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四章不需要再找理由

  六月二十一日上午,江防军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和火力,对被包围的剩余日军展开了最后攻击。
  这些分作大小七堆的四千余名日军多为不同建制凑到一起,中间还有数百伤兵,而且弹药缺乏、基本没有重武器,根本组合不起整体的战斗力,面对三万余有多门火炮配合的中国军队,基本是采用了各自为战的方式,不到正中午就全部被歼灭了。
  经过清点和俘虏的口供核实,日军第四十师团总共有兵力一万八千余人,先后被消灭和俘虏了一万五千两百七十六名,突围出去的约有三千人左右,并且其师团长被击毙,所以第四十师团可以称之为被歼灭。
  中国军队为了围歼第四十师团,也付出了阵亡四千二百余人,受伤六千三百余人的重大代价。
  而日军一一零师团于夜间勉强发动了一次有规模的进攻,但在夜色和雨天中不论是人员的动作、还是武器的发挥,都要比平日相差许多,光是摔倒受伤的就有两百余人,此外火炮在雨中也不能使用,所以在得到了兵力和火力加强的七五七团面前一点都没有讨到便宜,只是枉送了五百余士兵的性命。
  天亮之后,鉴于第四十师团已不需要增援,一一零师团怕遭到中国军队的反包围,于是便逐次向后退了十五公里,只留下了三四百不带武器的人员打着白旗、缠着白毛巾在细雨中收捡阵亡者的尸体。
  七五七团这次在空军配合下,以伤亡七百余人的代价击毙日军两千四百余名,而华南空军的空袭至少还直接造成了日军不下五六百人的伤亡,地空合计毁伤日军火炮十余门,炸毁炮弹千发以上,战绩十分突出。
  各项战果上报之后,军事委员会随即就以全歼日军第四十师团、重创日军第一一零师团、共计歼敌两万八千余人、击落日机一百一五架的战绩,对外公布了宜昌大捷的消息,并对参战各部予以通令嘉奖。
  而远在宜昌千里之外的江西,华南空军二十日上午半天在与来犯机场的日机的较量中,也以损失两架战斗机的代价,取得了击落日军攻击机七架、战斗机十七架的胜利。
  包括宜昌地区的空战,华南空军在这一阶段的作战中共击落日机八十三架、击伤十八架,其中包括十二架日军首次投入实战的零式战斗机,并摧毁大量日军地面目标。
  华南空军自己损失战斗机三十一架、中型轰炸机一架,牺牲飞行员十一名。
  如果宜昌附近能设置一部雷达进行预警和调度,那么空中和对地攻击的战果就会被很大程度的改写。
  宜昌战役虽然天上地下打得热火朝天,不过谢昌云的主要精力却放在了其他方面,这是因为这段时间德军已经攻破法军的主要防线进入了巴黎,法国总理雷诺继英国首相张伯伦之后辞职,而由贝当接任总理职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灭亡指日可待。
  接下来就应该是不列颠之战、日本加入轴心国与德意结成正式联盟等重大事件,谢昌云需要仔细权衡进入法属印度支那的时机。
  谢昌云有两种选择。
  一个是在法国正式向德国投降之后、也就是近期进军安南,夺取河内以及海防。
  另一个就是等德意日轴心正式建立、法国傀儡政府允许日军进入安南之后再动手。
  前一个方案的益处是军事上主动,但是会因率先在东南亚采取军事行动,而使日军获得进攻东南亚的借口,使自己陷入政治上的不利。
  但是如果选择第二种方案,极有可能就会被日军抢先一步占领海防港,中国通过海防港中转的大量战略物资和武器装备就将落入日军之手,而且日军一旦站稳了脚,要夺下海防就得付出重大的代价。
  谢昌云与陈济棠和文武班底们反复商议后,拿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决定法国一旦与德国签订投降协定,便由民国政府和四战区联合出面,要求法国殖民当局必须做出保证,不得允许日军进入其属印度支那地区,不得允许日军干扰正常航运。
  谢昌云估计法国殖民当局和法国政府不会同意做出这种保证,这样一来再出兵安南就占据了政治上的住动。
  宜昌战役还没有结束,四战区于六月二十日就把这个方案呈送给了国民政府,但并没有提及四战区军事方面的意图。
  也就在这一天,王思政和二十余位同学乘华南空军的专机来到了韶关。
  王思政几天就完成了全部的学业并拿到了大学毕业证书,原计划第二天就赶来广东,连飞机票都预先买好了。可谁知他和几个同学要到四战区投军的消息传出之后,经有好几十名同学又找了来,表示愿意和他一起到四战区。
  结果王思政凭是谢昌云小弟这一身份临时当起了招募官,把女的和身体不好的先剔除,然后又将拿不到家长同意证明的也刷下,最后连他自己还剩了二十七人。
  这二十七人怎么走却成了一个问题,坐汽车经贵州湖南需要十二三天的时间,一路下来如果得了病,说不定就验不上空军了。可是如果要坐飞机,不说其中大部分人坐不起,光是机票也没办法买,零零落落的到齐了只怕也要大半个月。
  于是王思政就给何欣怡打了一个长途电话求援。
  何欣怡也没有通过谢昌云,而是给黄光锐直接打电话道:“黄司令,重庆有二十多个大学生主动要来四战区参军,优先你们空军选。对了,里面有三个人是曾经通过了飞行员体检的,你看能不能派飞机去把他们接来?”
