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二十六章 胆大包天之言

  隆胥先是一愣,随即苦笑一声,走上前去,站在阶下,中间位置,双膝跪地,恭敬行礼,他龙行虎步,苍劲有力,呼呼有风声吟过。
  听到皇帝直接叫出一个陌生的名字,在场众人又是一惊,纷纷好奇的看向隆胥,这青年一身白衣,剑眉星目,容貌俊朗,浑身儒雅与傲气共生,那傲气,是书生特有的,同时,他的傲气,又有些收敛的柔和,令人不会心生反感,反而会赞赏他的傲骨。
  “草民隆胥,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话未说完,他顿了顿,随即又道:“多谢皇后娘娘拯救之恩,草民感激不尽!”说着,他直起身来,又朝着岚梅的方向,跪了一拜,这一拜,是专叩谢皇后娘娘的。
  众人听着,心中又是疑惑,那站在自荐人群中的精明男子,看到这一幕,嘴角咧开一抹笑容,心道一声果然如此。
  “这是怎么回事?”叶将军看向皇后皇上,愕然问道。
  “昨日皇后娘娘微服街巷,为草民医治了坡了多日的右脚,若非如此,草民现在,已经残疾了,怎能来到这正阳门,议事殿外,娘娘善心,妙手施救,医术神乎其技,出神入化,草民视为恩人,感激不尽,原以为恐怕再也无法见到,却没想到,昨日恩人,竟是今日皇后娘娘!”
  隆胥心绪波动较大,脸色一时间有些通红,眼中尽是感激之色,他将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阐述一遍,而脑海里,始终都在盘旋着,一国之母的皇后,竟然蹲在自己脚前,为自己一直脚踝,如此恩德,他粉身碎骨,难以报答。
  屈尊降贵,为他这一阶废人治病,世间少有,令他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静。
  “举手之劳而已,卿只要忠心报国,便不枉费本宫的一番心思与药材!”岚梅柔和一笑,平静的说道。
  “草民一定穷尽毕生所学,为君分忧!”说着,他目光从岚梅身上,转移到静荷身上,恭敬磕头,道。
  如此一幕,除了仅有的几个人,其余人纷纷震惊的看着,百思不得其解。
  百官中有一人嘟囔道:“原来昨夜的传言都是真的啊!”
  “什么传言?”
  “昨夜去酒楼庆祝的时候,听说皇后娘娘男装易容,微服出巡,遇到一傲骨铮铮的书生,亲手为他诊治脚踝,并且屈尊降贵,蹲下,亲自为其上药呢!”
  “真的假的?这小子就是隆胥?太有福气了,他都说了什么?”
  “百姓传的也不详细,只是说跟第二考的第三题有关!”
  “听说他的回答,被皇后娘娘听去,皇后娘娘颇为欣赏,并且见他有残疾,极力为他治疗,不忍心放过这个人才呢!”
  “是的是的,我也听说了,据说,此人胆大包天,对皇帝不敬,饶是如此,娘娘还是很看中他。”
  “难怪我只听说,娘娘救了一个胆大包天的人,却没想到,如此单薄的身影,还如此年轻。”
  “这或许就是富贵险中求啊……”
  “皇后娘娘乃天下奇女子,能被她看中的,定然非是凡品。”
  听着耳边传来的窃窃私语声,静荷皱了皱眉,随即扬声道:“隆胥,起来说说你对绿林好汉一题的分析,让在场诸位听听,朕的皇后,为何要费尽心力,为你诊治!”
  最后一题,在场所有人都知道题目,在场所有人也都知道,这一题,没有人回答到皇帝最满意的答卷,因此,此时听到皇帝如此说,显然是对着隆胥的最后一题,是最满意的,因此,纷纷惊醒,洗耳恭听。
  “是!”隆胥站起身来,朝在场诸位抱抱拳,随即站在众人中间,侃侃而谈。
  当众人听到一些令他们心脏骤停的词语从隆胥口中说出来的时候,在场所有人都竖起汗毛,几乎根根直立,惊骇不已,偷瞄皇帝平静的异常的面色,一颗心,悬在半空,那不上不下,提心吊胆的情形,令在场所有人,几乎崩溃。
  什么上不行下不效,什么为君者任人不明,不配为君,君不正,群臣风气不正,等等等等挑战君威的词语,听的在场新旧朝臣,就连萧终都一阵阵的打哆嗦。
  众臣心中纷纷感慨,难怪昨日的传闻中,说着脚残书生胆大包天,如此言辞,可不就是胆大包天吗,这话,放在他们任何一个人身上,他们都不敢说出来,就连贾俊推荐的七位没有经过任何考核,便直接被封为高官的老臣,也都不敢说出这样的话。
  此话实在是大逆不道,稍有不慎,便是诛灭九族的大罪。
  因此,等他说完,全场寂静,落针可闻。
  “啪啪啪!”拍手的,依旧是贾俊院士,他面带笑容,赞赏的看着隆胥,朝他递去一个欣赏的目光,赞道:“虽然是第二次听到,但微臣还是觉得,此言有理,皇上,您认为呢?”
  众人纷纷望向皇帝,他们听闻的消息,是皇后娘娘听到这番言论,颇为欣赏,但是并不是皇帝本人听到,因此,不知皇帝心中,是否赞同,那小心翼翼地目光,全都聚集在皇帝脸上,却不知,他们的皇帝现在还是昨日的皇后。
  静荷点点头,道:“朕,深以为然!”
  “呼!”众人同时松了口气,所有人都怕,皇帝若是再怒一次,雷霆交加,他们还能受得住吗?
  隆胥略有些紧张的心情,也放松下去,而在众人不曾关注的静荷身侧后方,那萧终,再次软倒下去,脸色惨白,紧张的抱着手中玉笏,像是抱着救命稻草一般,其状甚是可怜。
  “没错,微臣也认为,帝王乃一国之首,帝王的品行,帝王的决策,往往决定着整个朝堂的人,若帝王品行不端,下位者定然也指挥投其所好,不正之风日益滋长,便会像那绿林好汉中的皇帝一般,走向灭国之路,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每一个读书人都研习过的,因此,绝对不能忘记,若是为上者行差踏错,百官有规劝指责,因此,朝中才有阁老,言官,如此规劝之下,朝廷之风正气凌然,国兴民强,才是正道。”贾俊总结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