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对韩遂的最后一战

  六月初,袁绍与曹操达成分赃协议后仅仅七八天(瓜分条约是五月二十四签订的),两军停战的消息,终于传遍了周边诸侯。
  袁术与刘备、刘表几乎是同时得到的消息,最远的孙策,也就再过两三天就该知道了。
  协议内容是保密的,但停战这个事实是公开的。
  各方诸侯的反应不一,但都是比较惊讶,随后又觉得情理之中、迟早的事儿。
  只不过比预想的来得更快,让其他想坐山观虎斗的诸侯有点不爽。
  最不爽的就是袁术了,因为就在停战后的次日,曹操又散布出来一个消息:他不打算继续向西发展了,也不会再管不该管的闲事,而是高调正式宣布了往东进发、开拓海贸,甚至开拓三韩的计划。
  有些东西不用明着说,但曹操至少是拿出了真金白银重赏求贤,发掘航海人才与造船人才、精通海商的贸易商人,给他们各种最优惠的税收条件,给启动资金,各种扶持。
  这种扶持,其实从去年冬天农闲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当时还是没敢彻底、全面地投入,也没有宣传,只是有限偷偷地干,弄些花钱粮还不太多的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
  曹操也担心太早把过多资源往东进战略上押,会导致他面对袁绍入侵时的抵抗力量被分散削弱。现在袁绍停战协议打成,再无后顾之忧,才算是全力发力。
  就在这半年里,郭嘉给他物色到了一些徐州本地的、以及南边扬州来的航海、水军人才。其中有一个很特殊的人才,名叫陆逊,是被孙坚所杀的前庐江太守陆康的孙子。
  加上当时孙坚把长沙郡卖给了刘备、刘备也给了孙坚大笔钱粮让孙坚能摆脱袁术的断粮控制、放开手脚开拓地盘。所以陆家人算是跟孙家和刘备都有点仇,实在没办法只好投曹操了。
  当然后来陆家留在吴郡的族人也重金买通过死士,在丹阳战役的战场上刺杀了孙坚,双方的仇怨也算宣泄掉了大半,那些动手的吴郡陆氏族人也被孙策冤冤相报杀了很多。
  陆逊是在郭嘉张贴出“航海人才求贤榜”的情况下,主动找机会向郭嘉毛遂自荐的。之前他也尝试过接触其他曹操麾下谋士,但因为曹操当时没有航海富国的国策,看陆逊才十三岁小毛孩一个,根本不予理睬。
  郭嘉这次也是病笃乱投医了,北方实在找不到航海水军人才,陆逊自荐后郭嘉考核了他一下,发现这个少年人居然天赋异禀,航海治水军之才已经不下于北方的普通将领了。就给他一个基层官职破格练练手,给他一些刚刚造出来的、带稳定鳍的仿辽东沙船,让陆逊带着试试看为曹操经商探路,把广陵和河北的货物互通有无,顺便锻炼海船水手队伍。
  考虑到大海茫茫,郭嘉也不知道陆逊会带着商船队到哪里,所以为了安全起见,陆逊那个才八岁的小叔叔陆绩被扣为人质,陆家其他一些族人后裔也一样处理,都留在曹操的根据地鄄城读书。
  派出了陆逊帮他打理一部分海商船队后,曹操愈发觉得航海这事儿实在花钱太快,要靠利滚利扩大规模,着实发展得太慢,难以追上刘备和糜竺这些先行者、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而且一开始探索阶段,几乎个把月就海难损失一条船两条船的,连船带货带水手都葬身大海,风险太大了。
  这也不奇怪,毕竟历史上在西方世界,航海业就是最早催生公司制和股份制的东西,就是因为航海风险大利润也大,需要分摊风险。
  换做其他时代环境,华夏的诸侯君主是绝对不会把脑子动到航海开拓富国强兵的方面来的,因为诸侯都会厌恶损失。
  曹操这次是被逼得没办法了,袁绍刘备孙策刘表都还有开拓空间就他没有,皇帝在上又不能发动战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才逼得曹操往航海上死磕猛砸资源和执行力。
  前期损失已经承受,经验也积累到了,再不投入的话,船沉人亡换来的航海经验技术、锻炼出来的团队,就白费了。
  于是曹操赶鸭子上架地因为这个原因,走上了一条原本历史上的老路——他设置了发丘都尉、摸金司马,在195年秋天率先把芒砀山上梁孝王的陵偷偷挖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了盗墓找财宝补贴航海船队建设的不归路。
  同时,还宣布了禁止治下官民厚葬之风的教令,凡是民间有拿财物厚葬的,一经发现就抄没家产。
  而考虑到百姓选官原本主要靠举孝廉,很多人为了表现自己有多“孝”,为了当官,依然前仆后继地恨不得把一半家产给老爹陪葬来显示自己很孝,曹操不得不事急从权发布了“唯才是举令”,废除了兖州、徐州二州境内各郡选官的举孝廉制——注意,这并不是废除“察举制”,只是废除了察举这项制度中的“孝廉”这一个科目。
  毕竟曹操还没有资格直接变法到废除国家人才选拔制度的程度,那样的话肯定治下又会群情汹汹给皇帝号召其他诸侯制裁他的借口了。曹操依然坚持察举,但从举孝变成举贤举才,也算是打个擦边球。这个改革后来让曹操在士林中名声愈发臭不可闻,但好歹没激起兵变,他的地盘也稳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