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第一百零五节 争功(7)

  李慢侯生气,不是因为海州不好。
  小朝廷扔给了他一个海州、淮阳军镇抚使的职务,海州是好地方,这时代也是好地方,甚至有照顾李慢侯的嫌疑。因为海州并不在金军南下的必经之路上,即便金军从山东南下,也只是从海州治下的沐阳县掠过,都没去进攻海州州城,位于海边的朐山县,这里背山面海,金军进攻不容易,而且没有什么意义。
  之前李彦先在海州,不断出兵南下进攻金军,金军都没进攻海州,可见这里非常安全。而且海州还有盐场,后世这里是著名的淮北盐场中心,由于黄河南流,淮南盐场势必逐渐淤塞荒废,淮北盐场开始成为淮盐主产地,这里经济价值极高。
  给了这么一个安全,富庶的好地方,李慢侯还要生气,因为这实在不是他想要的。
  觉得这就是皇帝给他使绊子,他好容易将扬州给打造出来,让他留在扬州,等到今年金兵再次南下,李慢侯可就不仅仅是坚守,让他可以动用扬州的力量,他有信心今年跟金军硬碰硬,可是却将他一脚踢到海边,让他重新来过。不提放弃的扬州可不可惜,李慢侯认为浪费的时间实在太可惜了。而且他一走,他自己都没信心,换个人是否能像他那样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李慢侯当然不会自负到认为只有他有这种本事,但问题是,肯定有人不具备这种本事,而且有可能被放到扬州。比如那个郭仲威,这种人还是真扬镇抚使,李慢侯很难想象,下一次金兵南下,郭仲威会死守扬州!
  到时候难道要李慢侯从海州南下救援吗?李慢侯可没有自负到认为他有这种本事,扬州能够成功守住,跟他未雨绸缪做了很多准备有关,跟扬州几十万人的辛苦努力有关,没有了扬州的物质资源,让他在海州南下救援,李慢侯自认他不会比李彦先做的更好。
  楚州被围期间,李彦先是救援楚州最积极的一个,从私人关系出发,他跟赵立互相欣赏,李彦先原来是韩世忠帐下后队管队官,韩世忠被金军打爆之后,抛弃了军队,逃到了海上,李彦先收拢散兵,撤退到了偏僻的海州。
  赵立是徐州守将,徐州守了二十多天,城破后知州王复战死,赵立突围中被打晕,下雨将他浇醒,他抹黑扒出了王复的尸体,背到城外安葬。然后一直在徐州地区收集溃兵,并且不断骚扰金兵,金兵撤走之后,他顺势收复了徐州,还劫掠了金军后队的一批物资。
  李彦先镇守海州期间,山东流寇不断南下,他不断绞杀,赵立镇守徐州期间,对流寇同样不手软,他们都是带着地方的乡兵,绞杀流寇主要是为了保境安民。因此两人在精神意识上高度相似,在价值观上,他们都是兵,不是贼。跟李成、孔彦舟这种亦兵亦贼的巨寇不同,他们的精神世界要干净很多。因此惺惺相惜,刺臂为字,结为兄弟。一起进行过很多次以剿匪为目的的联合行动。
  赵立被杜充调到楚州支援之前,楚州就已经被包围,赵立是突进城去的,进去的时候,被弓箭射穿面颊,用手指挥。
  朝廷派军队救援楚州,张俊、刘光世的部队不是调不动,就是拖延不肯出发,刘光世还因此被文官弹劾,罢免了一切官职,只以头衔太尉称呼,他的部曲私兵都冠上了太尉兵的名头。让岳飞去救援,岳飞则从泰州逃到江南,驻扎江阴。
  唯有李彦先拼死救援楚州,他跟守陕州的那个李彦仙不仅名字像,精神也像。金兵在梁山泊打造了大批战船,朝廷说那是为了从海路打杭州,让赵构可以将海船扣押在明州,以防御的名义给自己留着逃跑。可这批船刚到淮河,就被李彦先给夺了,用这两百艘战船,李彦先组建水军,多次进攻金军,甚至一度攻破孙村浦金军水寨。
  可惜李彦先的行动,始终不能解救楚州。但金军也一直没把他当回事,不想浪费兵力去海州追他。直到挞懒兵败扬州,北上逃跑的时候,对于这些外围骚扰的军队,展开了非常暴力的打击。很是奇怪,金军逃亡前,反而会发出一股择人而噬的气势,如同山中的猛兽。也许只是为了震慑敌人,也许是从野兽身上学到的,就好像蒙古人从狼身上学战术一样。女真人这种山林中的民族,也学会了殊死一搏这种战术。
  这时候李彦先成了金军的目标,被主力回撤的金军盯住,将李彦先的舰队困在淮河,李彦先部队被击败,李彦先战死。
  战士战死沙场并不是不能接受的命运,让人惋惜的是他的家人全家死光。都怪该死的西军传统,打仗竟然都要带家属。就像韩世忠带着梁红玉一样,不仅仅是因为梁红玉会武艺,就是一种传统。西军跟西夏人的战争,动辄积年累月困守孤城,带着家人在城中,也是一种安慰。另外,也可能是西军跟老对手西夏人学到的风气。西夏人也这德行,男人几乎全部当兵,女人则守城,全民参战。
  李彦先带着家人在船上作战,战败后家人一个都没跑掉。
  因为李彦先这个海州、淮阳军镇抚使战死,所以朝廷论功补缺,让李慢侯去顶替他。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