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 待价而沽
蓝礼和德雷克离开了酒店房间——这是哈维的房间,帕克城最好的酒店。
相对而言,囊中羞涩的蓝礼和德雷克则居住在盐湖城,因为帕克城的酒店在圣丹斯电影节期间着实太过昂贵了,而距离这里仅仅只有三十分钟车程的盐湖城反而更加经济实惠。
站在酒店房间之外,德雷克突然就觉得一阵后怕,双脚有些腿软,差一点就直接跌坐在地上,那狼狈的模样让蓝礼着实忍俊不禁,“你要不要坐下来休息一下?”
德雷克连连摆手,刚才已经坐了二十五分钟,屁股开始隐隐作痛,他现在需要的,不是坐下休息,而是确认一下试试,“我们真的拒绝了韦恩斯坦?”
蓝礼点头。
“我们真的拒绝了四百五十万?”
蓝礼再点头。
德雷克觉得自己的血糖有点低,一阵头晕目眩,连忙伸手扶着墙壁,这才避免了摔倒的危险,“那……那我们要多少才比较合适?”
“我不知道,八百万?”蓝礼耸了耸肩,然后就看到德雷克倒吸一口凉气,差点就要换不过气来,惹得蓝礼直接就笑出了声,“如果你后悔的话,我们现在还是可以重新回去的,我相信哈维十分乐意重新我们谈判,签署合约。”
德雷克大口大口呼吸了一下,好不容易才喘过气来,“呃,我需要消化一下。今天的信息量有点大。”
一部电影发行版权到底是怎么计算的?买断的价格应该如何计算?分成的比例又是怎么来的?
这是一个十分繁琐的计算过程,即使是真正的行业内部人员,一时半会也解释不清楚。简化之后,可以简单粗暴地做一个数值比的比喻。
一般来说,电影的收入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票房收入和周边收入。后者包括了录像带租赁、电视台播放、网络点播、周边产品、主题公园、海外版权等繁多的名目,前者就是人们所熟悉的电影票房了。
周边收入是大型电影公司的专门产物,想要单纯通过电影票房实现盈利,这是不切实际的,对于迪士尼、华纳兄弟这样的公司,其实周边收入才是大头。
但电影票房对于其他人来说却是收入的主要来源。一部电影收获票房之后,将会由院线、发行和制片三方瓜分。
任何一部在电影院上映的作品,院线方会制定两种方式来实现盈利,一种是议定保底价,比如说这部作品在若干银幕上映四周,制片和发行支付给院线十万美元,这是固定的,制片方和发行方多赚多得、少挣就赔了。不过,现在北美基本都是采取第二种方式,分成。
分成是一个十分繁琐的计算过程,经过缜密的计算之后,整体可以总结为,院线放拿走电影票房的百分之四十,剩下的百分之六十则由发行方和制片方瓜分。
一般情况下,发行方的分红比例在百分之十五到二十之间浮动,而制片方则拿剩下的百分之四十到四十五。
其中,制片方的分红还需要分成两个部分,一份给制片公司自己,一份则由导演、演员、编剧、制片人等剧组成员瓜分。正常情况下,制片方留下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其余则由剧组获得。
比如说,“爱疯了”上映之后,拿到了一千万的北美票房,那么院线将会拿走四百万,发行方拿走一百五十万,制片方拿走两百五十万,剧组则瓜分剩下的两百万。
如果是大型电影公司,兼具发行和制片,比如说华纳兄弟,那么他们就将拿走四百万;如果是独立电影公司,制片和剧组成员就是同一套班底,比如说“爱疯了”,那么他们就将把四百五十万都拿走。
当然,这些百分比都只能说是大致水准,具体百分比还是会根据每个作品的不同情况而发生变化。
特别是剧组成员的部分,采用汤姆-克鲁斯这样的大牌,分红比例自然就会更高,如果再加上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这样的大导演,那么仅仅是剧组部分的分红就可能高达百分之四十,乃至百分之五十,如此一来,其他三方的收入自然必须相对应得做出调整。
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制片方几乎是不赚钱的,因为他们的分红还需要扣除宣传费用、制作成本等等,不仅不赚钱,甚至还要贴钱。
所以在行业内部,人们会简单地说,一部电影想要依靠票房为制片方赚钱,那么票房必须达到制作成本的三倍或者四倍,这才是可能的。相对而言,对于制片方来说,周边收入才是回收成本的最快捷径。
对于“爱疯了”剧组来说,他们是制片方,也就是说,按照行业规则来说,他们可以瓜分票房的百分之四十到四十五。虽然说,在实际情况之中,他们这样的独立剧组,票房瓜分比例可能达不到如此高,一般来说是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四十五之间剧烈浮动,详细的数字还是要看谈判交涉的过程。
那么,可以简单地取一个模糊中间值,百分之三十,然后算一笔这样的帐,如果说“爱疯了”的北美票房是一千万,那么剧组可以就分到三百万美元。
哈维先开出了一百五十万的买断价,随后又提高到了四百五十万,一口气增加了三百万,其实也就相当于“爱疯了”票房达到一千万时,剧组原本就应该拿到的分红。换而言之,这就是换汤不换药。哈维仅仅只是把“爱疯了”剧组应该得到的部分,吐了出来,却做出了一副心痛割肉的表情,演技着实满分。
更重要的是,哈维采用的是买断价,也就是说,如果“爱疯了”的北美票房高于一千万,剧组也是拿不到任何收入的,那属于他们的“百分之三十”都将全部落入哈维的口袋里。
但如果“爱疯了”的北美票房低于一千万呢?
