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节
村里的一百多户人家,有七八十户参与了今年的大棚种植,大家就指着这个过上好日子,一个个全在地里辛勤的劳作着,谁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八卦别人的家事。莫永禄突然回村借银子一事,在村里掀起一小片水花,很快就平息下来,没过多久就被遗忘了。
酒庄的工程已经接近尾声,莫颜不像以前那么忙了,等她把庄子上收上来的十万斤粮食和洼地里收获的十六万斤粮食卖给皇家,又安排好庄子上的秋耕后,就彻底闲了下来,每日就帮着做棉衣,日子过的充实又平静。
“颜丫头,这些厚厚薄薄的棉衣加起来有三四百件了吧,你做这么多,是要拿去买?”蔡嫂子一边穿针引线,一边好奇的问裁剪料子的莫颜。
这些棉衣太好了,填充的是上好的新棉花,料子又是保暖又柔和的细棉布,随便一件拿到铺子里卖,也能卖个一两百文钱,不止蔡嫂子有这个想法,其他帮忙做衣裳的妇人也是这么想的。
“没呢,这些棉衣作其他用处,不会拿去铺子里卖,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莫颜笑着说道,不想那么早就把棉衣的用处说出来,不然等边关的将士们过来,又得掀起第二次热议了。
这一次她请了二十个妇人帮忙做衣裳,这些人手脚快,又是分工来做效率大大提高,才十多天的工夫,就做好了三百多套厚薄不一的棉衣。除了棉衣,外衫、棉鞋也要做起来,这些不急着用,倒是可以留到后面慢慢做。
见她不愿意说,蔡嫂子就没问了,事实上,她们几个私下里猜测过莫家要来一大批人。不说果园里新造的房屋,前两天木行里运来的三百套家具,可是惊得村里人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那些都是好木头做的新家具,一套少说也要二两银子,就是村里嫁女儿用这种家具当嫁妆也很能拿的出手了。几百套下来,就是五六百两啊!
事实上,这些家具全是在莫颜有分红的那间家具店里做的,就花了二百两银子的木料钱,再给做家具的师傅每人包了三两银子的红包,一共也就三百两银子罢了,不然一千五百两银子可不够盖那么多屋子,买这么多的家具。
一群人坐在一起做活,说说笑笑倒也热闹,很快就有人问起了蔡嫂子:“你家胖头的日子定下没?吴嫂子家的铁头可是定下了,就在腊月十二呢!”
“哈哈,定了定了,比吴嫂子家早几天,定在初八了。”提起儿子的亲事,蔡嫂子高兴的合不拢嘴:“这小子早就嚷着娶媳妇了,只是春上弄大棚忙的厉害没空管他,这会儿就不能再耽搁了,免得亲家有意见,还以为我家不喜欢儿媳妇儿呢!”
“哎呀,还是蔡嫂子有福气,公婆慈爱,妯娌和气,儿子也争气找了个贤惠的媳妇,真是没什么可挑的了。”
一听蔡嫂子的语气,众人就知道她对未过门的儿媳妇十分满意。也是,女方是城里的姑娘,家境虽说普通,但是见识到底比庄户人家的姑娘强,据说在绣房当绣娘,每月能挣不少钱。
现在王家弄大棚发家了,今年也盖了很宽敞的大院子,因妯娌之间很和气,王家兄弟又团结,便依然住在一起。给每个孙子的新房也准备好了,因着这个,赚的一百多两银子,倒是全花光了,不过这银子花的值当,花光了也高兴。
“哪里哪里,以后大家的日子都会越过越好,以前就是家里有龃龉,还不是让穷给闹的,等有了银子,谁还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吵。”蔡嫂子适时的谦虚了几句,别看她嗓门大,心却细的很。在座的有几个日子过的不如意,她若是顺着话露出得意来,保不准就得罪人了。
