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0章 鄙视链(求月票!)

  “有事?”法正有点不耐烦。虽然软禁了杨修,但他却没有没有一点成功的感觉,反倒有一种强烈的受挫感,尤其是想到杨修的眼神时更觉羞辱。
  黄猗愣了一下,眉头不经意的一皱,随即又恢复了平静。“无事。刚刚拜访朋友归来,听说中军师施妙计,抓住了杨修,便过来祝贺一下。中军师公务繁忙,新年也不休息,真是令人钦佩。蜀王有中军师谋划,鼎足而立可期。”
  “鼎足?”法正轻哼一声,转身看着黄猗。“你是说中山王还是魏王?”
  黄猗眨眨眼睛,笑得很卑微。
  法正看了黄猗一眼,意识到自己有些盛气凌人,缓了口气,摇摇头。“魏王就不说了,他接连受挫,一旦吴王反攻,他支撑不了多久。至于中山王……”法正哼了一声。“外有太史慈兵临城下,内有关羽桀骜不驯,中山王只有半个幽州,也支撑不了太久。”
  “是,是,还是中军师高明,一眼识其虚实。”
  “黄君用晚餐了吗?如果没有,不妨一起喝两杯,正好有些事要向黄君请教。”
  “不敢,中军师有问,猗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法正招招手,命人准备酒食,他与黄猗对案而坐,闲聊了几句,然后不经意地问了一句。“黄君来长安也有些年了,怎么一直没有再娶,也没有纳妾,一个人不觉得孤单吗?”
  黄猗眼皮微跳,苦笑了两声。“习惯了,倒也不觉得孤单。”
  法正笑笑,追问道:“是旧情难忘,还是另有隐情?”
  黄猗脸上的笑容略僵,抬起眼皮,打量着法正。法正脸上在笑,眼神却很凌厉,如尖刀一般直刺人心。黄猗心里一紧。法正这句话绝不是闲聊,他是在怀疑他。他思索片刻,反问道:“中军师是关中名门子弟,如今又是蜀王心腹,非猗可比,想必上门求亲的不少,为何至今未婚?”
  法正有些恼怒,却又不好发作。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眼前的黄猗虽然落魄,出身却不低,他是江夏黄氏子弟,少年成名,娶袁术之女为妻,这样的人就算一时蹉跎,骨子里那股傲气还是在的。他未必看得起自己,只是形势逼人,不得不委屈求全罢了。和他们相比,自己除了曹操的器重,并无可以夸耀的地方——他的父亲法衍是袁家故吏,身份还不如黄猗。即使如此,他们也未必认为这是他的才智所致,说不定要背后编排什么丑闻呢。一想到那些可能的流言蜚语,法正就浑身不舒服。
  话不投机半句多,法正本想打听一些关中的形势,没想到几句话就生了误会,一时倒不好再往下说。恰好侍者送上酒食,法正借机和黄猗喝了几杯,说了几句吉祥话,互祝新年,这才将气氛缓和了下来。他不再说尖刻的话,黄猗也没有再计较,说起了关中的形势。
  黄猗对法正说,就目前而言,关中的形势很微妙,但杨修本人作用有限。原因很简单,天子与孙策已经撕破了脸,不管兖州大战的结果如何,也不管天子能不能生还,朝廷都不会再认孙策这个大将军,杨修这个大将军长史也就是个摆设,用不了多久就得灰溜溜的离开长安。
  眼下能影响关中形势的是西凉人。杨阜、赵昂等人不用说,他们不仅身居要职,还掌握着以凉州百姓为主的士家,换句话说,关中的兵权基本都掌握在他们手中。除此之外,董卓余部也不可小觑,他们拥有战力不俗的骑兵,尤其是胡轸,他就在蓝田附近,随时可能兵临城下。相比之下,韩遂、马腾因为远在凉州,对长安的影响反倒有限。
  因此,黄猗建议法正想办法和胡轸联络。如果能得到胡轸的支持,掌握关中的机会就多了几分。
  法正敷衍地听着,不置可否。对如何掌握关中,他自有计划,毋须黄猗多言。从曹昂放弃兖州,到达益州的那一天起,他就谋划着夺取关中,只是没想到天子会孤军深入兖州,准备不足,为了赶时间,他带到长安的人手不足,捉襟见肘。不过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他已经派人去汉中求援,又派人和关中的天师道众联络,用不了多久,他就能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
  “黄君,杨修在长安有哪些耳目,你清楚吗?”
