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单

  曹纯死后第二天,叶县下游的舞阳县,就遭到了高顺十几万大军的围攻。
  舞阳小县存粮倒不是很多,十万左右。之前围攻叶县的乐进部三万人,前一天刚刚撤下来经过此地,还补给了一波,剩下的就更少了。
  面对高顺忽然的虚张声势反攻,舞阳这种没什么防御工事的小城当然是直接弃了。城内曹军怕的是被各个击破,还不如全部撤到郾城。
  走的时候,能带走的尽量带走,带不走的放把火,等诸葛亮接手之后慢慢救。
  一切都跟关羽拿下襄城时很相似,唯一的区别是缺少一些肯弃暗投明的文官提前主动救火。
  曹军的收缩,愈发坚定了诸葛亮的信心,他向高顺建议:“如今曹军不知我军虚实多寡,而且此前一个多月相持下来,我军游刃有余,如今曹操恐怕觉得我军之前都是在故意示弱。
  所以,不管我们表现出有多少大军涌来,曹操多半会宁可信其有。甚至我们借机吹嘘说南阳运河其实已经修得差不多了,乱中都有人会信。
  将军不如诈称大军三十万,与翼德一并急袭郾城,要断曹操水路的后路,让曹操不得不被调动起来,从定陵后撤到郾城。”
  反正打几面张飞或者别的将领的旗号也不用什么成本,高顺就照着做了。
  果然一两天之内,曹军一夜数惊,曹操拼命把定陵的物资军需和部队都顺流再往下游的郾城集中,唯恐乐进这边有失。
  而诸葛亮还就真的按计划把他带的水陆两用大篷车从澧水北岸开上岸,走几十里陆路进了滍水,然后顺滍水去定陵。一路上同样是虚张声势,号称大军十余万,分路并进而来。
  偏偏曹操这时候也确认了曹纯的死讯,还听说关羽那一路也有好几万甚至十万大军,或许是从汝水源头的鲁阳而来的。
  曹操既心中大惊,又悲伤不已,正在多疑,不敢托大,只求最稳的打法。一番纠结后,他决定把定陵的物资尽量运空,如果有被围逼迫决战的风险,那就放弃,以主力全力收缩防守郾城。
  曹操正在酝酿,时间也到了十二月下旬,偏偏这时候又有一条紧急消息传来,逼得他不得不立刻做了这个决断,不再纠结。
  ……
  原来,早在近十天前,袁绍就已经死了(袁绍第二次被气中风彻底瘫痪后,又拖了一个多月死的,前文说过),只是曹操不知道情报,袁尚封锁了消息。
  但是,就在最近,情况又有变故,三天前的十二月十八,位于青州州治、齐郡临淄县的袁谭,忽然收到了一封以他父亲袁绍名义发来的密令,说是袁绍觉得自己快不行了,想见一见长子最后一面。
  袁谭得到家书命令后,直接傻眼了,他也知道父亲宠爱弟弟,而且父亲应该早就完全不能动弹了,想立遗嘱都没法立。这种时候来信,未必是父亲的意思。
  至于书信的用印和笔迹就更不用说了,袁绍都一年多没亲自提笔写字了,袁谭认识父亲的字体,当然知道这次也不是父亲亲笔。
  所以袁谭不能不怀疑,这是不是三弟想在父亲死前把他骗去邺城,然后假借父命夺去权力软禁起来。
  甚至更恶毒揣测一点,都未必是父亲重病,而是已经病亡、但袁尚秘不发丧想稍微打个时间差拖一拖。
  但有父命的大义名分,袁谭也不能不去,而且万一真是袁绍临终回心转意了,不去可就浪费了天赐良机。
  思来想去,袁谭既想接班又怕被害,就想到带兵去邺城探病/奔丧。
  但青州离邺城太远,如果一路走黄河北岸的话,他怕袁尚此前已经得了冀州牧的职权、在冀州势力庞大,半路上会阻挠。
  所以袁谭准备带兵走河南、从曹操的辖区通过,到了延津之后再北渡黄河、在黎阳登陆,直奔邺城。
  要实施这个计划,袁谭不得不先跟曹操通气,还希望曹操看在他父亲的份上,帮忙提供沿途军需和接应。
  毕竟袁谭要赶时间,如果带着军队还自己运粮的话就太慢了,既然是在己方和盟军辖区内行军,能吃曹操的就吃曹操的。
  于是乎,袁谭的请求,就在这种情况下送到了曹操手上。
  得到这一消息之后,曹操也顾不得犹豫那些一城一地的得失和计算粮草问题了。
  他当然是非常仗义地拿出了一个好叔叔该有的姿态,对袁谭的信使拍胸脯表示没问题,一切都有叔给你主持公道呢。
  本初兄跟咱可是亲如手足兄弟、至爱亲朋。大侄儿的事儿,就跟我亲儿子的事儿差不多。咱不但给袁谭探望父亲病情的部队提供粮草,还可以派一些部队配合袁谭。
  打发走了袁谭的人之后,曹操下令:“尽快把定陵剩下的粮草搬空,能运多少运多少去,从汝水转鸿沟到延津,支援袁谭!
  不管关羽高顺诸葛亮到底有多少人马、眼下何处是虚何处是实,主攻的究竟是定陵还是郾城,反正我军都全力收缩到郾城固守相持!
  定陵那边,留足撤运粮草的人手,还要把所有船只都留给他们,包括目前在郾城的船,也全部派去定陵。确保船只够一次性载走定陵全部人马。
  一旦定陵的陆路各方向有被关羽诸葛亮彻底合围的趋势,那就让剩下负责抢运粮草的守兵全部一次性上船,走水路突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