果然,这话一出口,原本有几个日子过的不如意的妇人面色好看了许多,她们也不是嫉妒王嫂子家好过,纯粹是觉得自己的日子看不到希望,现在被蔡嫂子这么安慰,心里就好受多了。
这些闲话家常,莫颜听的津津有味。别以为妇人们聚在一起就是说三道四,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很多人有自己处世的一套。
她虽说活了两世,前世也就二十五岁,又因为身体原因,二十五年的经历非常单调,在为人处世方面就有些欠缺了,多听别人说话,多多体会别人处世的方式,能学会不少东西。
可是下一刻,一个妇人的话,让她的脸色蓦地变冷……
☆、第341章 大闹
“颜丫头,听说吴嫂子家的儿媳妇是从那种腌臜的地方出来的,这是真的吗?”一个脸圆面嫩的妇人好奇的看着莫颜,没有察觉到当众问出这种话多么不合时宜。
此话一出,众人顿时停下了手中的活计,齐刷刷的看向说话的圆脸妇人,脸上写满了惊诧,显然之前并未听说过这件事。
圆脸妇人也就二十左右,是个嘴甜又大方的小媳妇,在场做活的媳妇中,就数她年纪最小,平日里无意中说了不讨喜的话,其他人也不会跟她计较,这十多天下来跟大家相处的很好,就没有不喜欢她的。
圆脸妇人问出这种话来,显然是聊到兴头上没经过大脑就问出来了,见屋子里安静下来,众人不可思议的看着自己,顿觉说错了话,心里暗道不好,再一看莫颜的脸色冷了下来,立马想起她跟吴家的关系,连忙解释道:“颜丫头,这话是我听来的,不是我自己乱说的。”
见圆脸妇人被吓成这样,莫颜的脸色缓和了些:“我知道不是你传的,不过你能不能告诉我,你是从哪里听来的吗?”
这二十人经她一手挑选出来,在村里的风评皆很不错,以后还有不少东西要找她们做,人品也在她的考虑中,自然不会找那些嘴碎又爱惹事的人帮忙,这个小媳妇她也挺喜欢的,也相信她问出这话只是一时失言,但是真正传出这种话的人,决不能原谅!
圆脸妇人也是无意中听见的,本来听说后就打算闷在心里了,没想法到一时嘴快问了出来,这下为了洗脱嫌疑,她哪里还敢隐瞒,忙不迭的说道:“前两天我不是想赶完手里的那件棉衣就回去的晚了些么,走到半路上就听见两个人在墙角里嘀咕,我就听见到她们这么议论的。当时天黑了,我没有看清说话的人是谁,就是声音听着有些耳熟,像是王嫂子,另一个压着声音,我就没听出是谁来。”
王嫂子?莫颜皱了皱眉,她是怎么知道柳清清出身的?还是她故意在外面造谣败坏吴家的名声,结果不小心说中了?
见莫颜不说话,那小媳妇的心顿时提了起来,恨不得给自己一个大嘴巴。要是因着这话就把这份轻松的活计丢了,不说少了一份工钱,就是日后也没脸在村子里见人了,谁会喜欢乱说话的人?
蔡嫂子一听,生气的说道:“那些糟污话要是从别人的嘴里说出来,我可能会信两分,可是王家那个女人最喜欢搬弄是非,她就是嫉妒吴家的日子好过了四处乱造谣呢,我一个字也不信!”
听她这么一说,原本心里存了几分怀疑的妇人们顿时打消了这种念头,附和道:“没错,那个女人的嘴巴没一刻干净的,能从她嘴里听出好话,比登天还难,可不能信了她的话。”
“是啊,那个女人的嘴巴比吃了大蒜还臭,咱们要是信了就是中了她的圈套,以后还怎么跟吴嫂子打交道?”
“就是,可不能让那个女人得逞!这女人也真是的,吴嫂子那么好的人又哪里得罪她了?再说了,乱造谣也不造的像一点,吴嫂子家里那么有钱,又有颜丫头做靠山,就是娶城里的姑娘也使得,哪里会看上那种地方出来的姑娘?那个女人真是不长脑子,以为别人都跟她一样笨呢!”
