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9章 轰动

  “这是本朝自成祖年间之后,最大的一次武勋!”
  听到斩首数字,在百姓们轰然叫好的同时,杨嗣昌终于恢复了镇定,脸上又有那么一点矜持的色彩呈现出来。
  到底他曾是每日陪伴皇帝,规划整个皇明军国大事的手执重权的大人物之一,眼前的这些消息,对百姓来说可能是十几二十天不能平静的强大冲击,对杨嗣昌来说,他的震惊也就到此为止了。
  在他心里,已经开始替自己和张守仁盘算了……
  皇帝可能用他为首辅了……原本他的实力还不足以任首辅,在很多事上,皇帝更信任的是温体仁或是周延儒,对这一点,杨嗣昌也十分清楚。
  他不能争,亦争不过。
  但现在不同,斩首七千级,张献忠授首,这样的功劳,足以涵盖一切。首辅之位,他志在必得。
  同时,文官勋转的特进荣禄大夫也必定到手,三公之位未必能得,三孤或是太子三师则极有可能!
  而张守仁,所获得的确实是近百十年来武将的最大的一次武勋!一次斩首七千级,当年的戚继光或是李成梁俱是远远不如,而张献忠的重要之处,在皇帝或是士大夫心中,还远在倭寇或是北虏土蛮之上!
  这个功劳该怎么赏?一时间,杨嗣昌都是替皇帝头疼了!
  在这时,他只能含着笑容,满面春风的大声道:“本官将立刻派人飞驰上奏皇上,替征虏并登州镇的将士们请功,此乃千古万世皆须牢记之武功,征虏并登州镇将士之名,必将流传千古,今日襄阳文武百官,皆需置酒高歌,年七十以上及孤寡贫弱,由官府发给酒肉,举城欢庆,替大明贺,替天子贺,亦替征虏将军并登州镇将士贺!”
  这一番话说的极为漂亮,而宣布的颁给牛酒之事,更令得百姓欢声雷动,一时间,杨嗣昌在此前的失分全部给扳了回来,整个宫城附近,俱是欢声雷动,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襄王殿下听说捷报,十分欢喜,发出内帑银五千,以助官府颁给百姓牛酒之资。”
  襄王府和其下的郡王并镇国将军虽然不似开封城中周王府那么多,但名声反而比周王要坏的多,当代襄王和普通的亲王一样,贪财好货,刻忌寡恩,对百姓是敲骨吸髓般的压榨,今日这般高兴,拿出几千银子来无非是邀买一下人心,但以襄王的名声,几千两怕是以石投水,屁用不顶了。
  “代本部堂多谢王爷,就说嗣昌不负圣上简拔,还请王爷放心,襄阳并湖广勋阳境内,从此无事矣。”
  杨嗣昌这一次当然不必再和襄王府的人客气,一番话说的对方脸上又红又白,十分难堪。
  此时城中已经有不少士绅之家放起鞭炮来了,便是普通百姓,也是有不少人家敲锣打鼓十分欢喜,人人脸上都是十分开心和释然的模样,哪怕是最贫苦的百姓也不会愿意遭遇兵祸,到时候死的谁知道是谁家里的人?再穷还能活的下去,一旦流贼破城,十室九空,壮丁被裹挟打仗,不复回返,只要能活下去,不会有人愿意走造反的路。
  原本整个湖广和勋阳地方都笼罩在兵祸连结的阴影之中,到此时,终于是烟消云散,一片晴空万里了。
  “张征虏公侯万代!”
  “请将军上复征虏,我襄阳百姓感激至深。”
  “这是几个煮熟的鸡蛋,将爷带着路上充饥。”
  “你那鸡蛋塞什么塞,这里是酱肘子,味道极佳,将爷和军爷们不嫌的话,多多带上一些路上充饥。”
  “这是上好的毛峰,小人珍藏多年,请带给征虏将军。”
  “呸,多年的毛峰你也好意思拿出来,这可是今年新出的六安白茶,将军给带给征虏吧,这是小人的一点心意……”
  奏捷完毕,杨嗣昌摆开仪仗回督师衙门,而告捷的登州镇将士留下塘报之后就可以动身返回了。在场的百姓不等衙役替这一队官兵开道,自发的便是让开了一条道路,沿途行走时,种种善祝善祷的声音不绝于耳,鸡蛋酱肘子猪头肉肉馒头等吃食也是不停的有人买了送过来,拼了命的往这一队报信的登州镇兵怀里塞过去,开始时众将士还收,看看再收下去这马都快跑不动道了,这样下去当然不是个事,于是府衙衙役过来,响鞭开道,劝开百姓,这才替这一队登州兵开出了往樊城的道路。
  “今日感觉,犹胜剿平响马之时。”
  “在莱芜和东昌时,亦有百姓如此,不过对咱们大人的赞颂,可没有襄阳百姓这么厉害。”
  这一队骑兵,不少是在东昌府和莱芜县剿过响马和山匪,剿匪之时,百姓当然也是十分的感激,种种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对张守仁也有种种赞扬。
  在济南时,击败东虏之时,济南各地的百姓对当时的浮山营和张守仁的敬服也是到了极处。
  但此时在襄阳的感觉,却是比起前几次都要厉害的多,也叫人舒服和自豪的多!
