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5章 禅位之议

  杜启从韶州返回帝京城,沿途经历了多种天气。十一月底的韶州,惠风和畅,天气凉爽,甚至有时候太阳晒着还感觉炎热。
  可越是往北,气候也就越发寒冷。十二月的长安,已经是下着雪,天气很是寒冷了。这时候杜启一众人,都是换上了厚实的衣衫。
  离开长安一路往西,进入西域后,天气更是寒冷。
  十二月底的西域,天寒地冻。
  到处是白茫茫一片。
  杜启带着杜烨已经穿上了厚实的羽绒服,等到穿越了整个西域,南下进入健驮罗州后,已经是抵近一月,天气没有西域那么苦寒。
  这一路南下,寒冷逐渐远去。
  天气越来越好了。
  等回到帝京城时,已经是一月底,即将进入二月。这时候的帝京城天气,却很是暖和,半点没有寒冷的感觉。
  在杜启返回时,李烟云、千雪都已经各自又生了孩子。去年杜启离开时,两女怀孕,如今孩子已经呱呱坠地。
  孩子的名字,也已经确定。
  这是杜如晦取名的。
  李烟云膝下又生了一个儿子,名为杜谦;千雪也是生了一个儿子,名为杜希。
  两个孩子,颇为壮实。
  杜启看到了两个孩子,内心也是欢喜不已。他逗弄了孩子后,询问了两女的身体状况,如今两女都已经是做完月子,身体都已经恢复过来。
  两女如今,身段都丰腴了不少。
  更是如成熟无比。
  毕竟两女如今,都是三个孩子的母亲,自然是不一样了。
  杜启和李烟云、千雪一番叙旧,在宫中歇息了一天,翌日清晨,便早早的开始处理政务。毕竟杜启这一离开,差不多又是一年的时间。
  一年会有很多事情积累。
  杜启把一切的事情安排妥当后,才回到了后宫中。
  他把李烟云、千雪、杜烨、杜如晦,乃至于母亲郑氏,以及兄长杜构,还有岳父李孝恭,岳母王氏,全部都喊到了宫中来。
  一家人在一起,人数还是很多。
  一个个人看向杜启,都有些奇怪,杜启顶多是家中设宴,才会把家里人都喊到一起。如今,却是把所有人都喊来。
  这必然是有大事情要安排。
  杜启环顾众人,缓缓道:“今天把你们都喊来,是有一件事情,要准备告诉你们。”
  李孝恭道:“陛下请说。”
  杜构也道:“陛下请说。”
  其余人纷纷开口。
  在座的,都是杜启的亲人,他们对于杜启都是极为支持的。所以杜启要安排事情,他们的内心,自是没有半点抵触的。
  杜启说道:“朕准备禅位,由太子继位,主持国政。”
  轰!!
  众人闻言,都是脑中仿佛有惊雷炸响。
  一个个神情都是大变。
  谁都没有想到,杜启刚刚建立了夏国不久,竟然是要禅位。杜启当皇帝,和杜烨当皇帝,完全是不一样的。
  杜启在,任何人都不敢蹦达,不敢胡来。杜启不在,那么夏国就可能出现动荡。
  杜如晦也是心下震惊。
  他和杜启有三年的约定,约定三年内杜启不对外攻伐,全力休养生息。可是杜如晦没想到,杜启竟是要直接禅位,问题是杜烨年纪不大,让杜烨主持国政,是极容易出问题的。毕竟朝堂上的人,哪一个都不简单。
  尤其夏国并非大唐,也不是秦汉朝代,夏国的疆域前所未有的强大。夏国的人口前所未有的多,这是一个极大的帝国,很不容易处理。
  杜如晦深吸口气,道:“皇帝,你为什么要禅位呢?你说要禅位,总得有一个理由吧。”
  李孝恭也是道:“请陛下释疑。”
  其余人纷纷开口,甚至于连李烟云、千雪这两女也是震惊不已,她们都没有料到,杜启会突然说出这样的一个情况来。
  杜启不急不躁的道:“我之所以选择禅位,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夏国或早或迟都会交到太子的手中,等到我百年后再交给太子,那就太晚了。如今夏国一切蒸蒸日上,且太子聪慧,他主持国政,一方面是能继往开来,开创出不一样的夏国。”
  “另一方面,如今太子主持国政,即便是出现了什么偏差。朕也能拨乱反正,把一切都扭转过来,因为军队能听从我的命令。”
  “这是我的考虑。”
  “第二,朝廷设立了内阁,有内阁辅臣,以及六部官员。天下间,又有各大军区坐镇,夏国蒸蒸日上,有无数官员辅佐,不至于出现问题。如今太子继位,只需要慢慢学习,勤奋处理政务,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杜启侃侃而谈,继续道:“第三,也就是最关键的一点,在遥远的东面,出现了一个大秦帝国。此国已经安排了船队,夺取了倭国。且大秦帝国的实力,不逊于我夏国。大秦帝国的武器,更是不弱,甚至在某些方面,比我们更强。”
  “我准备以小博大,先拿下倭国,再进兵大秦。”
  “在想当长的一段时间,我都不可能继续留在夏国,会再度出兵在外。所以夏国内部,需要太子坐镇。而太子继位称帝,处理政务,那就名正言顺了。”
  杜启说道:“这就是我当下的一个考虑。”
  说到这里,杜启又仔细阐述了大秦的一个详细情况。
  杜如晦听完了后,冷笑道:“你的三个原因,究其根本,其实是你不愿意休养生息,要继续征战了。所以,你才禅位给烨儿。”
  李孝恭说道:“陛下,其实征伐大秦,亦或是征伐波斯帝国,都是可以派遣大军出征的。没有必要您作为一国帝王,亲自出征。”
  其余人纷纷附和。
  他们的内心,都是不希望杜启御驾亲征的,毕竟杜启是夏国的皇帝。
  杜启摆了摆手道:“父亲、岳父,我之所以要出征大秦,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大秦境内,有着亩产数千斤的粮食,一个是红薯,一个是土豆,另外还有玉米,这都是亩产上千斤的。红薯的产量,那是最大的,足足能亩产三千斤以上。”
  “当真?”
  杜如晦听到后,一下就瞪大了眼睛。
  脸上满是不可思议神情。
  亩产三千斤以上。
  自华夏数千年以来,还从未有这般高产量的粮食。如果真的能有亩产三千斤以上的粮食,那是怎么都要夺取的。
  一旦能有这粮食,便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百姓受灾的可能。即便是遇到了天灾,到那时,朝廷要赈灾也会轻而易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