“……”
不等莫颜出声,众人就议论纷纷的说开了,已经断定是王嫂子嫉妒吴家过上了好日子,故意散播出来的谣言,企图让村子里的人排挤吴家,让吴家抬不起头来。
莫颜微微松了口气,尽管之前吴家就已经想好了应对的办法,编出了一套没有什么漏洞的说辞,但是如果有人先将柳清清的身世抖出来,就算竭力弥补村民们心里也会有先入为主,认为柳清清的身份有问题。
好在现在发现的早,“谣言”还没有彻底传开,尚有补救的机会。于是莫颜顺水推舟,将之前吴家想出来的那套说辞借这个机会说了出来:“我知道吴姨儿媳妇的来历,说起来那也是个苦命人,若非家逢巨变到京城投奔远亲,就不会有跟铁头哥之间的好姻缘。”
一听莫颜这么说,胃口就被高高吊起来。
之前就有人打听吴家儿媳妇的来历,吴家只说是一个孤女,可能觉得不好听或是觉得说的太详细了以后传到儿媳妇的耳中让儿媳妇难过,其他的就含糊带过去了,别人也不好意思再问。
见达到了目的,莫颜也没有废话,在她娓娓的叙述声中,青楼出身柳清清摇身一变,成为父母双亡的孤苦女子。因是女子,无权继承父辈遗留下来的家业,又被恶毒的伯父赶出家门,不得已之下,柳清清只得带着贴身丫鬟来到京城投奔母家的一位远亲。
奈何亲戚一家早就搬离京城去了南方,柳清清一个弱女子,跋山涉水的来到京城已是不易,断没有能力再奔去南方了。她典当了祖传的玉佩,本想在京城赁一间屋子,日后靠着不俗的女工做绣活儿维持生计,结果典当来的财物却被可恶的小偷全部偷去。
走投无路之下她本想一死了之,却认识了好心的铁头,最后她被铁头的赤子之心打动,又希望有个栖身之所,就自己做自己的主,愿意嫁给铁头为妻。
莫颜的声音很轻,充斥着对柳清清身世的同情,果然,一听柳清清的身世如此凄惨,一些心肠软的妇人早就抹起眼泪了,就是没有流泪的也对红了眼眶:
“没想到,吴嫂子的儿媳妇身世如此凄惨!幸好遇到了心肠好的铁头,不然这好好的姑娘去投河,也太可惜了。”
“铁头老实厚道,吴嫂子又是个温和的人,这姑娘是个有后福的,苦尽甘来了。”
“这两个人,是天赐的姻缘呐!就像戏文里说的,有缘千里来什么的,可不就是这个意思么?”
“是‘有缘千里来相会’,铁头跟那位柳姑娘就是这样的。”
“……”
莫颜在柳杨村的地位无疑是特殊的,她说出来的话根本没有人会质疑。就算谁心里存了疑惑,难道还真会去千里之外的江南,查证柳清清的身世不成?
柳清清那边就更没有问题了,虽然她的口音带着一股子京腔儿,但是在青楼里混迹多年,南方的民歌小调她全会唱,南方话软音俚语也说的顺溜,只要她自己不承认,外人根本不会知道她并非生在南方。
不管今后王嫂子之流如何“造谣”,她们这些知情人咬死了不认,谁也没有办法。王嫂子名声太差,说出来的话不会有几个人相信,到时候只要说她嫉妒吴家,才到处乱造谣,就更不会有人相信了。
不过,光这二十人知道柳清清的“身世”还不够,在流言彻底传开前,必须把她的“身世”宣扬出去。莫颜已经替吴家做出了第一步,索性第二步也帮着做了:“吴姨儿媳妇的身世就是这样,若是村里再有什么奇奇怪怪的流言,还请各位伯娘婶子帮忙解释一二,若是好好的亲事被那些流言蜚语毁了,那是在造孽。”
话音一落,又是蔡嫂子第一个回应:“颜丫头,你就放心吧,就算你不说,我们也知道怎么做,一定不会相信那些流言,伤了两个无辜的孩子。”
她的儿媳妇也快过门了,要是有人敢说儿媳妇是从窑子里出来的,她一定拿着剪刀打上门,把那长舌妇的舌头剪了。
有蔡嫂子带头,其他人也纷纷应承起来。帮吴家辩解一二,说几句好话又不会少块肉。若是能借这个机会跟莫家打好叫道,以后再有什么好活计,肯定会先想着她们呢。
这一次给莫家做活儿,一天就有五十文的工钱,可是让好些人羡慕死,就算不替吴家说好话,也没必要到处散播那些没影子的事,跟银子过不去。
