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镇守太监来劝止

  李秘到底是造神成功了。
  秦凉玉成了洛河龙女,城里的百姓和耆老们已经开始商量,要在龙王庙旁边修建一座龙女庙,以供奉神台留下来的那座龙女雕塑。
  整个姑苏城都在传说真龙现世的事情,各级衙门也是蠢蠢欲动,想将这祥瑞献去。
  但也诚如李秘所料,最终是谁都没敢这么做,只有南直隶的监察道官,联合宫观散官,发了一道非正式的折子。
  这种非正式的折子,是监察御史们的特权,也是民间有甚么传闻,无论真假,只要干系重大,都可以奏。
  若是寻常官员,可不能这么做,没有确定真实性,查实下来若是假的,那可是要吃责罚的。
  事情也是掀起讨论热潮,不少人仍旧守着黄天荡,或许是希望真龙能够去而复返。
  不过官府早已戒严那片区域,这一来二往,真龙到时没再见着,却见识到了黄天荡那些个战船!
  真龙出现在黄天荡,无疑是认可府试的,否则真龙如此折腾,为何没有将战船全都掀翻?
  这黄天荡乃是往年祭拜龙王的地方,不少人是以官府因为府试而毁了黄天荡,惊扰了龙王为由,来攻讦官府的作为。
  如今真龙现世,用实际行动来证明,龙王爷非但没有被激怒,反而是庇护这些战船的!
  此时又有人传说,东海即将要发生战争,龙王爷是要保护我大明朝的海师,这便是龙王爷显灵的真正神启!
  各种言论渲染之下,人们对武举府试的关注度也达到了空前的火热!
  这可是龙王爷的旨意,大家都看在眼里,若再麻木不仁,可不当人子了!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莫横栾也终于是不用再大伤脑筋,府试的最后准备工作也终于是顺利完成。
  李秘本来也只是参谋,毕竟他也是武举士子,参与太多的话,对其他士子也不公平,这最后阶段,李秘也没有参与进去。
  虽然他的伤势还没有痊愈,但已经不用拄拐杖了,赵广陵的肩伤也恢复完全,两人又开始温书练功,临阵磨枪不利也光,倒也过了安生日子。
  二人本没有抱太大的期许,武举考与否,对它们的命运也没有决定性的作用,考了算是镀金,考不也无所谓,也没甚么压力,再加他们参加楚王府的预演,对武举考试也较清楚,信心十足,也谈不如何辛苦。
  到时理问所那边,由于主官被谋杀,提控案牍也都伏法,理问所衙门的大小事务都需李秘来拿主意,李秘又不是玩忽职守的人,但凡有甚么差事,无论大小轻重,都会认真对待。
  虽然如此折腾,也较耗费精力,但对于李秘而言,却是一个熟悉这个时代司法刑名事务的极佳途径,经历了早先毛秋池对自己的穿小鞋,如今又独掌理问所衙门,李秘对大明律法以及办案流程等等,都积累了足够的经验。
  而且在此过程,李秘也用他亲力亲为的办事风格,折服了衙门的诸多胥吏,案子也没再出现积压的状况,连带着理问所的口碑都好了起来。
  至于莫横栾和王弘诲等人,对李秘更是看重和倚赖,一切似乎都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便是甄宓,对他李秘都有些服服帖帖,李秘也获得了极其难得的歇息时间。
  然而这种美好恬淡到底是短暂的,眼看着要举行府试,李秘正打算与赵广陵一道,去参加考前的勘验,镇守太监王沐德却是找了门来。
  这府试虽然不如科考试那么严格,但到底也是府试,考前需要验明身份,避免有人替考舞弊,这也是为何士子们飞的那需要相互具保,还需要当地衙门担保的原因了。
  苏州府这段时间发生了这么多事,镇守太监王沐德都没有发声,自打护送周瑜入京回来之后,这镇守太监老实得让人忘记他的存在。
  眼下万事俱备,只剩下临门一脚,他却找门来,也难免让李秘赶到疑惑。
  王沐德领着随从,见了李秘也不太可气,横竖他是这么一副德性,即便见惯了李秘将范荣宽等人都给修理了一顿,他这个镇守太监却仍旧是有些看不李秘。
  李秘可是今非昔的,虽然出身不算好,但途却认了吴惟忠当义父,若是官场其他人,对李秘自是不敢小瞧的。
  可作为镇守太监,王沐德是皇帝的亲信,是皇帝的耳目,而皇帝是提防着这些武将的,地方的武将,哪个不想着来巴结他们这些镇守太监?
  若是得罪了镇守太监,一道密折发送入京,到最后即便只是无生有,也会在皇帝心里留个坏印象,往后哪里还能有甚么出息。
  所以王沐德是连吴惟忠都看不的,也莫想着他能够对李秘客客气气了。
  “王公公今日怎么有空光临寒舍?”虽然李秘对王沐德的做派并不认同,但官面的礼仪还是要顾及的。
  王沐德也不好伸出手来打笑脸人,便朝李秘道:“李大人还是忙自家事情去吧,爷儿们过来是找赵家公子说事儿的,不叨扰李大人了。”
  “赵广陵?”
