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全民发展

  目前为止,朱慈炯直属亲卫营编制五百人,亲卫统领已经由林森变为雷承,而林森在新的流民当中通过选拔扩编了一千七百人,总计两千三百人组成一卫,朱慈炯将这一卫定名‘鹰爪’,卫统带官林森。
  朱慈炯参照后世军衔制,改革现有军制,授林森参将衔,‘鹰爪卫’军服统一为暗红色,军服右手臂绣有白色苍鹰图案,每一名普通士卒如今称之为‘列兵’,军服肩膀两边各自缝上黄铜打制而成的两道月牙肩饰。
  新军组成每五人为一伍,伍长由上等兵担任,肩扛三道黄铜月牙。
  三伍为一队,包括正副队官在内共计十七人,队官授‘少尉’衔,肩扛一颗三角银星。
  五队为一翼,连同两名副翼长在内共计八十八人,副翼长授‘校尉’衔,肩扛两颗三角银星,翼长授‘上尉’衔,肩扛三颗三角银星,为方便管理,每一翼统一居住一间通铺连房。
  五翼为一营,含正副营指挥在内共计四百四十三人,营副指挥授‘都尉’衔,肩扛四颗三角银星,营指挥授‘准将’衔,肩扛一颗黄金六棱星。
  五营为一卫,含正副统带,参谋军医等,编制两千三百人左右,卫副统带军衔和营指挥一样,而卫统带则为‘参将’,肩扛两颗六棱金星。
  目前为止,朱慈炯麾下共有两卫加一亲卫营,另一卫定名‘鹰扬’,参将统带官由杨衡担任,兵力也在原有一千五百列兵的基础上扩编到两千二百,三支兵马总数接近五千,也是如今朱慈炯能够不引起北京方面重视的最大极限,人数要是太多,会不会让崇祯觉得别有用心不谈,可万一要是让朱慈炯将其调出来打流寇,可就不太好玩了。
  但现在困扰朱慈炯的不是兵源问题,不要看现在江心洲上只有六万多流民,甚至还有超过半数的妇女儿童,可只要他愿意,发布征兵令,立即拉出一支两万人的军队,完全没有任何难度,当然这样没有任何操练的队伍,光凭借对朱慈炯的信仰去战斗的军队,想来也不会有太强的战斗力。
  现在朱慈炯最缺的还是营一级以上的中高级将领,原先林森统领的一千亲卫,除了雷打不动的五百朱慈炯贴身近卫以外,余下的五百全部在两个卫当中担任伍长到营将职务,差别很大,但是底层将领如果不架构健全,对一支军队战斗力的影响几乎是致命的,所以两卫中的翼长与营指挥现在全部都是暂任,军衔也在前面加了个‘准’字,为的就是日后等战事一起,或者执行特殊任务以后看立功情况再定,这也是目前没有办法的办法。
  因此在目前为止,朱慈炯的嫡系五千军马当中只有五个人拥有高级的正式军衔,鹰爪卫参将统带林森,鹰扬卫参将统带杨衡,准将副统带赵吉祥,准将副统带李丰以及朱慈炯亲卫营准将指挥雷承。
  朱慈炯对于未来军队的架构不算复杂,现在受限于军马上限问题,不得不只能编制出两个卫,可只要时机成熟,军队扩编势在必行。
  按照他的方案,北伐中原之前至少也得整编三个军,每军包括五个卫,配以五百游骑斥候,炮营医护等等,一军差不多要有一万二三人马,如此一来三军四万人,就是他将来匡扶社稷的第一笔本钱。
  除了军队以外,一旦江心洲上的建设狂潮大部分结束,必然会产生大量的闲置劳动力,这些可都是不要劳务费的免费劳力,对于现在还不能动用藏银的朱慈炯来说,要是不能利用起来未免可惜,而且几万十几万流民待在一个只有两万多亩的土地上,人口密集程度实在太大,太闲又相对安定的环境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冲突,所以朱慈炯当务之急就是要给他们找事做。
  被服厂已经分流了三千大姑娘小媳妇,那些无家无口的女子,也将会被统一起来进行医护培训,现在江心洲上正在建造的战场急救医护中心就是为了安置这一部分人,以后的每一军甚至每一卫都将至少配备两三百女子组成的专职救护队,而即将接受培训的这些女子毫无疑问将会成为救护队的第一批成员。
  紧接着朱慈炯又在八卦洲上开辟了几块地皮,建了养猪养羊和各种家禽养殖场,这些事都可以交给那些年纪偏大已经不适合当兵,或者偏小超过教育最佳年龄的半大儿童去做,这一部分人在整个流民中占的比重不算大,但至少也有四五千人,让他们干这些完全不成问题,另外又靠近长江,可以编网捕鱼,总之在未来两个州上的肉食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不需要朱慈炯再刷刷的往外淘银子了。