莫颜放心下来,也没有追究圆脸妇人,要不是她问出来,这种在私底下传的流言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发现,真爆到台面上来,她们再做解释就有些晚了。
莫颜放心下来,也没有追究圆脸妇人,要不是她问出来,这种在私底下传的流言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发现,真到爆出来,她们再做解释就晚了。
吃过午饭,估摸着吴氏出摊回来了,莫颜让另一个妇人顶上她裁衣的位置,自己去了吴家。对此,蔡嫂子等人丝毫没有意外,出了这样的谣言,肯定要想办法解决。
莫颜来到吴家时,吴氏刚回来,听完莫颜的话,一时后怕不已:“怪我,都怪我,那套说辞不该藏着掖着,不然哪里会有这事。”
莫颜倒是不这么认为,宽慰道:“要是旁人一问,就搬出那套说辞反而会让人觉得假,这样藏着些等到合适的机会说清楚,才更能让人相信。”
柳清清这样的出身到底不好,按照时下人的思想,就是克父克母命太硬。吴家顾忌这个没有才没有明着说出来,后来听到那些不好的谣言,才“逼不得已”道出了儿媳妇的身世,比直接说出来更合情理。
吴氏一听,脸色缓和了些,随即气愤的说道:“王家的那个女人太不是东西了,我儿媳妇就算有不好的又关她什么事,有胆子就当着我的面说,偷偷摸摸算什么本事。”
莫颜皱起了眉头,心里也对那个女人腻歪的很:“就是不知道她随口乱说的还是从哪里听说了什么,不管怎么样,接下来该怎么做,吴姨你得想好。”
到底是打上门去大闹一场,把柳清清的“身世”说清楚,还是不予理会,等谣言自己消失。
吴氏几乎没有考虑就选择了前者:“若是寻常的小事等它慢慢散去就好了,这一次事关清清的名声,我要是忍着不出声,那些小人还当我怕了她们,当我们家好欺负,再说这种事是个人都会打上门去,我要是不去找那个女人的麻烦,别人还以为她说的是事实,我不敢站出来分辨。”
莫颜猛一拍桌子,连连点头:“确实该这样,是我想岔了。”
无伤大雅的谣言可以忍一忍,若是闹大了会让人认为心里有鬼,但是像这种能把人逼死的谣言,就是泥人儿也忍不了,闹大了反而更有利。
见莫颜也支持,吴氏的底气更足了:“明天我到米铺里把铁头喊回来,我们母子俩一起去王家闹,就算王家那个女人真从哪里听说了什么,我也不怕。”
莫颜冷冷一笑:“何必等到明天,我现在就去把铁头哥叫回来,你们傍晚就打上门去。”
依照王家那个女人的尿性,若是真有真凭实据,早就在村子里嚷嚷开了,不会只在私下里传,吴姨他们闹上门去,也不用担心什么。
……
从吴家回来,莫颜就钻进书房里,给铁头写了封信让一只信鸽送了去。
信鸽是被毛毛后来骗回来的野鸽子,而且还是一对儿,这对野鸽子被灵泉水改造后,她就对外说是买回来,特意用来传信的,倒是没有引起别人的怀疑。
李忠收到信,就连忙催促铁头回家。铁头以为家里出事了,紧赶慢赶的跑回来,得知是村里传出了对媳妇儿不好的言论,一时急红了眼,那样老实的人竟然直接跑到厨房里拿了把寒光闪闪的菜刀往王家冲去。
吴氏喊都喊不住,跟大妮儿交代了一句就连忙追了上去,生怕铁头冲动之下真把人砍成什么样,到时候事情就不好收场了。
大妮儿得了吩咐急慌慌的跑到莫家,请莫颜帮忙。王家有好几个儿子,要是打起来吴家人铁定不是对手。
莫颜早有准备,放下手里的剪刀,就带着小花和毛团去了王家。蔡嫂子等人坐不住,纷纷放下手里的针线跟了上去。
莫颜看到了没有说什么,有人站在吴家这边,若是王家口不择言把柳清清的身世抖出来,也有人替吴家辩解一二。
“老娘说的是事实,你那个儿媳妇本来就是从窑子里出来的,装什么黄花闺女?这可是你婆婆亲口告诉我的,那还有假?”
