
董卓就这样伏诛了!
还是被他的义子,当世第一猛将给杀死。
为了防止事情泄露,很多事情,汉献帝都是不知晓的。
现在。
他才了解到事情的所有进展与参与的人员。
刘协不由看向白子秋,眼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要不是白子秋,恐怕他现在还是个朝不保夕,任人摆布的可怜天子而已。
刘协开口道:“众爱卿为我大汉江山除贼,实在功不可没,不过,如今董贼余党未定,等风波平息,朕自会论功行赏。”
一番话,说的不卑不亢,已然具备了一些天子威严。
王允微微躬身道:“后续的计划,吾等已经商量好,相信数月之内,便可平定。”
“好,那朕就等诸卿的好消息了。”刘协点了点头。
他知道,自己现在年纪还小,还没有威严号令群臣。
所以。
现在要做的事情,不是巩固政权,而是放权出去。
先稳固好大汉的江山再说。
至少现在王允等人,还是忠于汉室的。
总比让大汉江山,落入如董卓这般贼寇手里要好一些。
接下来。
众大臣开始商议,具体平定董卓余孽的细节。
毕竟——
除了李傕和郭汜外,还有樊稠和张济等,都是手握兵力的大将,不可小觑。
当然。
白子秋更倾向于,能不动手,就不动手。
这些兵力,都是可以为自己所用的。
吕布现在刚刚杀了旧主董卓,自然是得表现一番。
他开口道:“我和樊稠交好,陛下只需下一道诏令,表明不会追究他的任何责任,相信他会诚心诚意归降的。”
刘协不动声色的看了眼白子秋,见后者点头,便开口道:“好,准了。”
王允开口道:“陛下,不若直接下一道诏书,将所有手握兵力的董贼旧臣,尽数赦免,不仅赦免,只要他们能举兵投降,便官升一级,这样一来,不仅能暂时平了他们的反叛之心,还能显示出陛下仁德之心。”
刘协点了点头:“就照王司徒的意思办。”
不多时。
刘协就将诏书拟好,并盖上了印章。
不过。
传国玉玺,现在还在袁术的手中。
这印章,乃是重新制作的一个。
不多时。
王允就令几个能言善辩的大臣,纵马朝着李傕等大将的军营中而去。
吕布则是亲自带队,前往樊稠的军营。
由于此前白子秋等人,就已经商量好了,该如何处理董贼的旧部。
所以。
朝会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宣布散会。
当然。
王允也不忘处理了一批此前一直依附于董贼,并且手里没有兵权的大臣。
这就叫做恩威并施。
不然。
叛徒没有得到应有的下场,以后人人在面对这种局面时,恐怕都会纷纷倒戈。
根本就没有任何忠臣可言了。
当然。
这些人只是被抓起来了,并没有贸然对他们动手。
要是引起李傕等人的警惕,那就不好了。
等事情真正尘埃落定,再进行清算不迟。
群臣告退后。
刘协单独留下了白子秋一人谈话。
他对着白子秋深深的作揖,诚恳道:“此次董贼伏诛,昊然先生功不可没,待得事情平息下来,协一定拜昊然先生为丞相。”
白子秋回礼,开口道:“陛下不必如此,诛杀董贼,不过第一步,此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任重而道远。”
刘协点头:“昊然先生所言,朕自然知晓,只奈何朕年龄尚浅,威严不足,很多事情,只能依仗王司徒等朝堂大臣了。”
白子秋笑了笑:“陛下不必忧虑,如今诸侯纷争不止,陛下大可以趁此机会,养精蓄锐,放些权出去,也未尝不可。”
顿了顿。
他接着道:“不过,这最重要的兵权,还得交给信得过的人。”
刘协叹息一声道:“如今,朕信得过人中,也就只有先生以及王司徒等寥寥几人而已,吕布虽然倒戈董贼,不过此人反复不常,朕可不敢把这兵权轻易交给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