  李秘听得此言,心难免涌出一股不安,不禁想起了徐庶曾经说过的那番话。
  李秘试探着问了一句道:“不知王公公找赵广陵有甚么事?”
  王沐德没想到李秘竟然敢探问细密,当即板起脸来:“爷儿们是苏州镇守,那是代天子巡守的勾当,做甚么事难道还要向你个小小理问禀报么!”
  李秘也皱起眉头来,朝王沐德道:“这里可是理问所衙门,王公公要巡守天下,自是哪里都去得,只是到了理问所衙门来,最后若每个说法,王公公怕是脸不好看呢!”
  李秘本不是个阿谀奉承之人,对王沐德这种人也没什么好感,完全没必要低声下气。
  而且李秘其实已经猜到了王沐德此行的目的,若他好言好语应付李秘两句,李秘也放他们进来了。
  可这王沐德仍是如此傲慢无礼,李秘心里接受不了了。
  李秘虽然只是从七品的副理问,但在官场交游广阔,连莫横栾都与李秘称兄道弟,南京方面应天府尹都欠着李秘人情呢,李秘完全没必要受这王沐德的鸟气。
  王沐德本来是个欺软怕硬的,他今次过来其实并没有得到皇帝的旨意,只是他自作主张的想法,真要闹起来,他可承受不起,此时便朝李秘服软道。
  “李大人言重了,爷儿们只是过来找赵公子说两句话,又不是来监察政务,何必劳师动众的……”
  李秘也知道这种事情是躲不过的,虽然他不知道是皇帝的意思,还是王沐德自作聪明,但到底是不能拦着,不让他见赵广陵,也只能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问题终究还是要解决的。
  李秘正打算放了王沐德进去,此时赵广陵却从里头走了出来,朝王沐德道。
  “王公公找我?赵某可是遵规守矩的良民,王公公这么大的阵仗,可是要吓到赵某了。”
  赵广陵也果真是帝王家出身的,言谈举止自有贵气,若是换了别个,见着镇守太监这等凶神恶煞般的存在,要么点头哈腰阿谀奉承,要么是吓得舌头都捋不直了的。
  这市井间有些人没有官场身份,却同样尊贵无,自然便是那些名门望族,而有些家族没有高官显贵,也没有坛巨擘,更无江湖枭雄,但却人人敬畏,那才是特殊的存在。
  如孔家圣人的后裔,衍圣公府的子弟,如赵广陵这样的正统汉家帝王后裔等等,无论朝代如何更迭,朝廷对他们都是极其优待的。
  这种现象在后世同样存在,不少国家虽然已经实行了民主制度,但仍旧保留皇室,仍旧供奉这些皇室。
  这些皇室虽然没有从政,但在民间却同样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虽然只是象征意义的存在,但却仍旧 无法忽视。
  这在古代也同样如此,类似刘禅这种,类似陈后主李煜等等,虽然亡了国,但朝廷也仍旧善待他们。
  但凡种种,也闲话休提,赵广陵这样的出身,面对王沐德,拿出这气派来,王沐德自己都缩了一半了。
  不过他到底是打定了主意来的,见得赵广陵,也笑着道:“赵公子说的哪里话,爷儿们自是知道的,只是有几句话想提醒一下赵公子,还请公子借一步说话。”
  其实王沐德的想法也不难猜测,赵广陵参加武举,虽然带着玩闹的性质,但武举是国家选材的大事,容不得儿戏,赵广陵的身份要紧,虽然过了这么多任皇帝,早已不再禁止他们参政从政,但这些家族素来小心谨慎,从来不会去沾碰官场。
  可今次赵广陵却要打破这规矩,事情又发生他王沐德的地头,若皇帝不在意也罢了,可如果皇帝不高兴,首先要问责的是他这个镇守太监啊!
  毕竟镇守太监的职责摆在台面,若不是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王沐德也不会如此紧张地主动来劝退赵广陵了。
  赵广陵其实早料到会有今日,只是这王沐德早不来晚不来,偏偏等到勘验身份的节骨眼再来,这很气人了。
  如果他早早过来警告,赵广陵也不必费那么多心思去温书练功,更不会对考试产生从所未有过的期待。
  他毕竟是出身金贵的公子哥,一直以来也没能有甚么事情,来检验他的才能,更没甚么大事能够满足他心的成感。
  可自打认识李秘之后,与李秘经历的这诸多事情,凶险非常,甚至还要玩命儿,但他最终还是做成了,这给了他足够的成感,让他知道自己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冲着这一点,跟着李秘是个不会让人后悔的选择,既是如此,早先决定要参加武举考试,也同样是这么样一个选择,又岂能半途而废!
  只是如今镇守太监找门来,赵广陵也有些迟疑,到底是坚持本心,排除万难去考试,做好准备迎接考试过后极有可能接踵而至的诸多麻烦,还是此打住,偃旗息鼓,灰溜溜缩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