远远的,众人就听到了王嫂子尖声的叫嚣,再一听她说是莫洪氏告诉她的,脸色不由得变了变。
莫颜见状,不动声色的说道:“莫洪氏去年就瘫了,连话也说不清楚,这话不是摆明了骗人?”
话音刚落,像是回应她似的,那边吴氏的声音也大了起来:“你把所有人当傻子?满村子谁不知道莫洪氏瘫在床上连话也说不清,就算说的清楚,她一直看我家不顺眼,故意编出这样的谎话骗你,借你的手对付我家,你倒是忠心,没有好处拿也要当别人手里的搅屎棍,跟走狗一样的混账东西……”
这一番怒骂,让在场所有人大为意外,完全没有想到一向柔和的吴氏能说出这样犀利的话来,看来是真被逼急了。
待莫颜等人走近一看,王家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人,还有不少人从角落里冒出来看热闹,一时间议论四起。好在大多数人知道王嫂子有张欠撕的嘴,皆站在了吴家这边,只有少数人家嫉妒吴家的好日子,巴不得吴家跌个大跟头,名声扫地。
吴氏的话得到了普遍的赞同,老莫家的人在村子里早就没有名声可言,从他们家传出来的话,能信么?王家人也是一路货色,说出来的话同样不可信。
然而,王嫂子可不这么想,见大多数人站在吴家那边,纷纷出声讨伐她,不仅没有收手,声音反而更大了:“吴氏,你前些天生辰,你那窑姐儿媳妇过来给你献殷勤,我可是见过她的,当时就瞧着她眼熟,后来才想起她去年就来过村子,这一点你敢不承认?”
这话一出口,人群里就有人小声的嘀咕起来:“去年确实有蒙脸的姑娘到老莫家,因她是乘着马车来的,就特别有印象,难道那个女人说的就是那个蒙脸姑娘?”
“对对对,我也看到了,马车就停在老莫家门口,跟我家也近,我还凑上去看过呢,后来那姑娘上了马车走了,莫洪氏在屋子里摔盆子砸碗的骂呢!”有人跟着附和起来,显然这两个人皆是老莫家的邻居,看到过蒙脸的柳清清。
吴氏也听见了,脑子里有短暂的空白,随即指着王嫂子质问道:“那会儿你可是在老莫家?可有亲眼见过那女子的相貌?”
王嫂子一听,心里有些发虚,可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容不得她退缩了,于是梗着脖子狡辩道:“就是亲眼见过,就跟你那窑姐儿媳妇长的一模一样。”
“呵,一模一样?难道那天你就在老莫家?”吴氏冷笑,逼问着王嫂子。
她跟莫洪氏做了二十年的婆媳,很了解她死要面子的性子,不可能当着外人的面解决让自家丢脸的事。况且,清清做事一向谨慎,之前就说过来老莫家那会儿,只有老莫家的人见过她的相貌,不然她们也不会用那套解决清清身世的说辞了。
☆、第342章 人人喊打,奖赏
王嫂子哪里真见过柳清清,但是众目睽睽之下,她也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只能咬牙坚持之前的说法:“没错,那天老娘就在老莫家,亲眼见过你那个窑姐儿媳妇!你们吴家真真不要脸,连窑姐儿也娶,这不是败坏咱们柳杨村的名声么?就该把你们一家子赶出存去,省的让咱们村子跟着丢人现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