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三章

  胤礽小的时候, 曾经也是一个将爱你挂在嘴边的小破孩,长大以后他知道了矜持, 爱面子了。
  胤礽郑重其事道:“像这种将“爱”字挂在嘴边, 写在信上的行为太幼稚了,大人们都懂得语言的艺术。”
  想不出肉麻词句的时候,应该偷偷翻看“马屁精”们的上奏, 做做“小抄”也是可以的, 反正汗阿玛不在家,没人可以逮住他“抄作业”。
  “马屁精们”的奏折平日里都被内阁归类起来放在最末, 胤礽破天荒得翻阅这一类奏折, 一本一本细细看下去, 朝臣们纷纷猜测这一举动的用意。
  薩海猜测道:“也许殿下是在学怎么对皇上歌功颂德?”
  沙澄摇头:“我对殿下了解颇深, 他不像是会钻研这些的性子, 太子更加主动实务。”
  这也是沙澄即使被坑多次, 心中仍然对这位储君欣赏有佳的原因。
  要不是真正领教过太子的想法与能力,沙澄或许会与其他朝臣一样,将太子当做年幼的孩子来看待。
  “太子殿下他有自己的想法, ”沙澄抚摸胡须, 深思道:“就像让人写文章赞美朝廷官民抗雪灾来凝聚民心一样, 他的每一个举动背后都有深意。”
  沙澄已经做好了迎接太子殿下下一步大动作的准备, 再惨, 也惨不过连日在岗, 公务缠身数月吧?
  皇上不在京城, 太子至少还收敛了一些呢!
  沙澄再忙,至少也还有得休息,不用在外头“风餐露宿”, 对比索额图与纳兰明珠那对一起受难的宿敌, 康熙对待沙澄这类省心的老臣还算温和。
  胤礽可不知道沙大人已经被他的举动搞得“草木皆兵”了,他在研读了数封臣子写给汗阿玛的赞美奏折后,虽大开了眼界,却仍然觉得不够对味。
  “君臣之间与父子之间那是不一样的,汗阿玛来信那么肉麻,显然是要与孤联络感情,孤要是回复他正经一些的话,他会伤心失落的。”
  【所以……大朋友准备写一些不正经的话?】
  胤礽开始到处搜集好词好句,如果能够有一本“小抄”借给他参考一下就更好了,绞尽脑汁半天,只想出了直白的话,一点都没有成年人的感觉,反而像是小孩子在撒娇。
  胤礽将自己写的草稿给团巴团巴丢到了一边,问小美:有没有参考书籍?
  【从海外运来的书籍之中,有好几卷羊皮纸,是在西方特别流行的话本。】
  “话本?”话本还能教胤礽怎么写肉麻信吗?
  小美从来不会推荐胤礽没用的东西,他想了想,派人将放置了从福建运来的海外书籍箱子搬来,自己在箱子里掏来掏去,最终掏到了用皮做成的封面书籍,那书的页面还真是羊皮制的。
  西方人喜欢用细小的笔来写,听说他们还用羽毛沾了墨水写字,也因此他们的字迹细细小小,一面羊皮纸之中有好多篇幅的字呢!
  胤礽带着好奇心,靠自己的英语能力只能看个一知半解,于是又靠着系统翻译,磕磕盼盼地对照着看完了第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做麦克白的将军野心勃勃,谋朝篡位后做暴君,以血腥统治臣民,为了维护统治杀死了很多人,最后被起义军干掉的故事。
  文字是一种玄妙的东西,它由英文转化为汉文以后,也一样充满了异域的风味,意境特别美妙。
  “作者的名字叫做威……威廉·莎士比亚?”
  胤礽饶有兴致地看起了新的故事。
  “这位作者也好厉害,他写了那么多故事,都是说老百姓又穷又苦,这还不会被列为禁/书吗?”
  在大清,这种写谋朝篡位,描绘百姓生活水深火热的书籍是不允许写的。
  【这位作者已经去世了哦,不过他的著作在当时的国家中后续影响很大,流通范围非常广,国王阻止不了这些著作的传播。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新的国王忙于整顿混乱的国内,也没空管七十年前的人写的书。在英格兰,看这些书的贵族,就像大清的人看戏本一样常见。】
  胤礽恍然大悟,他好像有了新的灵感,终于想到该怎么给汗阿玛写信了!
