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争高下狮虎对阵决胜负英雄斗智(1)

  秦军顺利通过韩境,踏入魏国,在大梁城外指定地点扎下营寨。张仪以魏王名义犒赏秦军生猪三百头,活羊三百只,鲜鱼一百担,粟一千石,马草三百车,马料一千石。张仪又以相府名义,借给秦军粟五千石,草料若干。两项相加,若是用得节省,三军可支一个月。
  惠王与魏嗣虽然心疼,却也无话可说,一是秦人是为魏国才远征的,二是这些军需,原本就是人家秦国“借”过来的。
  劳军仪式完毕,张仪才得空闲,吩咐随行魏人先走一步,自与秦军主将司马错携手步入秦国中军大帐,把酒言兵。同席陪酒的是两员副将,公子华与车卫国。
  酒过三巡,司马错搁下酒爵,朝张仪苦笑道:“相国大人,你是把在下放在火上烤啊!”
  “将军何说此话?”张仪拱手。
  “不瞒相国,此番远征,在下是心事重重。”
  “将军是怕打败仗吗?”
  “非也。在下虽说无知,却也晓得,世上本就没有常胜将军。”
  “既如此,将军何以心事重重?”
  “唉,”司马错怅然叹道,“在下心事有三:一是此番出征,王上并无死战之意;二是孤军远征,而对手是两败大魏武卒、击杀庞涓的齐国五都之兵,三军将士口中不言,心存忌惮;三是在下所带来的五万条汉子皆是一等一的锐卒,在下败不起啊!”
  “呵呵呵,”张仪倾身,盯住他,“听将军此话,是要完胜齐人喽!”
  “既然出征,必须完胜!”司马错收起心事,握拳,运劲。
  “呵呵呵呵!”张仪多笑出一个字,直回身子,摇头。
  “咦?”司马错急了。
  “将军胜不得!”
  “这……”司马错目瞪口呆,看向公子华与车卫国,见二人也是愣怔,转盯张仪,“相国大人,难道您是……要在下败吗?”
  “也败不得!”张仪再次摇头。
  司马错三人再次晕头,面面相觑。
  “哈哈哈哈,”望着三人的样子,张仪长笑几声,缓缓举起酒爵,“来来来,诸位将军,为大秦锐卒远征齐国,不胜、不败,干!”
  张仪一饮而尽。
  三人谁也没端,连知晓内情的公子华也有点儿摸不着头脑了。
  “喝呀!”张仪目光鼓励中有催促,一脸胸有成竹的样子。
  公子华、车卫国在迟疑中饮尽,只有司马错执爵不动。
  “司马将军?”张仪朝司马错亮亮手中的空爵。
  “在相国大人说出此番征齐的锦囊妙算之前,这一爵在下不敢喝!”司马错干脆将爵置于案上。
  “好吧!”张仪放下空爵,盯住司马错,“在下问你,东方列国无一不视秦国为虎狼,而今,虎狼之师横跨万里征齐,将军敢战胜吗?”
  “这……”
  “将军若是战胜,战胜的好处一分捞不到不说,将军反将恶名传扬于列国,列国原就视秦为虎狼了,见秦卒又是这般凶狠,连战败庞涓的大齐之师也击败了,只会因恐惧而抱成一个团,结在苏秦的纵麾之下,同仇敌忾。那时,别的不说,单是将军的五万锐卒回归故乡,怕也是个难哟!”
  司马错倒吸一口凉气。
  “至于将军如何败不得,在下就不多说了!”张仪目光闭起。
  司马错服了,抱拳:“谢大人指点迷津!”
