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窃听题材

  尼斯蔚蓝国际海岸机场,一架达索猎鹰商务飞机缓缓驶入停机坪,随即舱门打开,托尼-科赫率先下来,身后还跟了几个随员。
  罗南迎上前去,与托尼-科赫用力拥抱了一下。
  “好久不见了,罗南。”托尼-科赫跟罗南分开,说道:“你看起来精神焕发。”
  他压低声音:“我可是听说了,你泡到不少漂亮的女明星。”
  罗南根本不接他的话,看了眼后面的达索猎鹰,说道:“你可以啊,连私人飞机都有了。”
  托尼-科赫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道:“用来充门面的。”
  罗南引领着托尼-科赫一行人向附近停着的车队走去:“上车再说,我们还要赶往戛纳呢。”
  虽然名气极大,但戛纳是座名副其实的海边小城,连机场都没有,搭乘飞机过来的人,要先在尼斯的机场下机,然后再转乘汽车。
  罗南和托尼-科赫上了同一辆汽车。
  “还带了这么多人?”罗南回头看了眼后面的汽车:“看着不像是保镖,不会是秘书吧?你什么时候用男秘书了?”
  托尼-科赫故意卖关子:“等到了戛纳再介绍给你认识,一个惊喜。”
  罗南跟他是老朋友了,直接吐槽:“别变成惊吓就行。”
  托尼-科赫不禁笑了起来:“我做事有那么不靠谱吗?”
  罗南收起玩笑,说起正事:“未来两年,我会在保持中小制作进行的基础上,全面开始投入1亿美元以上的大型制作项目,每年可能在三部以上,你那边没问题吧?”
  托尼-科赫知道罗南说的是退税的事,说道:“我们优先保证大项目。”他解释道:“科赫影业不可能拿到太多退税名额,大项目能预估出高额收入,百分之十的退税额度能够带来高额收入。”
  罗南点头:“可以。”
  德国的退税优惠吸引人,除了百分之十的预估收入高额度之外,退税预先支付也是其他国家与地区非常罕见的。
  电影在拍摄之前就能拿到退税,这种好事也就是德国才有了。
  相对论娱乐与科赫影业合作多年,在这方面形成了成熟有效的运作机制,根本不用罗南费心。
  托尼-科赫又说道:“科赫影业如今在德国乃至周边几个国度,也打出了名气,筹集资金不是问题。”
  罗南直接问道:“你未来两年预计能为太平洋电影基金会筹集多少资金?”
  “每年一亿欧元不是问题。”托尼-科赫说道:“我下半年就会与斯科特-斯威夫特谈具体的基金会投资。”
  罗南说道:“基金会可以给科赫影业百分之十三的利息,这是最高的了。”
  托尼-科赫笑了起来:“我知道,你一直很照顾我。”
  如今科赫影业跟岛国、韩国和印度一样,也是太平洋电影基金会筹集资金的重要来源,托尼-科赫依托好莱坞的生意,利用合法的金融操作赚了不少钱。
  相对论娱乐与他的科赫影业可以说一荣俱荣。
  罗南又说道:“你那边的融资有多少,我这边都能吃掉。”
  托尼-科赫颇为感慨的说道:“罗南,这才几年?你事业越做越大了。”
  罗南笑了笑,说道:“你的事业也在变大。”
  “我没有你那么大的野心。”托尼-科赫边比划边说道:“扩大规模,进入不熟悉的行业,意味着巨大的风险,科赫影业现在做的不错,我可不想冒险。”
  他又说道:“我赚到手的钱,基本都用来买飞机和其他消费了,不像你的公司,不断把利润投入到新业务上面。”
  罗南耸耸肩:“你这样的生活方式也不错,我也很羡慕。”
  托尼-科赫旧话重提:“有没有好莱坞明星介绍给我?”
