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见龙卸甲(1)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律师”虽然在黑市大佬们的掩护之下逃过一劫,但终究还是没逃出法网——在数个月后,他跟黑市组织的“大小姐”同时被捕。
  为了防止“律师”与“大小姐”被人救走,这两人被关押在一个非常秘密的地点。一般的警员也不知道其位置。如果想要见他们,需要向局里的领导提出申请。
  被关在这样的地方,“律师”心里自然觉得憋屈。他想尽各种办法,想要逃出去,但还是没有机会。
  于是,他想到利用自己的“难友”。
  关押他的这座建筑物里,有多个独立的“房间”,离他最近的两个“房间”内,关着两个狠角色。
  这俩人一个姓祝,一个姓夏,所住的房间分别位于“律师”所在房间的两侧。他俩都是走私方面的“专家”。
  老祝主攻的是文物走私,他常把真正的文物“包装”成普通物品,欺骗海关,送往国外,达到瞒天过海的效果。
  只不过,随着高科技检测手段的普及,他这些“包装”的把戏已经越来越不灵了。
  今年三月,他“包装”过的两件东西想通过萧山机场空运到国外,但在现场关员对该批商业件进行核查时,发现两件东西的检测图像异常。这两件东西之前分别申报为“棉质刺绣女装上衣”和“铜摆件”,申报价值分别为三百多元和一百多元。工作人员见有问题,便开箱查验,发现箱内物品与实际申报不符,随后马上请专业机构进行鉴定。经专业机构鉴定,这两件物品实际为清代龙袍和明代佛像,其中清代龙袍价值将近二十万元,明代佛像价值将近三万元。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瞒报、伪报、藏匿、伪装或其他方式逃避海关监管,携带,运输,邮寄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进出境的货物、物品或者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行为,均属走私行为。老祝的“瞒天过海”马上被定性为走私。海关协同警方,查出了老祝的相关资料之后,依法将其逮捕。
  老祝走私的那些东西,其实都是来自黑市。在被逮捕之后,他拒不承认自己与黑市之间的关系,也不说出那些东西的来历。警方便把他和“律师”等人关在一起。
  老祝之前在黑市听说过“律师”,但并没有和他见过面。如今两个人在交谈的过程中互相知晓了对方的身份,也攀起了关系。
  老祝被关进来的时间比较早,因此,他对其他“难友”的身份更加了解。
  住在右侧房间里的老夏,似乎比老祝更厉害一些。根据老祝套出来的消息,老夏之前甚至跟东北亚某半岛国家有过联系。
  在东北亚某半岛上,有南北两个国家,这两个国家出自同源,但现在的关系却势如水火。这两个国家以北纬某度线为分界线,每年都会有越界时间发生。为此,半岛南部的国家(以下简称k国)花巨资购入了大型监控系统,并将其安装在分界线南侧。这种监控系统采用红外线、可见光、音响及毫米波等多种探测手段,理论上不会放过任何敢于越界的人。
  然而,在今年年初,这套监控系统似乎发生了“不可描述的故障”。
  故障发生的时候,正值k国与传统盟友m国进行联合军事演习之时,但k国并不知道自己的监控系统已经出了故障。大批邻国人利用这个故障马上开始穿越国境,这其中有没有间谍暂时不知,总之这些人很快利用这段故障期穿越了国境线,并进入了k国的国土。
  这个情况直到二月底才被k国军方发现。
  二月底的时候,k国联合参谋本部(联参)公开对部分越境人员越境的过程和当时k国军方应对措施的调查结果。其中,越境者曾十多次次进入k国监控系统探测范围之内,而该系统均未能及时发现。
  在这批越境者进入k国国境之后,整整过了三个半小时,k国军方都没有察觉到异常。直到这些人在途径k国平民管制线检查站时,该检查站发现了情况,并将此事上报。有关负责部门获取上报信息时,那些人已经消失在k国国土之上。监控系统的漏洞暴露无遗。
  根据k国平民管制线检查站拍下的录像,越境者先从海路越境,在统一展望台附近的海岸上岸,之后沿着海岸铁栅栏向南移动,并将身上所穿的潜水服和脚蹼丢弃。
  事发当天凌晨一点至一点半左右(当地时间),这些越境者并非没有被察觉,安装在国境线上的老式音响探测器曾经两次发出警报,但驻守在该地的边防哨兵看过新的监控系统没有反应,就将其判断为假警报,并未采取任何措施。直到凌晨四点左右,海军联合作战支援所的监控系统也曾经三次捕捉到这批越境者的行踪,但警报还是没有响,正在执勤的警卫也没有察觉异常。直到凌晨四点半,平民管制线检查站监控系统(老式系统)两次抓拍到活动的人影,之后才上报。
  之后,k国边防单位在现场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新发现新的监控系统出现异常的“老化迹象”,就连红外线探测器的盖板都已经被腐蚀,其中的部分电路板已经生锈。除此之外,监控系统中的主控板、稳压器、固态硬盘等,似乎都是从民用设备上搞下来的二手货。
  k国朝野震怒,开始追查这批设备是从哪里搞来的。
  这一查,就查到了k国著名设备商k华电子的身上。
  原本,k国这批设备是从k华电子订购的。然而,赶上新冠肺炎疫情,全世界范围内的电子产品原件开始涨价,k华电子的两家工厂还都出现了疫情,无法生产足够的电子元件,眼看着这单生意就要黄了,k华电子的某高管脑瓜一转,觉得反正是电子元件,不如从国际市场上“淘”一些“二手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