  “诸位将军,”张仪睁眼,看向三人,“此番征齐,不是真征,只是象征。在下不要几位去与齐人决生死,只要几位吓一吓齐人,给魏人,主要是给老魏王,壮个胆。否则,”指指自己鼻子,“在下的日子就不好过喽!”为几个空爵斟酒,“来来来,就算是劳苦几位,为在下帮忙,干!”举爵。
  几人释怀,全部饮干。
  “说吧,相国的这个忙怎么个帮法?”司马错放下酒爵,笑了。
  “诸位请看,”张仪从怀中摸出一张他早已备好的麻布图,摊在案面上,指着一条黑线,“三军可沿这条线行军,过宋境,沿楚国昭阳东进路途,杀奔齐境。不过,不是围薛,而是由这儿(指鲁地)作势向北,锋指临淄。齐人必起三军迎战,双方可在鲁地布阵。”
  “为什么选在鲁地?”车卫国不解。
  “原因有四,”张仪看向他,“一是做给半途而废的楚人看,让他们瞧瞧大秦锐卒是如何征齐的;二是做给齐人看,让齐人明白大秦之师虽说是伐齐,但并没有踏进他们的国土;三是做给天下看,鲁国是礼仪之邦,大秦之师是出兵过鲁,是征伐不义不礼;四是确保后方无虞。在下已与宋王谈妥,变宋地为我腹地。双方在鲁地对阵,我进可攻齐,退可入宋,而齐人入宋,却要忌惮宋师。”
  “咦,”车卫国越发不解了,“鲁地既为礼仪之邦,我们选在礼仪之邦作战,怎么又成了征伐不义呢?”
  “哈哈哈哈,”张仪长笑几声,“这个正是在下要求几位的。”自斟一爵,饮下,“此番出兵不同寻常,无论是过宋还是过鲁,你们都要做到法纪严明,显出大秦威仪。山东列国无不视秦为虎狼之国,视秦卒为虎狼之师,此番出征,恰是我们证明自己的机会,你们必须做出样子,让他们看看什么叫作正义之师、礼仪之师!换言之,你们不可扰民,不可失礼,不可失义,行军布阵,皆要循规中矩;营外出行,务要军容整齐。宋君、鲁君在下全都讲妥了。泗下列国无一不受齐人的气,无一不在心底怨恨齐人,也都晓得秦人是不会要他们土地的,也不会要他们草木的。相反,这么多的辎重供养,于他们还是一笔难得的生意呢,所以,他们绝对不会为难诸位。”
  见张仪打出此等算盘,三人叹服,抱拳道:“相国高谋,末将敬从!”
  “韩王可恶!”得知秦人安全越过韩境,抵达魏地,齐宣王恨极,一拳砸在几案上,“魏人伐他,寡人舍死救他;秦人伐我,他非但不救,反倒借道于人,这这这……”
  “唉,”田婴半是感叹,半是为韩王开脱,“秦人要借,韩王不敢不借呀!关键是,我们如何御敌?”
  “唉,”宣王亦叹一声,“要是晓得如何御敌,寡人就……”
  “田忌将军可有音信?”
  “你说得是,他不肯回来!”宣王不无懊恼道,“楚王封他君了,在黔西。使臣见他时,他刚要上路。使臣好说歹说,他只是不肯哪!”
  “是哩!”田婴接道,看向宣王,“臣已奉王命,令五都之兵计十万人应征,五万赴阿城大营,五万发至临淄,听王命御敌!只是,臣听说,应役兵士寻出各种借口,甚至不惜花钱疏通司徒府,不想应征啊!”
  “哦?”宣王惊道,“为什么?”
  “风闻秦卒皆是虎狼,一到阵上,不顾一切向前冲,照面就是割耳朵!”
  “岂有此理?”宣王震怒,“上战场就是赴死,怕什么割耳朵?”
  “是呀!可传言不是这么说,传言说,秦人不是大魏武卒,是什么样的耳朵都割呀!死人的割,活人的割,拿枪的割,没枪的割,战死的割,连投降的也割……他们什么也不要,只要耳朵!”
  “这这这……何处来的传言?”宣王震惊。
  “是从魏人那儿传来的。河西之战中,不少魏人扔掉兵器,跪地投降,可秦人不管,一手刺人,一手割掉左边耳朵。侥幸活过来的个别士兵,也是只有右边一只耳朵呀!”