  “好莱坞的没有。”罗南随口说道:“改天使馆影业有个宴会,到时会有不少明星参加。”
  对待女人方面,托尼-科赫比罗南直接多了:“我最喜欢扔出一笔钱,让那些高高在上的女明星,变成乖乖听话的小宠物。”
  罗南摇摇头:“你这样做,能到手的都是些小明星。”
  那些大明星,扔出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美元,可能看都不看一眼。
  小明星与一线明星完全是两种存在。
  话说回来,就连罗南也从来没有用角色吸引到过一线当红的女明星,正直与他搞在一起的,都是些刚成名或者还没有成名的未来女星。
  像斯嘉丽-约翰逊和安妮-海瑟薇等人,如今说她们是二线明星都有些勉强。
  当红的一线明星根本不缺角色和机会。
  回到戛纳,托尼-科赫正式向罗南介绍了一个看上去顶多三十岁的德国男人。
  “罗南,这是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玛,之前是位编剧,现在有意做个导演。”托尼科赫郑重的介绍道:“弗洛里安,这是美国相对论娱乐集团的总裁,也是我的好朋友,著名的制片人罗南-安德森。”
  这个非常典型的德国名字听起来很陌生,但罗南仍然非常客气的跟他握手:“认识你很高兴,多纳斯玛先生。”
  说实话,德国的导演,罗南就认识罗兰-艾默里奇和乌维-鲍尔。
  弗洛里安-多纳斯玛连忙用不太流利的英语说道:“认识你是我的荣幸,安德森先生。”
  罗南跟他寒暄两句,眼睛却看向托尼-科赫那边,托尼-科赫肯定不止是介绍他认识弗洛里安-多纳斯玛这么简单。
  托尼-科赫直接说道:“弗洛里安自己写了个剧本,想要亲自执导,在德国到处找投资,找到了科赫影业。罗南,你知道的,我对这些不太擅长,又觉得他的剧本有点意思,正好带他过来见见你,看你有没有兴趣投资。”
  罗南的目光转移到弗洛里安-多纳斯玛身上,弗洛里安-多纳斯玛显得特别诚实,说道:“我以前参与过几个剧本的写作,没有执导过电影,我这次想要执导自己的剧本,德国的电影公司对我缺乏信任,他们不肯将几百万美元交给一个新人导演。”
  他看了看罗南,又说道:“希望您能抽出一点时间,听我说说这个项目。”
  罗南说道:“可以。”
  新人导演的尴尬和艰难,他当然知道,几百万美元投资对任何公司来说都不是小数字。
  但托尼-科赫肯带着他过来,说明托尼-科赫觉得他写的剧本读起来有点意思。
  鉴于托尼-科赫上次介绍了《生化危机》这个项目,罗南对托尼-科赫的眼光,多少还是有点信心。
  “不知道您看过2月份开始在欧洲上映的《再见列宁》吗?”弗洛里安-多纳斯玛带着些小心说道:“我写的故事与《再见列宁》有点类似,都是讲述东德末期的社会。”
  罗南摇头:“我没有看过你说的《再见列宁》。”
  哪怕走到现在的地步,他也保持着大量阅片的习惯,但欧洲电影看得确实非常少,最近两年看过的纯正德国电影更是极其有限。
  弗洛里安-多纳斯玛有点尴尬,但很快反应过来,欧洲的电影从业者大都鄙视好莱坞,好莱坞的很多制片人何尝看不上欧洲电影?
  两地之间的电影发展,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
  究竟哪条路正确,弗洛里安-多纳斯玛说不出来,只知道欧洲电影如果不是每年有政府的各种政策和资金支持,恐怕会难以为继。
  而好莱坞,电影只是相对比较纯粹的商业行为。
  能盈利就能生存,不能盈利则会被淘汰。
  优胜劣汰,以市场说话。
  在弗洛里安-多纳斯玛眼里,两者各有优点,各有缺陷。
  “我写的剧本,是一个关于窃听题材的故事。”弗洛里安-多纳斯玛赶紧结束脑袋中的胡思乱想,电影艺术再高雅,反应的社会问题再深刻,找不到投资的话,也只是空想而已。他对罗南说道:“故事发生地在1984年的东德。一位孤独中年人作为秘密警察患上类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故事。我意选择了这样一个充满深意的年份,把一种老大哥无处不在的气氛带到二战后的东德。东德高层因为担心知识分子借艺术创作与西德互通有无,泄露国情,瓦解民心,下令国安部监听所有的作家……”
  罗南的表情渐渐认真,一个窃听题材?一个关于东德的故事?
  弗洛里安-多纳斯玛继续说道:“故事发生的地点就在东德所属的柏林,全东德百姓被十万史塔西秘密警察控制着,还有二十万名告密者,他们的目地就是要知道别人生活的任何一个细枝末节。”
  托尼-科赫看了看罗南,没有说话。
  罗南也在沉默,等着弗洛里安-多纳斯玛继续往下说。
  弗洛里安-多纳斯玛轻声咳嗽了两下,说道:“我想要用一部电影,来反应那段特殊历史背景时期阴冷而肃杀的社会基调,并且融合东德恐怖时期的特质,体现人性温暖和真实的光辉。”
  托尼-科赫突然插话道:“柏林虽然墙倒了,但是还有很多墙没倒。”
  罗南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也没有多想什么,说道:“多纳斯玛先生,我能看看剧本吗?”
  弗洛里安-多纳斯玛心中一喜,对面的美国制片人想要看剧本,说明已经有了些兴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