  黄光锐道:“大学生想来当飞行员,我们怎么能不要?不说是二十多个,就是一个派飞机也值了!这里面是不是有何主任特别推荐的?”
  司令官的脑筋果然很好用!
  何欣怡笑道:“还真让黄司令猜到了!带头的一个是财政部王次长、也就是现在江西省府民政厅王厅长的儿子,和我们缠着要当飞行员都两年了,实在推不过去,只能让他来在黄司令麾下效力。到时候怎么安排他我还想和黄司令商量一下,王次长家就这一个独子。”
  王如其人以及他与谢家的关系,黄光锐还是基本了解的,听何欣怡说了后便道:“原来是王公子。这个请何主任放心,一切我都会按你的意思安排好。”
  四战区这些人都是鬼精,为何欣怡办事绝不会提到谢昌云,抬足了何欣怡的面子。
  不过何欣怡虽然在四战区可以畅行无阻,但却分寸把握得当,自家私事一般宁愿多花钱也不轻易求人,最多也就是稍带着方便一点。
  因此四战区上下无不称叹何欣怡的大家风范,与谢昌云是珠联璧合。
  王思政来的途中,竟觉得自己已经成为了华南空军的一员,钻进了运输机的驾驶舱,向驾驶员自报了是华南空军新招的航校生,然后就死赖着不肯在出去了。机组人员都得到了上司的招呼,见王思政一副大咧咧的样子,就知道这位就是来头不小,反正长途飞行也寂寞,而且今后很可能是同僚,于是也由着王思政挤在狭小的空间里,接受起了他连珠炮般的提问。
  由此可以看出,王思政较几年之前性格已经有了根本的变化,说话和表情再也看不到如同少女一样的腼腆内向。
  开玩笑!他与闻名遐迩的谢昌云和何欣怡都敢随意的说话,还会怕与其他人交流?
  在这点上王如中夫妇都很感谢谢昌云,只不过段世芬多少有些觉得王思政学谢昌云学偏了方向,其他的没有学着,反倒把一副胆子给学的大到了天上去。
  这次要不是儿子在家闹得天翻地覆,丈夫最后又坚定的拍了板,而且又是交给了谢昌云和何欣怡,段世芬打死都不会同意儿子去参军打仗。
  好在过不了几天自己也要带着女儿到赣州,段世芬这才哭哭啼啼的为儿子放了行。
  不止王家是这样,与王思政一起来的那些大学生里,绝大部分也都是与长辈经过了一番较劲。
  虽然国难当头、投笔从戎已成为年轻人的一种向往和时尚,但事到临头大部分家长还是会有些悲切和踌躇。
  虽然大学生参军在四战区已为常见,但外地的大学生集体来投奔却是罕见,所以在王思政等到达韶关时,除了何欣怡在机场等着以外,四战区政治部的一个少将副主任和华南空军的一位少将副司令也特意在机场迎接这些学生,随后就把他们送到了战区招待所安置。
  当晚,谢昌云在战区招待所设宴款待了二十八名学生,除了向他们表示欢迎之外,还让他们各自报了自己的志向。
  当听到额王思政擅自做主竟推走了一部分人,谢昌云眉头一皱、与何欣怡对视苦笑了一下,然后道:“思政,你那些同学如果愿意来,只要不是身体太差的,也不管男的女的都只管来就行。我们这里不光军队需要人,其他各行各业同时也需要人。我们不好到重庆直接招人,你就写封信回去代我们宣传联络一下,把自愿来的同学都招来,可以不局限你们一个学校,也不局限今年,以后的毕业生我们年年都要。具体怎么办你和欣怡姐商量。”
  将来自己的发展将覆盖更大的区域,谢昌云现在已经在考虑起了去广东地方化的问题。
  吸收各方的知识青年来加以新思想的灌输,将来再派出去在各地机构任职,无疑是一个很有效的方式。
  不仅是韶关和赣州,像重庆、成都、昆明等地的内迁大学,目前都聚集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且与这些学生相关联的人更是数不胜数,这可是相当大的一笔政治资源呀!