  “可恶!”宣王一阵恶心,握紧拳头,有顷,盯紧田婴,“婴弟,我们没有退路了。急迫之事是主将人选,稷下汇聚天下英才,可发榜征聘!”
  “臣受命!”
  田婴回府,使人写出榜文,请宣王盖过玺印,张悬于稷下。
  稷下沸腾了。
  苏秦是在宣王张榜的第三日回到稷下的。
  苏秦站在围看榜文的人群里。
  榜文是一块木板,做工精致,大意是,凡有治军筹策之才、能主将三军抗御强秦者,必封将赐侯。
  立榜三日,阅读者众,却无一人揭榜。非稷下无人,实乃主将三军抗御强秦,实乃天大之事。自己头颅事小,三军数万人马尽皆系于一人,这是谁也不敢轻易担当的事儿。学者们纵有辩天驳地之才,但要他们背负几万生灵,这个压力实在太大。
  审看一会儿,苏秦没有回他的小府宅,而是吩咐飞刀邹直驱远在郊外的匡章宅第。
  匡章的宅子濒临淄水,有十几亩大,林木茂盛,清静宜人。
  苏秦沿小径走到尽头,现出三进院子,俱是土墙草舍。
  柴扉掩着。
  苏秦敲门,匡章的御者兼仆从走出,认出苏秦,迎进,将他带到匡章书房。
  书房位于草舍最后,可以从窗口观赏淄水。
  房门大开,苏秦朝仆从摆下手,自行进来。
  匡章仍在案前席坐,面前摆着两捆竹简。苏秦打眼一看,就知是孙膑留下的。竹简没有摊开。
  匡章显然在冥想状态,对来人视若不见。
  苏秦在他对面坐下,良久,轻轻咳嗽一声。
  匡章睁眼,见是苏秦,惊喜:“苏大人!”
  “呵呵呵,”苏秦拱手,“有扰章子了!”
  匡章回礼,尴尬一笑:“在下……以为是下人送水来呢,慢待了。”
  苏秦瞄向他的两捆竹简:“看这样子,章子当是烂熟于心了。”
  “字字珠玑啊!”匡章慨叹,“可惜在下愚笨,日日研习,也不过是记个词句,离苏大人要求的入心、会意尚差甚远!”
  “听到章子说出此话,在下就放心了!”苏秦拿过竹简,摊开,又合上,一脸微笑地盯住匡章。
  “苏子可为秦国而来?”匡章直入主题。
  “正是。”苏秦目光刚毅,“这一战我们必须打赢!”
  “是哩!”匡章点头,“苏子进来那辰光,在下正在思考如何御秦。”
  “思考妥否?”
  “尚未成熟。”
  “说说看。”
  “就军师所论,用兵在于奇,在于动,在于攻其必救。无论是孙武子伐楚,还是军师战魏,用的皆是此策。”匡章看向两卷兵书。
  “章子欲以此策御秦?”苏秦问道。
  “非也。”匡章摇头,“若在下御秦,当反军师之道。”
  “哦?”苏秦倾身,盯住匡章。
  “因为情势不同。”匡章闭目,似在背诵台词,“孙武子伐楚之时,楚强吴弱;军师战魏之时,魏强齐弱。吴军袭楚,用的是轻车,移动迅速,利于袭远。军师战魏,用的是骑卒,神出鬼没,利于造势。无论是孙武战楚,还是军师战魏,皆是远征他国,战场在境外。远征之军,宜动不宜静。今日战秦,情势迥异,是秦人远途伐我,战场在我境内,军师之策宜为秦人所用。”顿住,似是在寻找说辞。
  “说下去!”苏秦听得入神,急切追道。
  “在下之策是,与之对阵,拖死秦人。”
  “怎么拖?”
