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胤礽批阅奏折的速度比康熙慢许多, 每一份奏章他都认认真真地从头看到尾,包括那些花团锦簇, 赞颂帝王又没有实际性意义的文字。
  比如礼部有一位官员就喜欢用比较浮夸的语言来赞美汗阿玛, 先夸汗阿玛英明神武,再夸奖汗阿玛体恤下属,最终引出自己年迈身体不适, 想要提前祈休的愿望。
  胤礽就没见过有人能够将文字玩出那么多花样来, 原来夸奖英明神武的句子还有那么多替代,让人读起来觉得还挺新鲜。
  他用朱笔将精彩的夸人句式划出来, 表达对这些新鲜词的喜爱。批复:卿字甚美, 夸赞亦美, 悦耳动听, 心情舒畅, 再来些!
  【其实前面写的都是废话, 最后一句才是重点吧!】
  小美蹲在胤礽身后,伸长了脖子偷看奏折,光明正大在胤礽耳边吐槽。
  胤礽:可是这也是人才呀, 能将马屁拍到这份上还不显得尴尬, 这就是能耐, 值得借鉴。
  胤礽又拿起了一份奏章看。
  礼部某官员称:
  太子殿下已经参政议事, 皇上在八岁时, 太皇太后已经开始为您准备选秀事宜, 并张罗婚事了, 殿下也已经到了该提前看看的年纪,提前定下名门贵女,早些定下未来的太子妃, 从小培养才是。
  “汗阿玛, 这里有人要坑害未成年,”胤礽拿起奏本告状:“儿臣还没长大,他就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让儿臣相看未来媳妇了。”
  “这种奏本不搭理驳回就是了,”康熙眼皮都不抬一下:“你年岁渐长,又开始参与政务,不怪朝臣开始打太子妃位的主意。”
  “汗阿玛准备给儿臣找太子妃了?!”胤礽惊呼道。
  “朕几时说过现在就要给你相看太子妃,这些臣子是瞎操心,”康熙哼了一声,摆了摆手:“直接批驳回,过分的再敲打两句。”
  “就是,儿臣还没成年,好歹也该等儿臣及冠以后再张罗这事,他们也太心急了。”
  康熙不置可否,只道是:“确实太早,看看是谁写的,你可以责备两句。”
  胤礽得了令,拿起笔就在这奏本上写:孤二十岁前不议亲事,莫瞎操心。
  外出七十九天的奏本,康熙需要在十天内边总理目前的政务,边挤出时间来将它们处理完成,帝王批阅奏本极快,或批准,或是不准,并不废话。
  待康熙将自己御案前的奏本给批完,胤礽那边的一小堆奏本才看了一半。
  帝王有些不满意他磨磨唧唧的速度,提点道:“莫要太过钻研小道,准与不准写了就是,不要犹豫,也不必怕出错,大致浏览一下就阅过去得了,若是照你这批阅速度,朕怕是要批到下个月去。”
  “儿臣也没想到宗室子弟打架斗殴,这样的事儿都要上报给汗阿玛知道。”
  “宗人府那儿审案结束总得上个奏本告知一声,”康熙淡淡道:“批准字即可,宗室子打架能闹到宗人府去,估计是哪位王公家养的纨绔子。”
  帝王从不关注那些没什么出息的宗族后人,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先祖庶支出一两个荣养在家的废物再正常不过,有爵位在身,有钱荣养,他们安安分分的不惹麻烦,也不碍着什么。
  “他们都好会玩青楼、赌坊……”
  “这种奏本瞥一眼就得了用得着认真看完?朕要像你这样较真,光批阅奏本就要累死了。”
  “儿臣倒是觉得,如果能玩出花样来,纨绔子也能做做贡献,您看乌龟赛跑这个赌法就是他们想出来的。”
