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发挥余热

  不一会儿,罗平和黄传勇两位教授便联袂而来,现在这两位教授也是年过五旬了,他们见到苏星晖,都很高兴的跟他打了招呼。
  饶师母已经把饭菜做好了,现在端到了桌上,饭菜比较简单,就是羊肉火锅,再加上配菜,这羊肉还是昌山县的合作社送来的马头山羊,在这冬季吃,是最滋补不过的。
  除了火锅之外,饶师母还红烧了一道竹鼠肉,这当然是上俊县猛虎岭的合作社送来的。
  饶教授感叹的说:“这些养殖合作社啊,每年都给我送些这种肉过来,弄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苏星晖笑道:“这也是应该的,要不是您,他们也不可能发家致富啊!”
  罗平道:“他们真的算是有心的了,有些人,过了这么些年了,哪还会记得我们啊!”
  饶教授道:“其实就算不记得我们也无所谓,我们也不是为了这些而工作的,不过有这些,我们工作起来也更有劲头了。”
  苏星晖打开了一瓶酒,给几位教授斟起酒来,他是年纪最小的,称得上是晚辈了,所以他主动当起了酒官。
  给几位教授都斟了酒,苏星晖举杯道:“来,几位老师,好久没在一起喝过酒了,我敬你们一杯。”
  几位教授其实也不怎么喝酒,所以他们也都只是小口小口的喝,苏星晖当然也不会劝酒,几人便都随意的喝着,吃着香醇滋补的羊肉火锅,十分惬意。
  喝了两杯酒,饶教授道:“罗平,传勇,今天星晖来,是有事情向你们求援的,你们可要帮他啊。”
  罗平和黄传勇道:“那还有什么话说,星晖有什么事情尽管说,我们能做的绝对不会推辞。”
  苏星晖道:“几位老师,我就是想在我们崇津县发展生态农业,所以有些东西需要向你们请教一下。”
  罗平道:“搞生态农业啊?那是好事啊,这是现代农业的趋势,你这个县长果然是有眼光啊!”
  黄传勇也点头道:“生态农业确实大有可为,你先说说你的思路吧。”
  苏星晖道:“我们崇津县就在扬澜湖边,面积三千多平方公里,包括六百多平方公里的水面,水质好,土质也好,很适合搞生态农业,生产优质的农产品和水产品,我还是想跟在上俊和昌山一样,把生态农业的产业链做起来,让它成为崇津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苏星晖在上俊和昌山搞的农业产业链,几位教授都非常清楚,他们知道苏星晖的能力,崇津县这么好的自然条件,想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简直太合适了。
  罗平问道:“崇津县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吧?”
  苏星晖点头道:“对,崇津县是江右省主要的水稻产区了。”
  黄传勇道:“既然你想搞生态农业,那就等于是不能大面积使用化肥和农药了,那产量可能会上不去啊。”
  苏星晖道:“所以我准备大量使用有机肥,另外,还想大面积推广稻田养鱼。”
  黄传勇眼前一亮道:“你这可是个好想法啊!”
  苏星晖道:“我就是听说你们江城农业大学在有机肥方面的技术很先进,所以来向你们请教的。”
  黄传勇道:“在这方面,我们学校的技术确实很不错,只不过没有投入实际的生产啊!可惜了。”
  有机肥能够提供更全面的养分,对土壤的土质也有改善作用,对环境的污染小得多,优势不小,不过这种肥料也有它的弱点,比如生产成本更高,增产的作用不如化肥,而且味道比较重,一亩地施用量也远远大过于化肥。
  正因为这样,不少农民并不是太喜欢使用有机肥,所以现在生产有机肥的厂家也很少,让江城农业大学空有先进技术,却只能束之高阁。
  苏星晖道:“这一次我就是打算跟你们学校合作,在崇津县办一家有机肥料厂的。”
  黄传勇道:“那太好了,那我们的技术也不会放在那里生锈了。”
  苏星晖笑道:“不光是技术不会放在那里生锈,还能够让合作方给你们提供一笔科研经费呢。”
  这种合作模式是高校与企业之间比较普遍的合作模式了,高校向企业提供技术,而企业向高校提供科研经费,这算是一种良性循环,对企业和高校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这样的模式,让高校的科研成果不至于束之高阁,而且能够有充足的资金进行研究,让科研方向跟市场的实际需要接轨。
  只不过当前这种模式开展得还很不够,许多高校都是闭门造车,有些很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放在那里生锈,而有些高校研究出来的成果根本就没有实际的作用,完全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
  黄传勇听了之后,点头道:“这是好事,现在有些科研项目,光靠拨款确实有些不够啊!”