哈维也不会吃亏,因为他仅仅只支出了“四百五十万美元”而已,取而代之的是,他可以收获“爱疯了”百分之六十的票房分红,也就是说,只要“爱疯了”的北美票房高于七百五十万,他就不亏本了,即使达不到这个数字,他的亏本数额也不多。
可以说,这几乎就是一笔不会失败的交易。
哈维果然是老奸巨猾,从头到尾都把优势牢牢地掌握在手中,即使面对蓝礼的突然发难,也依旧没有丢掉控制权,这才是真正的“教父”风采。
不过,蓝礼对于这些内幕细节都是不了解,他做出判断的原则很简单。
安迪说出了两组数字,一个是买断价,七百万;一个是分成价,四百万加上分成百分比。那么这两组数字是如何的出来的呢?
假设“爱疯了”的北美票房只有一千万,那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分成百分比应该是百分之三十,这样的话,票房分成是三百万,再加上分成的版权价四百万,也就是七百万——刚好等于买断的一口价。
刚才哈维一脸杀伐果决的表情提出了四百五十万的买断价,但蓝礼却知道,既然哈维愿意提出这个价格,就说明安迪的判断是准确的,“爱疯了”的分成发行权价格的确是在四百万左右徘徊,那么如果哈维想要买断的话,七百万就是最合适的价格。
当然,这一切讨论的前提是,“爱疯了”的北美票房是一千万,至于能否达到如此标准,这就不是蓝礼能够解答的问题了。所有都只是假设的猜测而已。也许更高,也许更低,一切皆有可能。安迪在估算,哈维也在估算,其他发行公司自然也在估算。
更何况,蓝礼坚信着,像哈维这样的老狐狸,不可能一口气就报出顶级价格,不给自己留半点余地。哈维是商人,不是艺术家,更不是慈善家,就是赤果果的商人,利益至上的商人,在任何时候,他都会给自己留下后路。
所以,即使蓝礼对数字的判断没有那么准确,他也绝对不会轻易上当。
至于刚才说给德雷克听的八百万,不过是一个玩笑话罢了。
“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德雷克总算是缓过气来了,抬起头看向了蓝礼,表情里的心有余悸让人不由莞尔。
“等待?”蓝礼耸了耸肩,给出了一个最为简单,却又最为真实的答案,德雷克愣了愣,随即就笑了起来。
对于“爱疯了”来说,他们现在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等待。因为,他们是卖方市场,等待着买方上门求购,目前来说,已经有派拉蒙优势和韦恩斯坦影业两家说得出名号的公司上门,接下来,伴随着电影的口碑进一步发酵,势必还会有更多竞争者加入其中。
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待价而沽。
今年的圣丹斯似乎缺少了一点爆发力,没有能够重现过去三年的井喷式爆发。目前备受瞩目的“另一个地球”和“双面玛莎”都没有能够引爆口碑,唯一一部能够和“爱疯了”相媲美的是“寻求庇护”。
这部由杰西卡-查斯坦和迈克尔-珊农主演、杰夫-尼科尔斯执导的电影,官方场刊赢得了九十分的高分,超过了“爱疯了”,暂时高居场刊的评分第一。不过,“寻求庇护”在观众之中没有能够引爆连锁反应,整体声势还是微微逊色一些。
果然,蓝礼和德雷克离开酒店之后,还不到一个小时,联系电话就再次找上门来。看来,韦恩斯坦影业的出手已经走漏了风声,其他大佬们也纷纷开始动作起来。这一次,找上门的赫然是焦点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