  康熙拿过了那奏本,记下了两个纨绔子弟的名字,亲自在其上批:加重处罚,关押牢狱三月以示警告。
  康熙又令胤礽坐到自己边上,亲自演示批奏本的速度,除去瞥一眼就批准与不准,康熙偶尔也会留下两句话。
  如遇上臣子上奏弹劾,帝王回之:此子本非好物,今日会有这一遭,朕早有预料。
  又如遇上地方官请安折子,康熙又写:爱卿去往两河已数年,朕甚想念,爱卿身体可还健朗,保重身体,朕等你回京城效力。
  另有臣子上书恳请帝王立后,康熙回他:此事莫再提起,朕不立后后宫如常安稳,若再以莫须有猜测来上奏,朕将严惩有眼疾、耳疾者,绝不轻饶。
  胤礽若有所思:原来汗阿玛批奏折也不是那么严肃,还挺随便的。
  【肯定啊,皇上批奏本,不管回复什么那都是皇恩浩荡,臣子们哪敢说什么,但是大朋友是太子,你可不能学习爸爸,臣子们不敢说皇上,但是会说您。】
  这不,胤礽刚坐下来翻阅两本,就看到有臣子上奏,说太子“不务正业”,说太子出行在外尽想着玩,趁着皇上不在的时候就招纳兰性德去马车里与他玩乐,又说太子回城路上还招侍卫去给他“说故事”,连带着带坏了大阿哥。
  这奏本上的事儿确实是胤礽干的,可是从那臣子说出来,好似他听听故事,与容若聊聊是多么大错似的。
  胤礽气呼呼地写道:大人管孤,为何比汗阿玛管孤更严?
  另有奏本以悲悯的口吻阐述:如今京城已经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地方了,这儿每天都产生特别多的垃圾,人们在这里生活,排出的污水、粪水,甚至是做菜剩余的菜叶、瓜皮、果壳,这些事务如何处置成了困扰京官的一大难题。
  为了寻找到合适的填埋地方,微臣已经跑遍了京城四周,可随着京城范围的逐渐扩大,迁入居住的百姓越来越多,天子脚下可不能成为垃圾堆积的地方啊!京城垃圾治理,已经成了一大难题。
  胤礽批阅回复:何不采取“垃圾分类”?有的垃圾可再循环利用,有的垃圾则需要填埋,至于厨余垃圾,可培养食腐动物来帮助消耗,减少填埋与焚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孤觉得,蜚蠊就是适合繁殖处理厨余垃圾的好东西。不如制定一个“亿万只小强王国计划”?
  待胤礽看完了奏本,康熙已经处理完了他三倍的量。
  “汗阿玛,儿臣批完了您要看看吗?”
  康熙随手抽查了几本,看到胤礽在奏本上还算工整清晰的字迹,就是稍稍啰嗦了一些,倒也还不算出阁:“下回用词可以更简略一些。”
  不过,每一位帝王都有自己处理奏本的风格,他刚继位时批的还要长,经常在奏本上问朝臣为什么,现在再看胤礽稚嫩的字迹,康熙仿佛看到了自己儿时的影子。
  帝王随意抽查,确认没什么问题,对胤礽道:“今天这样就挺好,明日起臣子们都将知道太子随朕批阅奏本了,他们总要一点一点习惯你的理政风格是什么样的。本就是他们来迁就你,而不是你迁就他们。下次速度批阅还能再快一些,废话多的略过就行,像今日这种宗人府上奏的汇报,批个已阅就得了。”
  “儿臣知道了!”
  胤礽见康熙默认了自己在奏本上多写字,有一种被肯定的喜悦。
  康熙见胤礽怒怼御史,点了点他:“下次批阅时候莫要将自己的喜怒体现其上,冷静待之。”
  “他打儿臣小报告,好似真有其事似的,难不成儿臣在他眼中就是连上个茅厕都是有过错的?”
  康熙为胤礽在奏本后面自己亲笔跟着写了句:已阅。
  胤礽眼睛亮了亮:汗阿玛这是在给他撑腰?
