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4章征服市委书记

  “你认为你是群众?”乔仕达说。
  我说:“在群众面前,我是小干部,但在乔书记面前,我永远是群众。”
  乔仕达看着我,沉吟了一下,说:“既然你正在中青班学习,那我考考你,党的群众路线是什么?”
  我好不犹豫地回答:“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的原理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
  “你认为群众路线的实质是什么?”乔仕达又问我。
  “群众路线基本上是两个问题:一个是为群众的问题,一个是如何为群众的问题。”我接着回答。
  “这都是你课本上学的东西吧?”乔仕达微微皱皱眉头。
  我点点头:“是的。”
  “学习理论要结合实践,要把理论上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才是真正学到了东西。”乔仕达说。
  “嗯……乔书记说的对!”我忙点头。
  “你那天在创城表彰大会的发言我很欣赏,那是脱离了空洞的说教和实践紧密联系的!是从实践中得出的真实体会。”乔仕达说。
  “呵呵……”我谦虚地笑了下。其实这都是秋桐的功劳。
  “结合你平时的学习,结合你平时的时间,你说说,新时期咱们这群众路线该怎么走呢?”乔仕达说。
  显然,他想考考我,观察观察我。
  我想了下,说:“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人民群众是我们最强大的后盾,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胡总书记曾经指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所以,主动深入到群众中去,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才是民生所向,众望所归。”
  “嗯……”乔仕达点了点头。
  我继续说:“新时期也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工作。新时期的群众路线不是简单的下乡进户,是要各级领导干部真心真意的和老百姓交朋友。主动深入到群众中去,做群众的知心朋友,把群众当成我们的亲人,把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时期的群众路线不是简单的送温暖,是要各级领导时刻关注大众民生。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难,真正的为老百姓做实事,真切的为百姓排忧解难。
  “新时期的群众路线不是简单的宣传政策,是各级领导积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投入生产生活。积极调动群众积极性,把群众智慧吸收到政策设计中来,使改革的顶层、中层设计能够相对更加科学完满,充分发挥群众积极性。
  “新时期的群众路线不是简单的物质扶持,是要从物质和精神文化建设上双管齐下。新时期的基层对文化的需要不再是简单的看戏听戏,随着时代的进步,基层的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地提升。在加强基层硬件建设的同时,也需把基层的精神文明建设带动起来,把基层的文化生活也火热的开展起来。”
  我集中精力神侃起来,特地用了几个排比。
  “嗯……”乔仕达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满意的表情,点了点头。
  我一鼓作气:“新时期,新要求,时代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要从更加科学角度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管是在什么时候,群众都是我们最有力的后盾,这也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力量源泉。
  “新时期,新任务,党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要从更加合理的角度走群众工作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不管任何时代群众都是我们最坚实的支撑,这也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不竭动力。总之一句话,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只有老百姓满意了,我们的工作才会得到最好的检验。”
  乔仕达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说:“嗯,这个问题回答地不错。”
  我心里松了口气,说:“谢谢乔书记的夸奖……我做的还很不够,还需要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还需要在实践中更好的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
  “小易,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你认为要不要走群众路线呢?”乔仕达又问了我一个问题,他仍然在考我。
  乔仕达的问题正中我心怀,我擦,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想往干部选拔上靠,他终于开始有些切近我的主题了。
  我说:“要的!选拔干部一定要走群众路线,在干部选拔中必须要相信群众的眼光,依靠群众的能力,体现群众的意志。”
  乔仕达微笑了下:“选拔干部该如何走群众路线呢?”
  我知道今晚能否顺利通过乔仕达的提问很重要,对我很重要,对秋桐也很重要。
  乔仕达不是那些酒囊饭袋的干部,他肚子里是有货的,我必须要认真对待他的问题,必须要谨慎回答好,他对我的提问比组织部考察还重要的多。回答不好,我今晚的努力就功亏一篑,甚至之前我的给他留下的那些好印象也会一扫而光。
  既然老子今晚来了,索性就豁出去了。
  我想了想,说:“既然一切权力归于人民,既然社会主人有权选择社会公仆,那么,围绕干部选拔使用,群众就应当享有四种权利。”
  “哪四种权利?”乔仕达饶有兴趣地问我。
  我说:“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
  “何谓知情权呢?”乔仕达说。
  我说:“就是向群众公开,增强透明度。人事代谢是自然而然的事,选拔干部是正大光明的事,完全没有必要藏着掩着,弄得神神秘秘。就一个单位而言,缺哪一级的干部,有几个名额,条件是什么,什么时候选拔,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应当让群众心中有数。只有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干部工作才有活力。那种少数人操作,广大群众不知情的状况,不能发生。”
  “呵呵,那何谓参与权呢?”乔仕达说。
  我说:“就是让群众介入,体现主人翁地位。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依法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上。而参与干部的选拔任用,则是重要的政治权利,也是主人翁地位的集中体现。
  “一方面承认群众是社会主人,干部是社会公仆,另一方面在选拔社会公仆时却把社会主人拒之门外,让主人成了看客,岂非咄咄怪事!只有让群众参与重大事务的管理,才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群众的创造性。”
  “嗯……”乔仕达点点头:“选择权,你是怎么看的?”
  我说:“就是请群众表态,体现民意。知情和参与,都不是结果,而是前提,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选出合格的、德才兼备的、受到群众欢迎和拥护的干部,才是最终结果和最终目的。为此,就要给群众以选择权,不但让群众说话,而且说话算数。我们的干部任用,自然是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的。
  “处理好领导意见和群众意见、党委决定权和群众选择权的关系,既是个现实问题,也是个难题。应当追求领导意见和群众意见的和谐一致。看法上的分歧当然是难以避免的,但如果领导和群众总是分歧,那就值得研究了;如果领导意见和群众意见截然对立,那就更值得考虑了。”
  乔仕达沉思了一下,说:“监督权,你怎么看?”
  我说:“就是让群众当纪委,始终有效地对干部实施监督。干部选拔是个系统工程,不能重使用、轻培养,更不能只任命、不监督。放弃对干部的监督,只会害了干部。领导上的监督,有关部门的监督,当然是必要的,然而最直接、最广泛、最有力的监督,还是来自群众的监督。
  “只要群众有权给干部打分,有权根据干部平时的表现决定干部的进退去留和奖励惩罚,有权把干部举上去,也有权把干部拉下来,那么,干部肯定会谨慎得多。有些干部为什么不把群众放在眼里?为什么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就是因为群众不能决定他的命运,群众对他来说无足轻重。”
  “好,说的好!”乔仕达呵呵笑起来:“小易,最近我们市里在选拔调整县级副县级干部,你知道不?”
  我点点头:“知道,我们集团也有考察的对象,组织部考察组去了两次了,还和我们单独谈话了。”
  “嗯……你们集团是有一个名额,好像是有一个叫秋桐的进入了考察名单,是不是?”
  我点点头:“是!”
  “对这个秋桐同志,你是怎么看的?”乔仕达说。
  我说:“秋桐这个人,我在你面前说她好或者不好,其实都不重要,关键是组织部考察组的结果,那才是群众真实意向的反应,才是真正的民意。”
  “暂且不谈组织部考察组的考察结果,我只问你个人,你觉得秋桐同志这人是好还是不好?”乔仕达看着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