  黄猗笑笑。“虽然不清楚具体是什么人,但大致范围还是清楚的。”
  法正来了精神。“说来听听。”
  “孙策重工商,当初得南阳便建木学堂,后来又建纸坊、印坊,改进织机,南阳得风气之先,不论是布匹、纸张还是马车、甲胄,质量都比关中强上不少,南阳商人遍布关中九市,后来刘掾行专卖,南阳商人无利可图,这才少了。少是少,却还是有的,这些人有些是朝中有人,能够豁免重税,得以专营,获利更多,也就罢了。还有些人既无背景,也无门路,却能在长安立足,着实令人生疑。中军师派人一查,也许能知道谁是杨修的耳目。”
  法正恍然,连连点头,心里却有些上火。市井向来是藏污纳垢之所,也是细作间谍最喜欢藏身的地方,黄猗这个分析很靠谱。问题只有一个,新年期间,大部分市肆都不营业,要找到那些细作并不容易。等重新开市,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以后。到了那时候,杨修的消息早就送到孙策手中了。
  看来想封锁消息的计划注定要落空了。用不了多久,他就会迎来真正的对手。一想到被累死的戏志才,法正心里就莫名的不安。
  ——
  杨修凭几而坐,笑眯眯地看着曹彰、曹植两兄弟。曹彰去年满十岁,曹昂、曹英都送了礼物来,曹英的礼物是一对手戟,全钢打造,凌厉而精致,曹彰爱不释手,大过年的也不肯放下。到杨修这儿来做客,他便舞了一回,虎虎生风,博得杨修一片赞赏。
  “你这双戟使得有些眼熟。”杨修说道:“你从哪儿学来的?”
  “嘻嘻,长史你猜猜。”曹彰收了双戟,坐在杨修对面,眉飞色舞。杨修的房里铺了地暖,温暖如春,曹彰又刚刚耍了一回双戟,脱了外衣还觉得热,四处张望着。“暮雨姊姊呢,怎么也不取些冰饮来?”
  杨修拍腿笑骂。“竖子,你怎么知道我家有冰饮?”
  曹彰得意地大笑,起身出去,没过一会儿,一手托着一只木案回来了,健步如飞,木案上摆着两碗冰橘。胡姬暮雨跟在后面,紧张的大叫,让曹彰慢些走,别摔了。曹彰来到堂上,给杨修、曹植刚端了一碗,自己也捧起一碗,狼吞虎咽。暮雨见了,连忙关照他慢一些,千万别冰着了。
  曹彰一边吃一边赞道:“长沙的橘子就要这么吃才好,我觉得长安最好吃的东西就是暮雨姊姊做的冰橘了,连宫里都没有。”
  “你这姊姊叫得勤啊,怪不得我家的橘子总是不够吃,原来都被你这竖子偷吃了。再过几年,你怕是连做冰饮的暮雨都要偷走。”
  “不会不会,只有暮雨,没有橘子,也没用。”曹彰将一碗冰橘吃完,一抹嘴,打了个饮嗝。“我这双戟学的是袁都尉的绝学,是我姊姊抄来的谱,我照着谱学的。怎么样,还不错吧?”
  杨修连连点头,又夸了几句。他一看就觉得眼熟,原来是袁敏的戟法。“不过你这戟法对付一般人还行,真遇到高手就不行了。”
  曹彰很不服。
  “你姊姊抄给你的戟谱是袁敏很早以前留下的,当时他的武艺还算不上一流,大多还是以力取胜,在步法上不算高明。你天生神力,所以使起来很顺手,对付一般人也绰绰有余。可要是遇上真正的高手,你就有力无处使了。我听说袁敏最近忙于治水,没什么时间练戟,但他在步法上却大有长进,悟出了一套禹步,配合这双戟最是合适不过。”
  “是吗?”曹彰欣喜不己。“单戟看手,双戟看走,我也一直觉得这步法不足,原来是这个原因。那我可得给姊姊写信,想办法得到这禹步。”
  “那你就别想了。禹步是袁敏的不传之秘,怎么会传你?”杨修咧嘴一笑。“你别忘了,你现在是吴国的敌人了,又天生神力,将来说不定会和我吴国大将临阵交锋,袁敏把步法传了你,岂不是害了自己人?我还跟你说,你可要爱护这对戟,就算你姊姊是二将军的夫人,以后也不能再给你新兵器了。”
  曹彰顿时苦了脸。他看着手里这一对铁戟,抓耳挠腮。这对铁戟虽好,毕竟是给十岁孩子用的,尺寸、重量都比正常的兵器小一号,再过几年,等他成年,这对戟就没法用了。
  杨修不再理他,转头和曹植聊了起来,问他最近读了什么书。曹植虽然年幼,却是个读书种子,有过目不忘之能,而且悟性极佳。杨修每次来都要和曹植说说话,是对忘年交。得知曹植最近在读庄子,杨修便问了一个庄子与惠子对话,辩论人能不能知鱼之乐的问题,两人有来有往,说得不亦乐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