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南下(中)
哪怕直到现在,郑成功都快不记得这十天来已经是第几次登上第一舰队的战舰的甲板上了,但每一次带给他的震撼却是有增无减,尤其是脚下的圣武号,已经不是震撼能形容郑成功心里的感受,真要说应该是恐怖!
郑家的主力战船在圣武号的面前根本就是孩童的玩具,完全不具备可比性,所以他才对郑家三千战船对阵仅仅只有十二艘战舰的第一舰队不抱太大希望,绝对的实力碾压足以挫败一切阴谋诡计,所谓的海战经验完全就是一个笑话。
第一舰队两万官兵,其余十一艘战舰每艘配备两千水军,圣武号上的水军官兵足足四千余,撇开操控舰船的几十人外,其余的水军全都是配备大明最新式火枪的水陆两栖兵,嗯……用天子称呼就是海军陆战队!
海军的主要作战方式当然还是以海上炮击对轰为主,但郑家水师的战船实在太多了,三百倍于第一舰队,即便只算主力巨舰也是第一舰队的五十倍之多,郑成功自问如果是他主持对第一舰队的战役,在发现炮战无法完成战略目标,甚至于被压着打的情况下,必定会再寻找其它能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战而胜之的策略。
但是十天以来,郑成功即便不愿承认也不得不正视,因为他根本没想到有什么方法能够战胜十二艘刚铁巨舰!
海战除了炮击以外还能以围困之法进行火攻,郑家专门用于火攻轻型战船五百艘以上,当初金门海战,荷兰的主力战舰不论是火炮还是战船本身都要远胜当时福建水师,开战之初便让福建水师吃了一个大亏,十几艘大型战船被击沉,他父亲及时改变战略,以轻型快船携带大量火油,燃烧后四面八方冲击荷兰主力舰队,海面上燃起汹汹火海,最终将荷兰东印度公司舰队打乱了阵脚,方能一鼓作气将之全歼!
但是火船对于大明第一舰队有用吗?火船想要见效,最重要的一个因数是要能烧的到敌船,否则一切都是扯淡,如何能达到这基础标准,最重要的就是速度!速度!速度!
以轻型战舰的速度优势进行快速攻击,以中大型战船对敌军实施袭扰阻止敌军避开或者逃窜才是关键,如果没有足够的海上力量进行干扰,当时荷兰的主力战船可都是拥有五桅的巨船,只要操船手的经验足够丰富,那么就算速度上比不上轻型火舰,但想要避开大部分火舰靠船焚烧的办法很是很多的,毕竟大海之上可以转圜腾挪的空间实在太大了!
《三国志通俗演义》上记载的赤壁之战就很好的描述了火船进攻的方式,庞统为什么要献连环计,不就是因为诸葛亮考虑到了即便以火船进攻,曹操的主力战舰在长江之上可以腾挪的空间依旧很大,想要达到原定的战略目标的可能性极其渺茫,曹操中了连环计将战船串在一起,等于自己将战船的机动力给剥夺了,面对顺风而来的火船自然再无避开的可能性,因此赤壁之战遭遇惨败,奠定了诸葛亮、周瑜的盖世威名!
长江之上尚且如此,何况大海!千年以后的战船机动能力更是远非三国时期可比,若是没有主力战舰对敌军舰队进行围追堵截,仅仅指望火船建功,完完全全就是个笑话。
郑成功分析的就是如果以福建水师大型战舰对大明第一舰队进行骚扰,是否能够靠火船进攻获取奇效,答案是肯定的,没有!完全没有半点可能性!
第一舰队十二艘巨舰,不要说圣武号,便是其它十一艘军舰,其主体结构都是钢浇铁铸而成,容易遭到炮袭的甲板和两侧船板更是采用数寸厚的整体钢板拼接而成,郑成功仔细思量过,以福建水师的重型炮弹,若是轰击在甲板上会对这十二艘战舰造成多大的损伤,得出的结果令人绝望,那就是那怕十枚巨弹击中同一位置,想要将甲板击穿的可能性都极其渺茫,但第一舰队搭载的火炮以及配备的那种奇形怪状的炮弹,一发就足以将福建水师的任何一艘主力战舰击穿,如果五六枚炮弹击中同一艘福建水师战船的话,等待那艘战船的命运之一一个,不是沉没而是变成燃烧的木板漂浮在海面上,直到消失无踪……
这不是推测,而是第一舰队三天前的一次实战演练的时候,郑成功亲眼所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用对付荷兰舰队那一套,很显然是没有丝毫作用的,所谓‘一力降十会’,面对围追堵截的福建水师,大明第一舰队只需几轮齐射就能让福建水师损失惨重,即便不用炮轰,光是用撞击,都能将几百艘福建水师战船撞的支离破碎……
就算退一万步说,围追堵截能有效果,火船能迫到第一舰队的舰身,这数寸厚的船板火能烧的穿吗?能烧沉吗?用高温烤死船里的水军?除非第一舰队的官兵都是弱智,可以让你肆无忌惮的用火烧船,而没有半点防范措施。
另外,最让郑成功感到震惊和不可思议的是第一舰队的船速,这种新式钢铁战舰没有船帆不靠风力,其航行速度却还要比大型木船的速度快上近一倍!福建水师当中能靠速度胜过第一舰队的只有最轻型的火船,而且还不能装火油……
当然数千万斤的钢铁能漂浮在海上已经很是不可思议了,想要用风帆然后依靠风力来带动这艘如怪兽一般恐怖的巨舰……纯粹就是胡扯……
蒸汽机,郑成功已经见识过了,他已经知道,蒸汽机就是钢铁巨舰乃至陆地上面运行如飞的火车的核心,当然就算知道,郑成功对于其原理也是一窍不通,只笼统的知道,圣武号上搭载的三台蒸汽机,每一台拥有什么七千马力,三台就是两万一千马力,简单点说,这艘圣武号是用两万一千头战马拉着在海上跑的,古人能理解到这么多,已然是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