  这么一群骑兵眉目舒展,十分开心的微笑着驰出襄阳,回返军营。
  他们都是浮山的将士,对张守仁的忠诚都是一样的,大人的声名越发响亮,浮山的实力越强,受到赏赐越多,也是代表他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过。
  官职,银子,土地,家人也会过的越来越好!
  这一切,都是跟随张守仁得来的,将来肯定会越来越多!
  所以每个人都笑的十分开心,这一次除了张献忠的首级和七千颗流贼首级外,其实所获的银两和丝绸等物,加上遗留下来的刀枪甲仗,价值在二百万两以上,光是这一点,也是叫浮山上下十分开心了!
  “大丈夫当如是!”
  “提三尺剑荡平天下,得众人赞颂敬服,大人真豪杰也!”
  “回去之后,应当有赐酒,我们共饮庆贺,不醉不休。”
  “醉了要吃军棍的……”
  “那也值了!”
  欢声笑语之中,这一队骑兵也是很快穿出樊城水门,往着勋西一带的战场,疾驰而去了。
  与此同时,杨嗣昌也在一大群幕客的陪伴下,开始亲笔书写奏折。
  一般的奏折,杨嗣昌就是吩咐幕客代写,一切拟定之后,自己再亲笔抄一份就是了。今日却是与往常不同,这一份奏折,他是一定要亲笔写的。
  幕客们也都是眉开眼笑,十分开心。他们全部是举人的身份,或是有一两个是监生出身,当过一两任实职的地方官,想成为清流成为清秘官是不可能了,想要任正印官或是实职大员,非得在军功上想想办法了。
  跟随杨嗣昌出京,以赞画之名在军中,东翁剿贼成功,保命上去,他们自然也是腾云直上了。
  就算不能任官,以此资历,俨然就成为名士,将来四处打秋风都方便许多。
  此时人人高兴,七嘴八舌出着主意,杨嗣昌也是一脸的笑容,想到开心处,都是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半个多时辰之后,十分重要的奏折就写好了,以火漆封好,然后派了一个把总,带着一队骑兵护卫,沿着驿传路线,向着京师方向投递奏折。
  “日行六百到八百里,换马不换人,本阁已经用印,沿途驿站敢怠慢公事或是无马供给者,一定会重重参革。给你们银两,路上吃食,甚至换马,都十分方便,四天之内,这份捷报,一定要送到京师,晓得么?”
  吩咐这个把总的时候,杨嗣昌的神色也是十分的郑重,这个把总半跪在地上,昂首答道:“卑职知道这捷报万分要紧,不能耽搁,一定日夜兼程,四天之内,一定赶到京城!”
  “唔,回来之后,我保你一个千总的前程!”
  “谢阁部大人!”
  把总武官朗声答应,接着便是带着从属,骑上精心挑出来的骏马,往着樊城方向疾驰而去。
  “但愿他们能早早到达!”
  杨嗣昌负手而立,面露笑容。
  ……
  ……
  打扫战场是整整用了三天时间,虽然是冬天,但尸体也不能丢着不管,张世强居中联络,各部门拿出不少物资,招募了几千山民,配合军队,将好几千具尸体全部择地挖坑掩埋了。
  信佛的张世福还自己掏了银子,雇来几十个和尚和道士,做道场,超度亡灵。
  这样的佛事,这些和尚道士也是头一回做,一个个吓的战战兢兢,魂不守舍,好不容易才完了事。
  掩埋尸体,救治自己一方的伤员,检点甲仗,中军和后勤此时是成了最忙碌的部门了,后勤处的军医局带来了一百多军医和助手,大量的绷带和消毒止血药品,伤员很快得到救治,在别的军镇可能是致命的伤害,在浮山这边,也就是医生的麻烦而已。
  就算这样,也有二百多将士战死。
  七千敌五万,斩首七千,自己只死了二百余人,这个战损比,已经是十分惊人,但对张守仁和浮山将士们来说,伤损一个弟兄,都是叫人十分难以接受的痛楚之事。
  在十六日清晨,休整了几天的战兵也被集结起来,全体浮山将士集结一处,替战死的兄弟送行致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