  科研确实是一项烧钱的事情,一般来说,科研成果跟投入是成正比的,要想研究先进科技,没有巨额投入是万万不能的。
  以前中国的科研模式基本上是国家财政拨款,投入有限,有些关系到国家安全的科研方向投入最大,而像这种民用技术投入就没那么大了。
  而像这种民用技术,又是最适合这种企业与高校之间合作模式的,企业提供科研经费,高校提供科研成果,或者企业直接委托高校进行某项研究,研究成果出来之后,直接就可以变成生产力了。
  罗平笑道:“星晖啊,这真的是一件好事,要是我们系主任知道了,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苏星晖道:“行,下一次我让投资商来直接跟你们接洽,商谈合作事宜。”
  黄传勇点头道:“行,到时候随时来找我们都行。”
  苏星晖道:“还有稻田养鱼、大湖养殖的技术,也需要你们支援一下。”
  罗平笑道:“这个没问题,这种技术对我们算是小儿科了。”
  饶教授道:“稻田养鱼确实是一种好方法,一举几得啊,可以减少农药用量,还能增加收入,如果配合有机肥使用的话,产量不会比普通的稻田低多少。”
  苏星晖道:“是啊,要想发展生态农业,搞稻田养鱼就是必须的,要不然化肥和农药使用得太多了,会对扬澜湖的水质都造成比较严重的污染的,我们还打算在扬澜湖搞大湖养殖呢。”
  饶教授道:“扬澜湖搞大湖养殖确实是非常合适的,这个我还是有一些心得的。”
  搞大湖养殖,跟小池塘可就不一样了,只能是使用网箱养殖,而且不能过度开发,也不能过度使用肥料,要不然对扬澜湖的水质会造成影响的,最终有可能会得不偿失。
  要想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且合理进行开发,形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就必须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苏星晖道:“那您可得到我们那里去给我们当顾问啊!”
  饶教授欣然道:“行,那我明年到你们崇津县去,给你们当个顾问,反正我现在也退休了。”
  苏星晖道:“那您不带研究生了?”
  饶教授道:“研究生也可以在你们崇津县带啊,可以在你们崇津县搞一个科研基地,跟在上俊和昌山一样。”
  苏星晖笑道:“那我代表崇津县的群众对您表示热烈欢迎啊!来,我敬您一杯!”
  饶教授欣然跟苏星晖喝了一杯酒道:“没什么,反正我现在退休了,每个星期也上不了几堂课,呆在家里也无聊,还不如到你那里去发挥一下余热呢。”
  苏星晖道:“饶教授,这样吧,您到我们那里给那些合作社担任顾问,我让他们给您发工资。”
  饶教授道:“工资就不必了,在你们那里能够时不时的吃到一些湖鲜,我就很满意了。”
  苏星晖知道,饶教授不是一个贪财的人,而他的儿女现在也都各自有自己的事业,他要那么多钱也没太大用处,所以,他也没有再说这个,他说:“这个好说,您只要喜欢吃,天天吃扬澜湖的湖鲜都没问题。”
  罗平和黄传勇也笑了起来:“有扬澜湖的湖鲜吃啊,那我们到时候也去!你不会不欢迎吧?”
  苏星晖大喜道:“那太好了,你们这些专家去帮我们搞生态农业,我怎么可能不欢迎呢?”
  苏星晖确实非常高兴,崇津县现在的工业发展是一日千里,不过要想让占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业人口都发家致富,短时间内还是要靠农业,所以农业是他接下来一年里工作的重中之重。
  将生态农业形成一条产业链,会让农业也成为崇津县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这个支柱产业跟原来农业占崇津县GDP百分之六十以上可不一样了,原来是因为崇津县的GDP总量太少,而以后那是因为农业的GDP增长迅速。
  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请这些专家到崇津县去进行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苏星晖对这几位专家非常感激,他们给了苏星晖太多的帮助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