  灭了熊仓抄其家产,按照蒋伸原先的估计大约能得到七八十万两银子,可最后实际上得到的足足有一百二十万两,熊仓名下的产业自然不值百万,但是发卖其产业的可是定王,摆明了为安置流民急吼吼缺银子的定王,南京城里的巨商岂能心里没数,一间酒楼蒋伸发卖价二十万两,最后成交的时候是三十万两,让在现代做了半辈子生意的朱慈炯着实开了一番眼界,估摸着这些巨商心里也怕啊,万一哪天定王爷又没银子了咋办,没准就能瞄到他们头上,算是花银子给定王爷留个好印象了,算盘打的不可谓不精。
  安置流民,尽管流民数已经超过六万,可实在花不了多少银子,粮食有户部供给,盖房需要的砖瓦木料全部加起来也不会超过十五万两,必须要补充的肉食也花不了多少银子,五千兵每天消耗两千斤肉,加上其他流民时不时吃的肉食,每天也不过就五六千斤,差不多每天等于要消耗三十头猪,一头两百斤猪按市场价大概一两八钱银子,一天才多少?毛毛雨啦。
  衣食住行消耗非常有限,在如今这样的乱世,说是命如草芥并不为过,成为流民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证,如果不是朱慈炯在江心洲大兴流民安置区,不说这些人会有多少饿死,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流民挨不过这个冬天,朱慈炯让他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能吃好,不但建了屋子让他们遮风挡雨,现在更是开始准备大量的煤炭往江心洲上运,为的就是不使任何一人冻死,做到了这些,尽管朱慈炯到目前为止连江心洲一次都没去过,但他在这几万流民心中是个什么的形象已经不难猜测了,说是神恐怕都不为过。
  现在对朱慈炯来说,消耗最大的自然是军工投入,黄色火药和苦味酸炸药,因为有朱慈炯提供的详细配方和提纯说明,制造起来完全没有难度。
  黄色火药将会彻底取代黑火药作为枪械推进剂,不管生产多少发,朱慈炯都知道不会浪费,按照未来规划两万左右的火器兵算,每个兵每天平均消耗三到五发,一天就要六到十万发,一个月两三百万发!这还是必须要投入的部分,没有通过大量射击训练的火枪兵又怎么能算得上是合格的好兵。
  好在黄色火药的制造成本不高,甚至很多材料都可以就地取材,但即便如此为了保证火药包充足,朱慈炯还是上来就拨给林大匠二十万两银子和三千人进行火药大批量制作。
  至于苦味酸炸药,产量相对来说要少的多,芦大匠铸造的两种炮如今进展都不大,芦大匠也曾让苗宣带回过一根迫击炮的成品样本,可是朱慈炯并不满意,至于能够装载炸药炮弹的炮弹壳现在更是连影子都没有,所以目前炸药厂,周大匠生产的主要方向还是地雷和炸药包,至于手榴弹,想要达到朱慈炯满意的程度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炮的制作目前还看不到什么希望,可枪的制作方面,杨伏堂大匠终究还是没有让朱慈炯失望,半个月前,第一把火石枪成功研制成功,配以黄色火药作为助推剂,威力可以达到两百步内击穿轻甲,一百步左右洞穿重甲的地步。
  特制的火门也做了防水处理,只要不是往枪管里面灌水,再大的雨也不可能让火石枪失效,现在八卦洲上也已经开始兴建造枪厂,朱慈炯准备等建设完江心洲上的基础建设以后,就调至少五千壮丁加入造枪厂量产火石枪,至于这段时间,正好可以先用来完善造枪厂的一应设备,不管怎么说,没有一整套打磨枪管的机械,劳力再多,靠人一根根打磨,效率实在慢的吓人。
  线膛枪的研制其实相比火石枪而言提升的难度不算太大,难的是前锥后圆的子弹壳打磨太费事,现在杨大匠主要精力不是去打造线膛枪的枪管,而是专心在研究批量制造子弹壳的水力钻床和磨床,朱慈炯相信这点小困难,以杨大匠现在的干劲,应该不会花上太多时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