  别的人现在还在为身存而挣扎,因而顾不上这些,但谢昌云却感觉到了该下手的时候了。
  而对于王思政,谢昌云也有着长远的考虑。
  美国海军和陆军航空兵近期将各派遣五十名飞行人员和空中指挥人员,以志愿人员的身份到华南空军进行实战体验。作为交换条件,华南空军也可以派六十名飞行学员赴美国海军和陆军航空学校学习。
  陆军航空兵倒无所谓,但谢昌云却盯上了美国海军航空兵。
  舰载机飞行员,那可是将来建立中国自己的航母舰队的基本力量。现在送人去学习,正好可以赶上太平洋海战的实战锻炼,等战争打完了,美国肯定有许多航空母舰要退役,到那时就可以很便宜的建起自己的航母舰队了,中国以后还会存在海洋争议吗?
  于是谢昌云就向美国海军提出了首批安排六十个人去海军飞行学校学习飞行、另外派遣五十名舰员在航空母舰上实习的要求。
  美国海军现在正有求于谢昌云,而且又不甘落在陆军的后面,于是很快就答应了谢昌云的要求。
  等段世芬十天之后带着王思雯到达韶关时,王思政去美国学飞行的事已被确定下来了。
  段世芬虽不舍儿子远行国外,但一想到这样即可满足儿子当飞行员的愿望,同时还不会有多大的危险,于是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但是在这十天当中,另一方面的情况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法国贝当政府不但拒绝了中国政府和四战区提出的要其保证不允许日军进入安南的要求,反而在日本和德国的压力下正式通知中国政府,法国决定将于八月十五日起不再允许海防港和昆河、南河铁路运送中国的物资,希望中国政府和中国公司能够在此期限内处理好善后事宜。
  法国傀儡政府的决定给了中国政府猛然一击,蒋介石等这才彻底相信了谢昌云对形势的判断。
  广九铁路和黄埔港等于是含在日军口里,而且又不能运送战略及军用物资,一旦法属印度支那的运输线再中断,中国要想获得外援和以稀有金属换取外汇就基本不可能了,而且就是其他进出口物资的运输也不是一个粤汉线能够满足的了的。
  这对中国的战时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但谢昌云和陈济棠等却暗自高兴!
  在这种情况下,四战区出兵安南和夺回广州湾还需要找别的理由吗?
  而且把两条主要对外通道都控制在手,四战区对抗战的重要作用就更加能够体现出来了。
  此外还有一个更深的战略考虑,谢昌云埋在心里暂时还未说出来。
  一年多后日本将进攻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而傲慢的英国因无力与日军抗衡,而非向中国求助不可,到了那时,谢昌云不信自己不能把英国佬整得低下头来、付出他们应该付出的代价。
  前世英国为了自身利益,在战后重建亚洲格局问题上起了相当不好的作用,谢昌云决不允许这一幕重演。
  谢昌云一面进行部署,一面准备将很快就要出兵安南的计划向蒋介石进行汇报,这毕竟是国与国之间的事,有了中央政府的支持才能名正言顺。
  但谢昌云还没来得及向蒋介石汇报,心急如火的蒋介石却一个电话把谢昌云召到了重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