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乔乐的修墙大法

  子关城墙上,白雪翩然而落,将战争的痕迹悄然掩盖。世界一片雪白,纯净得不像样子。
  一众士兵握枪而立,精神抖擞,目光眺望远方,严阵以待。
  可他们如此严肃的表情并未持续多久,便被那突然出现在城墙上,面色比他们都还严肃的小郡主给逗笑了。
  白雪中,小郡主蹲在墙边,一脸认真的瞅着城墙。瞧她那瞅得津津有味的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她跟这堵墙认识呢。
  霍鄞:“表弟啊,你说这小郡主哪哪儿都好,就,就是一天到晚神神……”
  眼见自家表弟目光一冷,霍鄞心头咯噔一下,赶紧把那到嘴的“叨叨”二字给咽了下去。
  也是,咱吃人家的用人家的住人家的,怎么能在背后说人家坏话呢?
  表弟教训的是,为兄闭嘴,马上闭嘴。
  回眸,君晏的视线再次在乔乐身上驻足,眼底甚至隐匿着一丝常人无法察觉的贪恋。因为此时此刻,是他好不容易等来的契机。
  一个可以毫不掩饰的看着乔乐,即便看再久,也不会让旁人觉得不妥的契机。
  毕竟乔乐这古怪的举动,几乎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你不看她,你才会显得奇怪。
  陆景:“丫头,你这看了半天,到底在看什么啊?这外面天寒地冻的,你身上又有伤,要是把你给冻坏了,我那老哥哥不得削我啊!”
  回想起那随军需送来的亲笔信,陆景那两个眼圈儿都开始疼了。
  信里,老哥哥言辞“恳切”的嘱咐了他整整七页儿纸,要他千把自家孙媳妇儿给看好了。
  毕竟自家孙子那么缺德,能骗个这么好的,简直是祖坟上冒青烟儿了。若有个闪失,肯定要他陆景好看。
  别说了,他陆景已经在害怕了。
  起身,乔乐紧了紧身上的披风,这才用手去拂城墙上堆积的白雪。这虽是个极其简单的动作,但君晏却发现她的手抖了一下。
  显然是冻到伤口了。
  于是乎,乔乐发现自己的手都还没碰到积雪,那雪便自己掉下了城墙。
  哇哦,她这是欧了吗?
  不过欧没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城墙什么情况,她已经彻底清楚了。
  乔乐:“周全,你跟我说过,北关的建造先于子关,而子关又是以北关为原型缩建。因此,两者所用的工艺与手段应是大同小异的,对么?”
  周全:“没错,郡主。”
  点点头,作为北关百事通,周全可没少给乔乐讲课。
  乔乐:“那我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北关的建筑工艺,实际上还比子关要差一些。毕竟工艺会进步,工匠们的技术也会越来越成熟,子关自然也建得更好一些。”
  这次不用周全开口,一众高级将领已默认的点了点头。
  北关与子关都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而子关至少比北关晚了十年。有技术进步是肯定的。
  不过这跟他们想修好北关城墙,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
  难道……
  岳妙妙:“郡主,您不会是打算把子关切下一块儿,拿去北关补墙吧?”
  乔乐:“你闭嘴!”