  胤礽:汗阿玛,儿臣很思念您,但儿臣相信您马上就能回来,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
  看了莎士比亚写的故事,胤礽对于优美文字的理解似乎又出现了新的偏差。
  之前已经够腻歪的信件,在“深入学习钻研”以后,结合了大清官员拍马屁的精髓与莎士比亚抒情动人的调调,胤礽愣是写出了一种新的风格“保成风”。
  古怪是古怪,肉麻也是比之前更加变本加厉,也亏得这信只有帝王能看,没有别人知晓。
  胤礽看过莎士比亚的故事后,感觉这种抒情的描写方式倒是很有诗歌的调调,派人将这本用羊皮所写的文集送给了纳兰性德。
  实在是这本文集之中,有许多故事都是讲述“爱情”的,胤礽对“爱情”一知半解,实在没有什么共鸣。让他来看爱情书,那就是对牛弹琴,心情毫无波动,并且边看边还要好奇宝宝似得问个不停。
  要说大清赫赫有名的“情圣”是谁,当然是纳兰性德了!
  就那句名满京城的“一生一世一双人”,不知道吸引了多少儿女肝肠寸断。
  不久,纳兰性德拿到了胤礽派人送来的莎士比亚文集,翻开一看,满篇都是看不懂的英文,一头雾水。
  “太子殿下说,这本书籍讲述的故事非常动人,殿下说,大人现在在文部做事,礼部有精通翻译的人,日后文部,是不是也需要培养一些懂得翻译的人呢?”
  意思是,要他看看这本书,还要他自己去找人翻译?
  也亏纳兰性德脾气好,谢过了侍卫送来的文集。
  如同沙澄了解胤礽一样,纳兰性德也同样了解他,心知太子不会做无用之事,他抱着好奇心,带上文集,先去拜访了曾在礼部主客清吏司做过事的友人。
  “这个故事,讲的是商人的故事,故事名字可以翻译为《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的故事动人,环环相扣中触动人心的除了故事之中美好善良与狡诈阴险的戏剧冲突,更有频频出现的金句。
  “这句话翻译过来后,意思应当是‘世间的任何事物,追求时候的兴致总要比享用时候的兴致浓烈。’”
  友人磕磕碰碰的翻译令纳兰性德心焦,一直劳烦友人,甚至让他来为自己翻译书籍,这不是纳兰性德的作风。
  “看来,殿下是料准了我会对这些感兴趣,”纳兰性德无奈道:“殿下想要文部也能够有会翻译外藩语的人,直接上奏皇上便是,何必来找我呢?”
  无形的小皮鞭抽在纳兰性德的背后,故事看一半,心里就跟有猫儿的爪子在挠似的。
  无奈之下,只能上书,请告文部培养懂得翻译外藩语,用以翻译藩外书籍的人才。
  在公务繁忙的文部,有一个大家都默认的“规矩”。
  谁上书招来麻烦增加工作,那么这事就由那个人来解决。
  《鲁克丽丝受辱记》中写道“望见了海岸才溺死,是死得双倍凄惨;眼前有食物却挨饿,会饿得十倍焦烦。(1)”
  这句话完美地展现了纳兰性德如今的心情,文人被好的文章词句引起共鸣,想要拜读全文,却苦于不懂英格兰语,最终不得不在诱惑之下,主动去学习起了外藩语言。
  胤礽一点都没有自己又一次坑到小毛驴的自觉,他送纳兰性德书籍的心意非常简单:孤与容若关系好,容若会喜欢这些的。
  于是就毫无心理负担地送了呗!
  他也没空去帮着翻译这本书,但是他好心告诉纳兰性德“不如在文部也培养一些懂得外藩语言的人才”。
  他与容若之间,是多么纯粹的友情啊!他又怎么会将友人当做小毛驴来赶呢?
  胤礽转头就将这个小插曲给忘在了脑后,开始着手正经事务来了。
  他给康熙写了一份上奏,与那封肉麻信一起寄送除去。
  奏折中写道:大清采购了洋枪与洋炮,经过火器营的尝试,兵部尚书李之芳上奏中提到“这枪与炮比大清枪炮的威力更大,射程更远。”儿臣想,大清的军队要强大,可不止是兵将们强大,还需要有强大的兵器,现在已经是用枪与炮的时代了,刀与剑会逐渐随着枪与炮的改进而没落,研究枪与炮,并且制造出大清自己的先进枪炮非常重要,儿臣启奏,恳请汗阿玛准许研究所与火器营合作,共同研究、制造枪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