  “以军师所论,双方对战,强者静,弱者动;静者阵,动者奔;强者正,弱者奇;正者战,奇者避。秦人败魏卒于河西,服巴蜀于一役,拒六国于函崤,欺大楚于商於,今又远途伐我,必恃强。恃强,必静,必正,必阵,必战。秦人若阵,若正,则与我谋暗合,我可布以坚阵,拖其疲累。秦人远离家乡,我拖之愈久,秦人之心愈躁。躁则急,急则不周,不周则洞漏,洞漏则危。”
  苏秦敬服,拱手道:“听章子此悟,已得军师要领,齐握胜算矣!”起身,“事急矣,你这就随同在下去见王上!”
  “谢大人抬举!”匡章拱手。
  “将那个带上!”苏秦朝案上的竹简努嘴。
  “匡章?”齐宣王眯会儿眼,良久,睁开,盯住苏秦,“远袭项城是不错,打得好,可……统领三军,与秦将司马错对阵……”顿住,又眯会儿眼,“你为什么举荐他?”
  田婴也是目光质疑,看向苏秦。
  “就秦所知,”苏秦声音淡淡的,如同说家常,“方今世上能对抗司马错与五万秦卒的人,除孙膑之外,就是章子!孙膑已不可求,章子是不二人选!”
  苏秦以如此夸张的平静语气举荐一个只做过一次三军副将且在朝野充满争议的将军来主导一场决定齐国未来国运的旷世之战,着实让宣王、田婴吃惊。
  换作任何人举荐章子,即使田婴,宣王都会毫不犹豫地否决。然而,举荐之人是苏秦,且语气这般决绝!
  齐宣王双手捂头,从头顶揉起,揉到额头、眉毛、眼睛、面颊、耳朵,最后落在耳朵根上,抬头看向苏秦,没有说话,只以目光征询。
  “臣之所以举荐,是因为匡章是孙膑弟子,已得孙膑真传!”苏秦讲出原委。
  显然,这是一个重大信息。
  宣王眼睛放光,但田婴显然不信。
  “孙军师的弟子?”田婴半是自语,质疑道,“倒是怪哩!就婴所知,救赵之战,匡章只是普通军将;救韩之时,匡章虽然升为副将,但也都是帐外候命,军师从未教过匡章,也极少与匡章说话,只与田忌将军讨论军事,所有命令也都由田将军颁发,弟子一说……”一脸愕然。
  齐宣王看向苏秦。
  “是与不是,大王何不召章子一问?”苏秦应道。
  “章子何在?”齐宣王看向田婴。
  “章子就在殿外,当在候旨厅候旨!”苏秦接答。
  “有请匡章!”宣王宣召。
  内臣出去,果然在宫门之外看到正在候旨的匡章,引他入见。
  匡章提着一只包袱,跪叩时包袱搁在旁边,很是显眼。
  齐宣王、田婴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包袱上。
  “匡章将军,包中何物?”齐宣王忍受不住好奇心,不及让席,指着包袱问道。
  匡章打开包袱,现出两捆竹简。
  匡章展开竹简,第一捆的第一片竹简上赫然写着《孙子兵法》,另一捆上赫然写着《膑人说战》。
  “《孙子兵法》?《膑人说战》?”齐宣王半是自语,半是征询,“可是军师写的?”
  “正是!”匡章应道,“军师将用兵精要写作两册,托苏大人赠送末将,叮嘱末将研习,为国效力。”将两册竹简双手呈上,“此为军师手书,请王上审阅!”
  内臣接过,呈给宣王。
  宣王激动,粗粗翻看一遍,看向匡章:“匡章将军,你可都研习了?”
  “末将深恐有负军师重托,自得书之时起,日日用功,不敢有一刻懈怠。”
  “王上,”田婴笑了,“该给将军让个席位了!”
  “是哩!是哩!”齐宣王这才想起礼节,紧忙站起,走到匡章身边,将他扶起来,让到席位上,按住他的肩膀,不无感慨,“不瞒将军,一连三日,寡人睡不安、吃不香,日夜不停地祈祷上苍,”回到席位坐下,“这不,上苍不负寡人,把你给送来喽!”
  在场几人皆笑起来。
  匡章拱手:“王上厚爱,末将粉身碎骨,不足为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