  岳妙妙:“好嘞。”
  扶额,乔乐心说她只是想确定书中的建造水准,神特么拿子关补北关。先不说这可不可行,就是可行,你把这城墙运过去的时间,也够你再修一个了吧。
  侧眸让周全拿笔来,乔乐这才颤颤巍巍的在纸上画出了一样东西。
  虽然她这直线画得歪歪扭扭的,但大家还是认出了此物——青砖。
  用乔乐的话来说,就是砖头。
  古代建筑大都用青砖,而现代大多用红砖,青砖比红砖庄严,却也比红砖麻烦。怎么说呢,就是贵族用的玩意儿。
  她记得她曾看过的电视节目里说,砖在古代出现的很早,但它的广泛运用实际得追溯到明朝。
  比如明长城。
  而再看看她面前的子关城墙,这工艺显然是赶不上明长城的,不,准确的说是差得天远。
  她也不知是作者没花心思在城墙呢,还是这架空背景实际是秦汉时期,又或者是两百多年的古董城墙,已经开始跟不上时代了。
  反正,子关城墙是用片石与巨石堆砌,再用黏土砂浆反复夯实而成的。
  这是很原始的工艺,在冷兵器时代,自然也是坚固的。可坚固之下,却藏不住费时费力与久了容易风化的弊端。
  想来,这也就是蛮子为何能找到北关破绽,趁机推倒一片城墙的原因了。
  由此,想要以这种工艺来修复城墙,别说十天半个月了,两三个月都不一定能成吧。
  乔乐:“所以,我们用砖吧。青砖不合规矩,那我们就用红砖,至于颜色不好看的问题,我可以解决。”
  她看过京城那些青砖建筑,所以知道烧砖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只要人力物力拉满,烧出砌好北关城墙的红砖,那也就是几天的事儿。
  他们完全可以提前准备,再迅速运往北关。
  毕竟征北军最不缺的就是人,砖也比石头好搬多了。
  然而听了乔乐之言,众人的表情却依旧凝重,没有半点惊喜。因为这一点,其实他们很多人都想到了。
  要把城墙修好,最快的就是用砖。
  岳无双:“郡主,砖是比石头好,可用它依旧解决不了我们修得慢的问题。”
  终于,岳无双有些为难的开口了。
  原来,北关城墙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建它的时候,青砖才刚刚出现,十分匮乏。
  因此整个北关是由无数石匠夜以继日,以一块块巨石堆砌,外加黏土砂浆反复捶打夯实,历经十五年才建造完成的。
  如今他们是要修补城墙,而非重建城墙,也就是说,是让石与砖共存,相互接壤。
  石头有大有小,有棱有角,砖方方正正,工工整整,两者想要和谐就必须填补空缺,那么要怎么填补呢?
  用黏土砂浆吗?
  那得反复捶打夯实,才能达到北关原本的效果。
  所以,依旧得花很长时间。
  那如果不捶打不夯实呢?
  得,豆腐渣工程,用不了多久又得垮掉。
  周全:“郡主,北关毕竟是抵御外敌的城墙,可不比那京城贵族们享乐的地方。他们等得起,可我们等不起……”
  皇宫大院,王府花园,那可都是要修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地方。
  所以这说来说去,依旧很费时间。
  毕竟黏土砂浆的黏合力,还是太差了一点。
  可就在众人因此失望,君晏再次思考要不要请人,沐鸢则伸手按住乔乐的肩膀,想要把这个不安分的伤员拖走的时候,乔乐开始叫了。
  乔乐:“你,你别拉着我啊!谁说我就只想到砖头了啊?”
  挣开沐鸢,乔乐赶紧又在宣纸上画了几笔。
  也就是这几笔,画出了几坨众人完全看不懂的不明物体。
  乔乐:“诸位,这砖头只是前提,黏合才是重中之重。我们想要修得快,肯定得解决这个问题啊。看到没有,我画的这几坨,就是我能想到的粘合剂。”
  众人:“……”
  粘合剂是什么?
  应该就是补墙那个东西吧?
  总之就是乔乐给他们一顿讲,硬是没给他们讲清楚。
  一来是乔乐脑子里现代词汇太多,她不知该怎么形容。二来是没有实物的东西,大家确实很难想象。
  于是乎,乔乐命人端来了黄泥、沙子、稻草、石灰……
  在众人眼中,前三种材料都是常见的砂浆,是工匠们最喜欢使用的,也就是当初修筑北关的粘合剂。
  而石灰也有人认得,那就是出生于天武的霍鄞与君晏。
  天武能为四国之首,自然有领先四国的地方。而君晏记忆中那支极擅建造的队伍,就有类似的技艺。
  想到这里,他看乔乐的目光都亮了几分。
  可他的目光是亮了,其他人却在瞧见最后一物时,在心里打出一大排问号。
  糯米?
  没错,那最后端上来的东西,居然是一碗香喷喷的糯米饭……
  这什么意思?
  郡主难道是想告诉我们要修墙,一定要先吃饱,吃饱了才有力气和泥浆吗?
