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东林再驱方从哲

  东江已经基本搞定,而辽民进入近卫军后,近卫军人数大涨,卢象升看过辽兵们的训练后,觉得如果辽兵再训练两三个月,就可以和老兵们一起前往辽南了。因为基本的训练已经完成,而辽兵的素质很好,两个月里,所有的人都拿到了一级刺杀勋章,有半成的辽兵已经拿到了二级刺杀勋章。这比京营原来的士兵成绩好多了。
  朱由校准备等西南近卫军回京后,将近卫军重新组编,然后就派遣近卫军前往辽南,与辽西和东江配合,先收复金复盖海四州,在辽东钉下一枚硬钉子。
  一方面可以接应南逃的辽民,另一方面以辽南为战场,进行练兵,他还有很多事要做,但之前先要打造出一支百战强军来才行。
  这时候毕自严来报,今年的商业税收缴情况不容乐观。从天启元年十月开始收商业税,到二年六月,八个月里收税总额是二百二十万块钱,合一百一十万两银。这个情况看起来已经算是很不错了,因为就算是收税最多的万历三十一年,解入京师的矿监和税监总收也不过是一百零九万两白银。
  但是账不是这样算的,万历时确实只有那么多银两入库,但太监们绝对不可能只收到这么银两呀,按毕自严和徐光启的估计,太监们最多只会上缴一到两成,所以现在收的商税数目是远远不够的。而据毕自严所说,最主要的问题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矿业税的问题,一个是高官显贵们的免税和逃税问题。
  矿税是万历年间最被人诟病的政策,光宗登基时就已经废除了,所以现在没有专门的矿税,是按照行商的规则来收的,但是矿主采矿以后,一般都不运往其它地方,而是就地炼化,然后再将炼化后的产品运往他处,这样其实只收到行商税,矿业税根本就是没有收。
  而明朝高官显贵们坐着车船过钞关时是不收税的,后来发展到只要是有他们的旗子挂着的车船,也不能收税,这样大量的商家就把自己的车船挂靠在他们名下,交一些钱换来一面旗子,这样就可以免税了。
  其实上次魏忠贤去调查李三才的财富来源时,就已经向朱由校做了汇报,李三才敛财的途径之一就是别的商家的挂靠。他任河运总督时,大量收拢商家,他的船走在前面,商家的船走在后面,都说是李家的船,这样大量的税额就这样流失掉了,而李三才则按钞关应交税额的四成到五成收取保护费,所以才能赚得盆满钵满,积下偌大的财富。
  朱由校查抄晋商赚了一大笔,而卖镜子赚了一小笔,虽然大学城的建造花了一些钱,但很快就可以通过卖房子赚回来,所以内帑还是很充足的。而户部八个月可以收二百多万块钱,一年就是三百多万块,这与原来相比已经是大大增加,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的话,那商业税应该会大幅增长,那朱由校减少农业税,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起义问题的设想就能实现了。
  所以第二天的小朝会上,朱由校决定把户部收商业税遇到的问题摆在各位大臣的面前,让大家讨论应该如何解决。
  然而朝会开始大家见礼以后,朱由校还没让毕自严出列,孙慎行却先出列上书要求严惩“红丸案“首恶李可灼、方从哲罪,认为李可灼当斩,方从哲应该革职,而刑部尚书王纪与侍郎杨东明也建议逮捕李可灼、崔文升,并削方从哲官,令其还家。
  朱由校大怒,上次要办学校的事孙慎行就百般阻挠,而审问熊廷弼时王纪明显偏袒的行为也让他很不高兴,而且自己早就说过前面各案不用再提,这几个人偏偏要触霉头,于是怒道:“红丸案早有定论,李可灼和崔文升早已惩罚,为何诸卿总是要计较于这些呢?”
  孙慎行却是不惧:“陛下,李崔二人确实已被惩处,但太过宽容。而方从哲则是罪魁祸首,却一直立于朝堂,且继续为首辅,这事天下人不服。”
  朱由校气极反笑:“你就是天下人吗?你说天下人不服,那朕倒要看看,有哪些人不服。诸位臣工,可还有觉得方从哲应该罢官的?”
  韩爌,左光斗,赵南星,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顾大章都站了出来,同声道:“臣以为方从哲应该罢官。”站出来的都是东林党人,不过奇怪的是,做为次辅的中叶向高和一直为东林急先锋的杨涟倒是没有出声。
  这就尴尬了,内阁阁员,吏部尚书,左都御史,礼科都给事中都站出来认为方从哲应该辞职,朱由校倒一时慌了手脚,愣着说不出话来。
  徐光启站起来说道:“陛下,臣认为方首辅在红丸案中无有罪错,不应该罢官。”
  朱由校这才反应过来,说道:“既然对此事诸位臣工有不同看法,那不如明日大朝会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此事。”
  于是此事暂时不再议,朱由校也没了兴致,草草结束了朝会。他心情很不爽,于是将阁臣及尚书们一起叫到云台问话。
  他先开口道:“上次朕就说过,方首辅深体朕心,为朕肱股,不知今日为何又要驱首辅?”
  攻击方从哲认为应该罢其官的这时在云台的就有四位:阁臣韩爌,吏部尚书赵南星,刑部尚书王纪,礼部尚书孙慎行,而剩下的叶向高,孙承宗都是东林党人,工部尚书姚思仁偏向东林党,除了方从哲本人,只剩下兵部尚书黄克缵,户部尚书徐光启两人与东林党无关。
  皇帝问话出口后,方、徐、黄三人自然不会出声,而叶向高则开口道:“陛下,臣不敢言驱首辅,臣以为首辅在红丸案中处置得当,只是李崔二人确实处罚过轻,请陛下圣裁。”
  从这话可以看出,叶向高其实是不同意王纪孙慎行他们的意见的。孙承宗也表示出相同的意思,这让王纪等人怒火中烧,眼睛瞪着孙承宗等人,象是要喷出火来。而徐光启和黄克缵也都赞同叶向高的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