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磨镜不误募捐功

  其实,造玻璃造镜子这种俗套而暴利的来钱办法,李素前世看穿越小说早就看得眼睛起茧了。
  但作为一个文科生,他是真的不会烧玻璃,所以一直也没往这方向用心。
  直到此刻,看到糜家人招待贵客起居用的银镜,他才豁然开眼:原来古代银镜的清晰度也是很有前途的,没玻璃照样能用。
  李素心中好奇,忍不住便问婢女:“你叫什么名字?知道这银镜值多少钱么?”
  女婢微微讶异,连忙殷勤表现:“奴婢没有姓名,夫人小姐都喊我草儿。这镜通体纯银,要二三十贯铜钱吧。”
  李素听了,暗忖:还真是有够卑贱的昵称,连花儿这么俗气的都不配有,只能做草儿。
  汉朝并不流通白银,但白银存量还是有一些的,主要用于做首饰器皿。
  李素手上这块银镜重约半斤,银料本身的价值大约在五六贯,做成银镜却要二十几贯,相当于材料钱的四倍,这加工费绝对是畸高了。
  李素觉得不解:“莫非这些云纹鸟兽的雕饰錾嵌,极为精致难做?”
  草儿指着镜面说:“雕工不难,主要是镜面打磨不易。而且银镜哪怕藏在最细致的丝囊中,不过一两个月也就发黑了,要重新打磨。
  每磨一次都会变薄,最多用一年也就磨没了——奴婢听说这东海郡内,只有寥寥几家达官贵人,敢跟咱糜家一样用银镜,其余富户都只用不易锈的铜镜。”
  听到这些,李素这才恍然大悟——自己被穿越小白文骗了这么多年!
  玻璃对镜子的贡献,其实绝大部分来源于抗氧化,而不是清晰度。玻璃挡在银子外面,隔绝了空气,让银子不会氧化发黑。
  而镜子是否成像清晰,跟玻璃有屁的关系?清晰度只跟打磨工艺、磨损颗粒度粗细有关。
  只能说一帮文科生写穿越小说,一个个都言之凿凿“拿出玻璃镜子,立刻霸气侧漏、虎躯一震、惊得古人纳头便拜”,结果骗了李素这么多年。
  如此说来,问题就被拆分为二了,玻璃解决的是耐久度,研磨决定的是清晰度。
  哪怕李素依然造不出玻璃,他依然可以改良出足够清晰的银镜。
  趁着糜竺还没回来,不如暗中琢磨琢磨,过几天也好多一条谈合作时的交易筹码。
  ……
  婢女离开之后,李素就在心中静静盘算:磨镜子要怎么样才能更清晰呢?
  他一开始没什么头绪,但很快灵光一闪,想起前世自己磨刮花眼镜片的经历——他前世是个学霸,近视高达1200度,连隐形眼镜都没法用,只能戴框架眼镜。
  超高度数的超薄镜片是非常贵的,以至于他大学时代,每次眼镜片被刮花就非常心疼。形势所逼,他就非常专注地在百度上搜了“眼镜片刮花怎么办”。
  度娘就告诉他:可以用牙膏加清水涂在镜片上,然后用眼镜布用力擦拭。他试了一下,发现居然真的把镜片划痕修好了。
  因为事关切身利益,他刨根问底研究过原理,后来才知道,原来牙膏本身就是一种碳酸钙粉末型的研磨剂。
  研磨剂越细腻,磨的镜子就越光滑。
  汉朝人用的还是细磨刀石,或者石灰石粉碎出来的研磨剂。估计最多也就四五百目的研磨精度。
  李素也不用开太大的挂,他只要能造出“牙膏”级别的研磨剂,清晰度就可以妥妥超过现有产品四五倍。
  说干就干,他立刻带上亲兵,出门采购材料,做些准备。
  因为不是要做真的牙膏,所以香精、清洁剂这些都可以省了。关键只要弄到三种核心材料:尽可能细腻的碳酸钙研磨剂,以及润滑剂、粘合剂。
  要弄到细腻碳酸钙,李素肯定不可能跟汉朝人一样拿石灰石去磨碎,比粉碎手艺他怎么比得上这个时代的匠人呢。
  但他灵机一动,想到了前世初中化学课本上最有名的那个实验:往石灰水里吹二氧化碳,就可以形成碳酸钙的絮状沉淀。
  这种沉淀实验自然结晶析出的产物,绝对是比任何研磨粉碎产物都要更细好多倍的。
  而且也是天赐其便——这次最核心的一款实验用原材料,生石灰,并不用现买。因为前几天路过彭城的时候,关羽为了腌人头买了很多生石灰,还有几包没用完放在行李里呢。
  到时候把生石灰往清水里一倒,过滤掉杂质,就得到了反应用的纯净石灰水,吹气就得到絮状碳酸钙了。
  所以李素的保密工作可谓是天衣无缝,就算将来有人注意到他拿出高端银镜之前,出门进过货,也查不到生石灰这一款最核心的材料。
  ……
  解决了最核心的研磨剂后,下一步就是润滑剂。
  这个时代没有凡士林,但古人保养刀剑的磨刀油、植酸油也能凑合用。
  正是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李素又有了一个发现——汉末的铁匠居然还没有用“磨刀油”的概念。
  换言之,如今的铁甲和铁质兵器,并没有涂抹油脂防锈的处理,都是指望跟青铜兵器时代一样,表面形成氧化物或者硫化物保护层后,内层不再被腐蚀。(铁匠锻造淬火的时候倒是会用到一定的油脂,但出厂后磨刀和保养的环节就没人用了。)
  怪不得如今的铁甲绝大多数都是“玄甲”,因为黑黢黢的锈迹和致密氧化层可以保护住里面的铁。而光亮的铠甲更多是作为仪仗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