  康熙见他如此,口是心非道:“此人家中子嗣犯错,已不堪为御史,朕正思量以何借口贬其官职,并不是为了你。”
  不久,朝臣们都各自受到了帝王奏折批复,康熙告诉众人:“此次回京政务繁多,朕趁此机会提太子与朕一同批阅奏折,亦可教导太子。众卿之中有奏本便是太子所批复,朕阅后无甚问题,日后照此列。”
  臣子们纷纷观察自己的奏本,有的是康熙亲自批复,已阅或准奏,一如既往。
  有一些则有满满的回复,字迹清晰,可看出太子认真较真的模样。
  皇上亲自带着太子批阅奏折,难道太子所写皆是皇上授意?
  拿到胤礽“小作文”批复的朝臣毕恭毕敬地谢过帝王恩典,纳兰性德进宫拜见康熙,问帝王:“办文报一事,本该由工部及礼部共同负责,皇上真准备就这么交给微臣这未在各部任职过的人来办吗?”
  康熙笑道:“容若于天下文人学士间有盛名美誉,交给你办正合适,你是朕身边派出去的人,朕还不知你有多少能力吗?文报一事难不倒你。”
  御史接到太子批复,气得七窍生烟,帝王亲笔所写已阅二字明晃晃地打在脸上,生疼。
  不久,又接到了贬官的消息,偏偏能帮他美言几句的纳兰明珠留在了边境没能回来。
  最近几天,康熙发现朝臣们脸上的黑眼圈更加浓重了。
  刚开始他没觉得什么,内阁请奏成立新的机构“文监局”的折子送到康熙御案上,他一开始还以为是哪一位能臣想出来的管理民间书籍法子,亲自批了准。
  吏部请奏召集翰林院学士前往各地考察,记录地方官治理地方的良方,康熙也批了准,还觉得这事儿挺好的,如此又能监管到各地方的治理情况,又能将治理良方整合成书,利于各地方官借鉴效仿。
  工部请奏如今有了水泥,恳请为京城各道铺设平整的路面,康熙知晓后也批了准。
  “最近各部请奏的折子有点多,”康熙挺意外的,今日他心情不错,终于应下了胤礽的软磨硬泡,答应给他在毓庆宫里选地方修个水池子。
  “儿臣也觉得,众位大人们对工作充满热爱,每天都很有活力。”
  胤礽不说话还不打紧,他一说,那话听起来就怪怪的。
  “他们平日里也不是不做事,就是从不会像最近这般积极表现成这样,真是奇怪。”
  康熙道:“还有人提出京城的污水处理与垃圾处置问题,京城住的人本就多,市井之中更是脏污,这雇人去打扫街道确实是好法子,约束百姓不乱丢垃圾,这就有些不现实了,若是乱扔垃圾要坐牢,这牢狱恐怕会装满人。还有那什么垃圾分类,也不知是谁提出来的。”
  康熙回味过来:“奇怪,这事儿怎么那么像保成的手笔。”
  胤礽眨眨眼:“儿臣看到有折子问废水废物处置问题,说要带到京城外焚烧,正巧脑海中有跟着小美学到过的科普知识,于是就为官员们提了些好建议。百姓们每日生活产生的垃圾多为污水、粪水,或是厨余垃圾,粪水可做肥料,厨余垃圾应当集中起来一起焚烧或填埋,焚烧不可距离太近会有空气污染,填埋不可填在京城否则土地污染,最好的法子是制造处理厨余垃圾的地方,靠养育繁殖食腐的动物,来尽可能减少焚烧与填埋造成的污染。”
  康熙脸色巨变,提高声音质问:“那‘亿万只小强王国计划’是你提出来的?!”
  他只要一想到多到密密麻麻的蜚蠊,脸色顿时就绿了。
  更难受的是,由于内阁一致认为这个办法或许可行,朝臣们早朝为这事儿吵开了锅,没想到罪魁祸首竟在这里?
  梁九功低头跟在康熙身后发呆,稍一愣神,发现手中的拂尘刷一下不见了。他抬头一看,太子殿下见势不对撒腿就跑,而自己的拂尘,此时正握在胸膛起伏的皇上手中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