  然后他们便见少女蹲下身子,作势要去混合那些材料。
  君晏:“我帮你吧。这种事,我以前经常帮我师父做。”
  随口撒了个慌,君晏还未等乔乐同意,便蹲到了她的对面。他一直沉默寡言,因此也没人怀疑他此话的真实性。
  毕竟为了帮忙而撒谎的人,真的很少见。
  缓缓收回那冻得通红的小手,乔乐注视了君晏一会儿,终是明眸含笑的点了点头。随后便指着地上的几种材料,让君晏一一混合。
  夕阳下,少年令行禁止,乔乐让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甚至在和泥时,他都会用询问的眼神望着对方,直到乔乐说声“没错”,或“就是这样”,他才会继续下一步。
  对此,那站在后面的霍鄞表示十分嫌弃。
  表弟啊表弟,我本以为你挺聪明的,没想到你连和个泥都这么笨。
  还经常帮师父做呢?帮得连这都要人小姑娘教,你也好意思?
  好意思啊,君晏觉得自己非常好意思。
  他不会吗?
  他连修房子都会,何况是和泥呢?
  他不过是想多跟小妖精待一会儿,听她多跟自己说几句话而已。毕竟自家媳妇儿,实在是太温柔了。
  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因为泥浆和好了。
  一共三种,乔乐将其称之为黄泥浆、三合土,以及糯米灰浆。
  其中黄泥浆是黄泥与稻草,三合土是石灰、黏土与泥沙,至于糯米灰浆,则是在三合土的基础上加了糯米。
  三种粘合剂,君晏砌了三堵小墙,将其放置两个时辰之后,大家集体验收。
  黄泥浆的粘合性最差,未经夯实,他们几乎能用手把砖头扒拉下来。三合土则比黄泥浆稳固很多,让众人眼前一亮。
  但最最出彩的,还是那加了糯米的诡异泥浆。
  也就是这个糯米灰浆,让大家瞬间有了夺回北关,并修好城墙的信心。
  超强的粘合度、出色的硬度、韧性、防水性和耐久性……
  在乔乐眼里,这简直是修补城墙的最佳粘合剂。因为她去过的明长城与许多古城都是以此黏合,直到现在都还屹立不倒。
  要不是她看过不少手工还原古建筑的小视频,她还不知道这一利器呢。
  陆景:“不错,有了这糯米浆,砖与石头的契合问题就解决了。不止如此,老夫觉得那段城墙一定比之前结实。”
  用一根棍子在糯米浆中搅啊搅,陆景发出了如获至宝的声音。
  两个字,妙啊。
  可他还没妙多久,一边的李老便面色凝重的道:
  “郡主之法甚妙,老夫平生仅见。但老夫斗胆询问郡主一句,除了此法,您可还有其它法子?或者我们退而求其次,就用那三合土如何?”
  闻言,众人皆不解的看向了李峰。
  乔乐也愣了一愣,但她很快便认真的对李峰道:“不知李将军觉得此法有何不妥?”
  李峰摇了摇头:“不是不妥,而是过于昂贵。郡主,先不说眼下正值冬日,就是平常,这糯米也不是能用来砌墙之物啊……”
  嗡!
  李峰之言,瞬间点醒了所有人。
  糯米是比大米昂贵,尤其还是在粮食匮乏的古代。就算在乔乐记忆中,明长城也是动用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的。
  其中,还少不了那个叫沈万三的巨富资助。
  两个字,奢侈!
  奢侈且先不说,就提眼下正值冬日年末,很难调集人手收米,米也大都被各地出售,名花有主这点,就是一大难关。
  有钱,还不一定买得到。
  买到了,还得花时间筹集。
  总之就是不好办。
  君王府和征北军向来清廉,从不做劳民伤财的事儿,如果这样修好城墙,便有违他们的初衷
  退一万步说,买吧。
  怕是只有君王府出得起这个钱了。可他们守的是天下众人,他们不收钱,反倒白给钱,这说得过去?
  再管皇室要?
  其实大家都清楚,皇室也一样很难。何况,人家才刚在军备上下了血本。
  哗的一下,问题又摆在了乔乐面前。
  糯米浆太贵,黄泥浆不行,三合土能修,可成不成,多久能好,她又保证不了。
  怎么办呢?
  忽然,她的眼睛亮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