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反向围城打援
在蓟县码头下船后,纷纷乱乱花了整整半天的时间卸货、装货、清点人马、交割兵源。
期间免不了还要应付州牧和各级上官的礼节性往来、正式论功行赏、走职场手续。
最忙的还不是他们,而是糜家的商船队——把足足九千人卸下之后,船队的几百名水手,还要把超过一千匹的乌桓马,以及其他要在北方采购的货物、返程的补给物资装船,这帮人能忙一通宵。
不过糜家的工钱也给得足,007都有人干。
直到当天深夜,刘备张飞等人才有空坐下来,跟李素关羽好好喝几坛。
而当他们坐下来的那一刻时,他们的官职身份,也都跟昨天不一样了——下午交差之后,刘虞把他们几乎所有人的官位,都迅速调整好了,李素都怀疑相关的任命书是提前准备好的。
只能说,在州治蓟县,一切办事效率就是高。领导稍微几句吩咐,立刻多部门联办,所有手续都只要跑一次。
刘备,文职秩六百石良乡县令不变,但刚另加了武职千石的涿郡都尉。
关羽,武职秩六百石左牙门督、就隶属于涿郡都尉,也就是刘备手下的“常务副职军司马”(汉朝武职比文职石数容易积攒,但同等石数文官的实际职权要大不少)
张飞,这几个月也跟刘备一起在一系列燕山防御战中积累了些小功劳,从秩三百石良乡县尉,提拔为比六百石的别部司马,同样隶属于涿郡都尉。也就是比关羽少了一个牙门督,所以俸禄上要多个“比”。
赵云,刚来涿郡时只是曲军侯,现在替补了张飞空出来的缺,三百石县尉。
周泰,来时也是曲军侯。
但李素有许诺给他县尉之职,加上他带了一千个九江同乡兵。刚才下午刘虞检阅之后,觉得如今多事之秋兵越多越好,周泰这些兵质量也勉强靠谱,就在涿郡另外挑了一个县尉空缺的方城县,给周泰实授了。
方城县尉在和平时期要听从方城县令管辖。但如今是战时,整个郡所有县的县尉都要听郡都尉的统一指挥,所以这并不影响刘备控制周泰。
相比之下,军功资历不比周泰低的典韦,却只能继续当曲军侯、李素私人给他三百石的俸禄稳住他。这也没办法,谁让他没有自己拉起来的部曲、没法享受“带资进组”的待遇呢。
但这也有好处,刘备知道情况后,就很客气地让典韦直接跟着李素混,算私人部曲。
谁给工资给谁卖命,这很合理。
最后,李素带回来的那俩文官苗子,鲁肃积功正式授予良乡县丞,秩三百石。
之前的龙套县丞齐靖另有调用。
刘晔则被刘虞亲自留在身边当了个功曹书佐,秩三百石,相当于是州牧身边的文书小吏。
只有李素自己没有额外升官,只是把他当初上路之前“表”的那个“幽州别驾”实授,算是实习期转正。
不过官职高低不能只看品秩石数,也要看职权是否机要。
考虑到别驾往往实际上担负着州牧的外交使节工作,所以也不错了。从此刘虞有什么连横合纵的谋略,多半都会让李素帮他出使。就相当于后来张松对于刘璋的重要程度差不多。
……
弟兄们酒过一巡,李素和关羽才有闲暇问起如今的军情。以及他们消息不通的这一个多月里,又发生了什么新的紧急情况。
刘备放下酒杯,率先解释:“那是20多天前的事儿了——当时,刘使君还在上任途中,而陶谦和伯圭师兄,也都要带着部曲,正式被朝廷调离幽州、前往凉州。
其实,朝廷的调令,原本是要他们五月初就必须交割启程的,陶谦也先走一步了。但伯圭兄那边带着几千受命去凉州换防的辽东属国乌桓突骑,一直拖拖拉拉,不愿意离开故土。
伯圭兄已经非常小心安抚了,几乎是任由那伙乌桓人的头目丘力居随意拖延行程,四月底就从辽东启程,结果走了一个月才到辽西郡和右北平交界。
没想到,刚进辽西长城不久,那丘力居还是突然率兵哗变了。幸好伯圭兄始终警觉,倒是没有受害,带着亲兵突围、就近冲进管子城死守,但也被围困城内动弹不得,算算日子已经被围了半个多月了,如今近况不知。
后来,才听说是有一个叫张举的叛臣从中挑唆、与丘力居勾结、提供辽西各处防务情报,让丘力居挑到了最薄弱的时机动手。
那张举原是前任泰山郡守——唉,当初咱揭发了张纯,现在又冒出一个张举,还都是太守一级的高官,如此深受国恩,居然都背叛朝廷!还引胡人入关!这张举似乎跟张纯也有联络,只是之前一直没暴露!”
刘备说到此处,颇为义愤填膺,加上酒稍微有点上头,重重拍案怒骂张家两汉奸。
关羽闻言,已然有些惊讶失色,而李素倒是有点心理准备。
张纯张举叛乱,到了这一刻,才终于演变成完全体了么!
李素是知道历史的,这场叛乱原本就该由这两位前任太守勾结外族发动。
只是,李素穿越之初,他和刘备身在中山、就在张纯手下,他们也就只能出首告发张纯。
在张纯被迫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提前起事之后,李素一度以为历史已经被改变,叛乱的规模至少比原本小了一大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