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8章 大手送包裹,小手递钥匙

  从实验室出来之后,陆舟示意薛院士稍等一会儿,随后看向了站在门口的两名安保人员,用认真的语气嘱咐道。
  “将这里的保密级别调整到甲级,除非是我本人,任何人不得靠近这里。”
  两名保安立正站定,干净利落地抬手行了个军礼。
  “是。”
  离开了半导体研究所之后,薛院士看向走在旁边的陆舟问道。
  “他们是部队的人?”
  陆舟:“退伍转业的,我和他们团长关系不错,就帮忙安排工作了。”
  从部队里出来的,至少政审不用他操心,政审不过关的人戴团长也不会推荐给他。而且在安保能力上,从部队里出来的人也远远要比一般途径招到的人强得多,连基本的培训都可以省去了,直接就能上岗。
  金陵高等研究院从成立到现在,别说是材料失窃这类刑事案件,连一张草稿纸都没有丢过,靠的正是这些恪尽职守的可爱的人们。
  带着薛院士来到了办公室,陆舟吩咐秘书给他倒了杯茶,并且帮自己倒了杯咖啡。
  做完了这些事情之后,那位秘书很识趣地离开了办公室,并且顺手带上了门。
  看着门关上,陆舟继续看向了坐在他对面的老先生,笑了笑开口说道。
  “我猜你有很多东西想问,你先请吧。”
  薛院士沉默了一会儿,轻轻叹了口气说道。
  “在来这里之前,我确实有许多的困惑,但现在……我感觉我已经得到答案了。何况……”
  老院士的笑容带上了些许淡淡的复杂的感觉。
  “……密码学,已经可以退出历史的舞台了吧。”
  陆舟摇了摇头。
  “这个说法太绝对了,任何技术的更新换代都需要时间,就像哪怕是拥有了聚变能这样清洁而高效的能源,煤电在我们的大西部地区仍然占据这一小部分的市场份额……”
  “何况,退出历史舞台的只是加密算法在长距离通讯中的运用,在从基站到个人的短距离通讯上,以及其他领域,密码学仍然能发挥不小的作用……”
  顿了顿,陆舟看着薛院士继续说道。
  “……而需要的,仅仅是做出一些调整。”
  反复咀嚼着陆舟这句话,薛院士陷入了沉思。
  没有打扰他的思考,陆舟端起咖啡杯,吹了吹那袅袅白雾,慢慢地喝了一口。
  大概过了五分钟那么久,薛院士终于抬起了头来,认真说道。
  “有什么我可以帮上忙的地方吗?”
  陆舟的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当然。”
  “我有几个问题,需要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
  薛院士:“哪方面?”
  “关于量子通讯。”
  听到这句话,薛院士微微愣了下,表情略微有些窘迫地说道:“量子通信这个……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你应该找科大的教授……”
  “早在你来这里之前,我就已经发去邮件和科大的教授沟通过了,而在听到了我的问题之后,他们向我推荐的正是您。”
  看着薛院士,陆舟继续说道,“除了密码学之外,您本身也是一名通信工程领域的专家,曾经在中国电子46所担任高级工程师,并且参与过国内早期光纤网络的建设。”
  听到这些令人怀念的事情,薛院士眼中浮起了几丝回忆。
  不过最终,他还是摇了摇头。
  “那都是些陈年往事了,我从10年开始基本上就转入到通信安全方向了,恐怕很难帮上你的忙。”
  “但我相信经验这种东西是不会过时的,”陆舟认真说道,“尤其是在我们需要重新建立这个通讯网络的时候。”
  在听到这句话的瞬间,薛院士心头一震,不敢相信地看着陆舟。
  “你的意思是,你打算……你打算用那种……量子光纤?重新搭建国内的通讯网络?”
  “这到不是我的打算。”
  看着声音已经开始语无伦次的薛院士,陆舟淡淡笑了笑,用开玩笑的语气继续说道。
  “而且,我可没说过只是国内。”
  ……
  量子中继器的问题一旦解决,整个量子通讯技术已经具备了商用化的可能。
  然而量子通讯技术有个很致命的缺点,那便是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上。
  以从美国西海岸到华国东海岸的海底光缆为例,其带宽动辄以tbps为单位。
  这个规模的数据对于传统光纤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然而对于依靠单光子纠缠对来实现信息传递的量子通讯技术而言,这却是一个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
  简单来说,基于量子通讯技术的通讯信道,满足有限几个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根本无法承载互联网这种规模的通讯。
  不过,这也并非没有解决的办法。
  按照istfp5的报告,1个128bit的密钥可以保障100gbit数据的安全。理论上只需要一条带宽达到mtps量级的量子通讯信道,便足以给跨越太平洋的所有信息加上一把锁。
  因此,一个完美的方案便是,将传统通讯手段和量子通讯技术结合起来,用传统通讯信道发送“加锁”的信息,再用量子通讯信道分发“开锁”的密钥。
  抽象的形容,就是大手送包裹,小手递钥匙。
  这种近似于“一次一密”的加密方式,理论上也能够达到“无条件安全”的程度。如果开锁的钥匙只有独一无二的一把,那么无论是多快的计算机,也不可能通过单纯的运算力窃取密钥。
  为了实现密钥和被加密信息的分离,需要一套全新的通讯协议来实现。不只是如此,为了提高信息的传输效率,用来分配密钥的量子通信网络,必须经过严谨的设计。
  必须得承认,这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
  但无论怎么说,相比起量子中继器而言,还是容易太多了。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薛院士当场便接下了陆舟的邀请,参与到了建设量子通信网络的项目,以访问交流的名义留在了金陵大学这边。
  正好,他还在发愁如何躲开那些等着他去工信部那边“讨个说法”的同事和老朋友们。
  虽说管住嘴很容易,但奈何他所从事的这个行业圈子实在是太小了。
  很多东西哪怕他什么也不说,一个眼神别人也什么都猜到了。
  不管是为了大局也好,还是为了他自己,离开一段时间都是最好的选择……
  随着薛院士的加入,整个量子通讯网络的项目,推进的速度可以用神速来形容。凭借着这位老先生的经验,陆舟很快找到了量子通讯技术与传统通讯技术结合的最优化方法,并对这个崭新的通讯协议完成了一个结构性的框架。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终于到了四月的最后一天。
  一条长度约五百米的实验用量子通讯管道,在金陵高等研究院隐瞒的一角建成。而与此同时,这座屹立在华国学术界顶端的象牙塔,也迎来了一位身份特殊的客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